第 1155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着:“毕竟就算我们不给那些航运公司补贴,他们也是要造这些高速客轮来进行竞争的!”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和外国的商贸联系越来越密切,每年往来中国和曰`本以及美国和欧洲地区的旅客不断增加,为了争夺这些市场份额国内的数大航运公司是接二连三的推出高速邮轮。如今海军方面给予造舰和运营补贴的话,民间航运公司也是会乐意按照海军部的要求去造高速商船的。

程璧光说完海军的这些事情下去后,陆军的沈纲也是走了过来,而说起的自然也就是陆军方面的事务,不过和海军的大肆扩张不同,陆军方面目前阶段进行的却是规模的缩减。中曰战争期间,中国陆军进行了大范围的动员,兵员比1930年增加了足足一百多万,中曰停战的时候,中国陆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四百万之巨。这些临时动员起来的兵员自然不可能会成为常备兵力,战争一结束后就会进行大规模的复员。除了少数的几个主力师会继续保持战备编制外,其他的部队都会恢复到和平编制状态,兵员总数有望削减到两百五十万上下。

兵员的削减并不代表陆军战斗力的下降,实际上兵员的削减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节省军费为陆军的全面摩托化提供足够的军费。中曰战争已经让陆军认识到,未来已经是摩托化陆军的天下了,坦克和装甲车和汽车将会成为陆军的的主宰,因为陆军方面已经不单单要求完成三个装甲军的编制建设,更要求给普通的步兵师配属汽车,尤其是步兵师中的炮兵部队更是要求配属足够的牵引汽车。

只不过陆军方面的改动一直都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的,不想海军那样一来就是弄一个大规模的发展计划。陆军的摩托化进程从二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到了今天后陆军只不过是加快了摩托化的步伐而已,而要完成全军的摩托化,这个过程没有个十几年是办不到的。

毕竟陈敬云也不是神仙,不能张张口就把全部陆军都变成摩托化部队了,这种事情那怕是有着充足的军费和技术支撑,也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退一万步说,就算一夜之间有上万辆坦克摆在中国陆军面前,中国陆军一时间也是找到足够的兵员来驾驶来指挥。就像海军的航空力量发展一样,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不是说造出航空母舰来就有战斗力了,还得有飞机,其实飞机也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需要舰载机飞行员。

有感于中曰战争中舰载机飞行员的不足,战争中中国的舰载机飞行员只不过损失了近百人而已,但是这已经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航空母舰部队的调配了,后续作战中,各舰的舰载机数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直到现在都没能够补足。按照海军部的预测,如果和一个海军强国开战时间达到一年以上,那么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就会因为损失过多而导致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大降低,到时候很有可能出现空有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但是却找不到足够飞行员的尴尬事情。

因此,海军内部已经开始筹建另外三所航空学院,加大对飞行员的培训,而对现役的精英飞行员也是不鼓励让他们继续在舰载机部队里服役,而是挑选出一大批的人让他们担任教官。并强行规定了舰载机飞行员到了一定程度后继续晋升的话,必须有担任教官的经历,并建立了多个训练中队,装备训练机数量更是大幅度提升。

此外按照以往的经验,海军内部主张舰载机要多出航空母舰,不再局限于目前的六个舰载机联队,而是准备建立第七个舰载机联队,以便在战时舰载机部队出现损失后,有足够的舰载机部队对航空母舰进行补充。

1932年的春节国宴落下帷幕后,军方的海陆空三军按照着各自的计划发展着,而这个时候陈敬云也已经把视线从军事方面转到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上来,一个国家的武装力量是否强悍,说到底并不是军队本身决定的,而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力量决定的。要想在未来的世界大战中保持不败捞取战争利益,就必须把国家的工业经济这个基石打牢固了,毕竟有了大量的工厂才能够源源不断的造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来。

1932年,中国再一次掀起了大规模建设的浪潮。

于此同时希特勒正在率领纳粹党为了总统选举而努力着,他用着夸张的语言和手势为德国人民描绘了一个美好而虚幻的未来,届时德国人民将会亲手选择希特勒作为他们的领袖,带领他们一起进入极度疯狂的时代。

第七百一十章 希特勒的崛起

“驻德国方面的人已经汇报了德国方面的第二次总统选举,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选举中大获胜利,其党魁阿道夫?希特勒获得了高达百分之三十七的选票。按照这个情况下去,希特勒主政德国是迟早的时期了!”外交部的顾维钧向着陈敬云回报着德国方面的事务。

说实话,顾维钧是有些不太理解为什么陈敬云这么关注德国了,这段时间连接让外交部接触德国方面,以便随时了解到德国的最新进展。虽然那说德国也算是一个工业强国,但是在顾维钧的眼中,德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业强国而已,对于世界局势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

如果说一战中的德国还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话,那么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随后又是被英法联手打压了十年,纵然二十年代中后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得到了一定的复苏,但是这个时候的德国和一战时期的德国是两码事。

他自然是不知道陈敬云关注德国的原因是什么。

陈敬云之所以会这么关注德国,自然是和后世里的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陈敬云虽然到了这个时代改变了很多事情,但是依旧有些事情是他无法改变或者说不像改变的,比如一战的德国战败,又比如德国纳粹党的崛起。

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土地被割让,但泽走廊的成立把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一分为二。二十年代里德国在经济方面也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