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75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46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毫米手枪弹。外形上和德国的MP28类似,弹匣量为二十一发,二十九发两种。这个弹匣的数量乃是根据1911年式手枪的装弹量来制定的,因为中国陆军使用的手枪清一色的是1911年式手枪,弹匣数量为7发,而士兵们携带手枪子弹的时候通常也是7发的倍数,也就是十四发或者二十一发左右。而冲锋枪使用的也是同一种手枪子弹,所以弹匣的装弹数量也是7发的倍数。为了控制成本1928年式冲锋枪的结构上很简单或者说简陋,有些细微的小毛病,比如供弹系统偶尔卡住,不过对比现今世界上的其他几种主流冲锋枪,姓能上并不会逊色多少。但是造价上却是要低很多,一支1928年式冲锋枪的采购价约为260元左右,折合美元一百三十左右,而同时期的美国汤姆森冲冲锋枪的价格高达两百多美元。

不过尽管造价已经大大降低,但是限于冲锋枪的巨大弹药消耗量,所以陆军的后勤部严重反对大批量装备冲锋枪,并且是直接言明:以中国陆军现有的后勤供应体系,是绝对无法满足一支大规模装备冲锋枪的部队了。

而于此同时,装备部那边也是说明,按照中国现有的工业能力,是很难为大量的冲锋枪提供足够的子弹的。毕竟中国陆军中的轻重机枪就已经够多的了,如果再来一个冲锋枪那么对于国内的国防工业来说,会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挑战。

基于种种情况,所以冲锋枪虽然1928年的时候就研发出来了,但是普通部队依旧没有装备,陆军只是采购了一批用以装备装甲部队,主要装备给装甲师以及摩步师下属的步兵部队,以此提高这些部队的短距离交战能力。

而这种装备也不是说人手一支,而是只有班长才能够装备一支冲锋枪,而副班长则是装备一支能够挂载枪榴弹发射器的步枪,再加上一名装备瞄准镜的精确射手,这三人分别率领两个步枪手,就是能够构成三个战斗小组,以此配合机枪组的战斗。

摩步师的一个步兵班人数为标准的十二人,包括三人的机枪组,三个三人的战斗组。比起传统步兵部队要少两个人。

冲锋枪的装备目前仅限于装甲部队,不过之前装备部队很少能够和曰军发生肉搏战,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来。

今天的双方肉搏战,终于是让冲锋枪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尽管目前装备的冲锋枪数量还不多,一个连加起来也不过九挺而已,但是在短兵相接的时候所发挥出来的火力却是让己方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从双方展开了肉搏战后,场面极为惨烈,短时间内就是有大量的士兵被击中而倒下,两国的士兵们为了国家和民族,更为了自己能够活下去,用尽了一切办法把刺刀刺进敌军的身体中,把子弹打进敌人的身体里……当十几分钟,呐喊声已经是逐渐消失,而土地上是一大片的尸体!

第六百五十九章 装甲洪流(三)

安州东部的山丘土路之上,大片大片的坦克和汽车正在冒着淡淡的白烟向南方驶去,大量T6中型坦克在这条乡间的土路上艰难的跋涉前进,重达二十吨的车体把道路碾压的不成样子。

T6坦克,乃是中国陆军在整个二十年代乃至未来数年内都会是陆军的主力坦克,这种在一战后研发的坦克研发的时间比较早,但是这些年来中国陆军一直都没有停止对T6坦克的改进,尤其是问题贫乏的动力系统更是改进多次,多次的大规模改进导致T6坦克存在着多种改进型号,包括T6式原型,T6A,T6B,T6C,T6D等多种,其基本设计虽然没有更改,但是防护和火力以及动力这三相重要系统都是改过了,换装了发动机,换装了新式的坦克炮,陆军中目前广泛装备的乃是T6C为主以及少量的T6D型号,而之前的型号大多也是经过返厂大修改进到了T6C。T6C相对于原型车而言,防护依旧保持二十毫米的垂直装甲,但是在车体内部改进了弹药储存方式以及改进了灭火系统,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仿制车体内部的弹药殉爆,火力虽然依旧是57毫米的坦克炮,但是却极大的改进了火控系统,使得射击精度更高。相对于防护和火力的改动,实际上改动最大的还是动力系统,T6式坦克的前面几个型号虽然姓能算得上优秀并在1923年中曰战争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是T6式坦克以及T7式坦克却是暴露出来了极大的动力系统的故障,大量坦克在行军途中被迫因为抛锚而失去战斗力。

所以战后陆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谓是下了极大功夫的,由于国内汽油发动机技术的限制,陆军被迫花费了大代价特地从美国引进了新式的汽油发动机技术,而新式汽油发动机的技术同样被应用到了T7式重型坦克的改进上,并继续发展后成为下一代T8式轻型坦克和T9中型坦克的动力系统。

而全面换装了发动机之后的T6C型坦克继续作为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而服役,哪怕是1928年T9式坦克开始小规模服役了后,依旧没能动摇T6式坦克的主力地位,这点从中国陆军所拥有的T6式坦克的数量上就可以看得出来,截至1930年中曰战争爆发之际,中国陆军一共拥有七百余辆T6式坦克,占据了中国现有的近千辆坦克中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而实际上T6式坦克的产量高达一千四百多辆,因为很多1920年前后生产的早期T6式坦克因为姓能缺陷而退役了一百多辆,此外1923年在中曰以及对俄作战中也损失了约一百多。另外T6式坦克不但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坦克,同时也是俄罗斯国防军的主力坦克,俄罗斯国防军也装备了大约两百多辆的T6式坦克。

因为T6式坦克的产量非常高,所以陆军对T6坦克的改进一直都比较上心,如果不是因为车体内部结构的限制,陆军都打算把T6式坦克也改成倾斜式装甲了。

此时,疾驰在朝鲜原野上的中国装甲部队的主力就是T6C式中型坦克,其他的还有少量T7重型坦克以及T8轻型坦克,加上大量的半履带式车辆以及轮式车辆,一起组成了中国装甲部队的钢铁洪流。

再第十七军为装甲部队打开了缺口通道后,这支钢铁洪流如同洪水一样碾压了曰军在纵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