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7 章(1 / 1)

辛亥大军阀 雨天下雨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级也才九千多,最新锐的妙高极是一万一千左右,这多出来的那么多吨位可不是白看的。

不过也只有中国海军自己才把这三艘重巡当成辅助舰,其他国家都是把他们当成高速装甲巡洋舰看待的。要对付他们的话,曰`本人可不会用那些条约型重巡,而是会直接用战列巡洋舰。

而此时,这三艘中国重巡之一的世南号正航行在上海东南方向约四百海里的东海海域上,世南号舰长冯远安上校站在舰桥之上,在他身边的是另外几个身穿白色军官服的海军军官。

“和沙号的什么时候能够跟上来?”冯远安上校问着旁人。

身边的副舰长道:“和沙号那边轮机故障不小,估计要两个小时后才能修复,到时候他们才能够加速赶上来!”

冯远安眉宇一皱:“如此说,至少要三四个小时以后了!”

说罢他也不再说其他的什么,这一次中国海军主力尽出,他所属的第四巡洋舰队中的世南号以及和沙号和和宁号也是全部出海,被编入了第一航空舰队中,为中国仅有的四艘航空母舰担任护卫任务,随同第四巡洋舰队一同担任护卫任务的还有第三巡洋舰队,此外还有第三雷击舰队中的第七、第八、第九驱逐支队。

整个第一航空舰队的编成有四艘航母,两艘重巡,五艘轻巡以及九艘驱逐舰。其中所配属的辅助兵力全都是中国海军中新锐的作战舰艇,而且清一色的都是高速军舰,这高速机动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在第一航空舰队后面,乃是第一舰队的主力,包括第一战列舰队中的四艘战列舰,第一巡洋舰队,第一雷击舰队。

以上就是中国海军中的整个第一舰队的精华所在,而第一舰队也是整个中国海军的精华所在,其他的第二舰队的第二巡洋舰队以及第二雷击大队中的舰艇大多数都是一战前后的老舰了,都说不上是二线舰艇,只能说是三线舰艇,中国海军第五期发展计划里,所建造的两艘重巡和轻巡以及驱逐舰就是用来代替这些老舰的。至于第三舰队就更不堪用了,里头都是一些破旧的海防舰以及部分的训练舰。

可以说中国海军里,主力尽在第一舰队,而这一次中国海军主力倾巢而出,自然不是为了看看东海上的朝霞曰出的景色有多美,而是而了执行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

而这个作战计划在开始阶段自然是没有什么人知道,外界都知道中国海军出海了,而且是主力尽出,人们都是相继猜测中国海军可能要往对马海峡而去。就连曰`本海军也是对马海峡附近海域进行了严密的搜索侦查,但是却始终没能发现中国舰队在那里。

而就在曰本海军找着中国海军主力的时候,冯远安看着手中的命令,随即向船员下达命令:“左转向七十度,保持航速!”

不但是第三巡洋舰队正在转向,附近的其他中国海军编队也是正在转向,这个时候如果看向海图,那么就会发现此时这支规模庞大的中国海军经过了大转向后,已经笔直的朝着曰`本佐世保而去!

第六百四十二章 海空大战(一)

没有人知道,外界密切关注着,曰`本海军费劲了心思要找出来的中国海军主力已经直奔曰`本长崎的佐世保而去。

说起来东海海域其实并不大,从上海到曰`本的直线海上距离也不过八百多公里左右,从朝鲜济州岛到台湾的南北距离也不过八百多公里,哪怕是加上黄海,那么可以让中国海军主力进行隐蔽机动的海域实际上也没有多大,如果给多曰`本几天时间,找出来这支中国海军主力舰队是迟早的事情。

很显然,中国海军自己也知道不知道藏得太久,所以在出海后先是转道东南,避开对马海峡附近的众多曰`本侦查船只,然后中途再转向七十度直奔曰`本佐世保军港而去。

而中国海军去佐世保做什么?很简单,中国海军打算利用舰载机对佐世保军港来一次规模宏大的空袭!

自从这两年的海军演习中航空母舰大出风头后,哪怕是保守的空军高层也是不得不重视这一结果,海军中的两位现役上将萨镇冰和程璧光都是对航空母舰的作用高度重视,并制定出了一系列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新式作战理论,包括高速航空机动舰队。其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第一航空舰队的建立。

要知道之前的航空母舰虽然是配属在第一舰队下,但是一般都是作为辅助兵力配合战列舰行动,而第一航空舰队的设立却是打破了这一例子,虽然说第一航空舰队依旧是嫡属于第一舰队,但是却取得了和第一战列舰队同样的地位,而且要知道的是在中国海军的编制序列中,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以及第三舰队一样,某种程度上乃是一种行政编制。在具体作战时,往往会以数支舰队整合为特遣舰队进行作战。

比如这一次出海作战,就是分别以第一航空舰队以及第一战列舰队为核心,分别配属了大量辅助兵力后形成两个打击群。

而这些改编对于海军航空兵来说,其最重要的在于海军航空兵拥有了读力自由的作战权,甚至还更为重要一些,要知道这一次空袭作战中的作战主力可是那四艘的航空母舰,跟随而来的四艘战列舰只是前来护航的而已。

站在衡山号航空母舰舰桥上的陈绍宽看着甲板上的整装待发的飞机,一想到不久后这些飞机就要发动足以造成世界海军史变动的空袭大战,饶是他定力深厚的,但是那心脏也是有些不争气的剧烈跳动着。

陈绍宽和中国其他的高级海军将领一样,都是前期的海军学校出身,不过他早年却是没有留学的经历,在辛亥革命后和大量的海军基层军官一起加入了国民军海军。这不是说他的个人选择,而是当年绝大部分海军军官的共同选择,也不是说他们愿意并看好陈敬云的发展,而是他们没有其他选择,要想继续当海军的话就只能投靠陈敬云。

陈绍宽的能力还算不错,加上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太快,极度缺乏合格的军官,所以仅有的那些军官们都是升迁速度较快,短短几年里他就升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