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 / 1)

从教二十年 蔡海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约六百斤,四个人抬,一人肩膀上要承担一百五十斤的重量。

为了赚钱养家糊口,董秋莲的确抬过预制板。

抬的时候,用尽全部心思注意安全,都不知道肩膀疼。

晚上回到家里,从脖子到肩膀,再到腰椎、大腿、膝盖、小腿、脚,哪儿哪儿都疼。

压的人都快散了骨架子了。

相比抬预制板,董秋莲觉得这帮助翻修屋面简直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

有个人帮一下,上传新瓦下传破瓦要快许多,林有德听董秋莲有帮石匠工的经验,也就没有再拒绝,但要求董秋莲只能装装新瓦,爬爬梯子,绝对不能上屋顶。

林有德做石匠有二十多年了,安全意识很强,从没有出过安全事故。

但有人责备过林有德,说他胆子太小了,总怕树叶打破头。

比如,拆除旧房子的事情,林有德从来不帮人家做。

而拆除旧房子的工钱,至少是做新房子的两倍。

林有德说拆除旧房子是最危险的事情,搞不好会摔的很惨的,再多的钱他都不想要。

林非凡的姨父姚庆忠却不同,他经常去干拆除旧房子的事情。

姚庆忠认为干一天顶两天,不干才傻呢。

姚庆忠每接下拆除旧房的生意,总邀姐夫林有德过去一起做。

有钱亲戚一起赚。

但每次林有德都拒绝了,还劝姚庆忠不要干拆除旧房子的事。

姚庆忠对姐夫的劝告充耳不闻,背后还骂姐夫胆小如鼠,说不敢拆旧房子哪算什么石匠呢?

78、原来是个误会

姚庆忠的特点就是胆子大,什么危险的事都敢干。

站在高墙上,没有什么保护措施,他都可以扔起锤子猛敲猛砸。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足!每隔一段时间,总免不了摔一次,幸好都不太严重,是些轻伤,没什么大碍。

每次姚庆忠受了伤,林有德都警告一次,叫姚庆忠赶紧不要再接拆旧房子的事。

林有德评价姚庆忠做事太鲁莽,这样性格的人,不适合从事危险的工作。

可姚庆忠根本不听劝告,偏好接拆除旧房子的活,什么样的危房他都敢拆。

他还根据危险程度划分工价标准,拆除越危险的房子,工价就越高。

林有德劝阻无效,生气地说恐怕迟早会有吃大亏的那一天,到时哭鼻子都迟了嘞。

……

林有德借助梯子上了屋顶,把铺开的瓦拢在一起,择出破了的瓦丢在簸箕里。

先要移出一条踏脚的地方,然后翻修两边的瓦面就不用把瓦全拢起来。

只要看哪儿有瓦破了,就把破瓦抽掉,再塞入新瓦,碰上稀疏的地方,也加几块新瓦。

而有的石匠翻修屋面时,先是把所有的旧瓦全都拢起,再跟新瓦一起一块一块地盖在屋面上。

这样可以做到屋面像新盖的一样,但是特费时间。

翻修的工钱至少是林有德使有的方法的两倍。

镜湖组哪家要翻修屋面,都是找林有德,因为他一栋房子翻修下来的总工钱比别人少得多。

林有德翻修屋面经验足,一眼就看出哪儿需要换瓦,哪儿需要加瓦,虽没全部把瓦重新盖一遍,但仍可以做到滴水不漏。

翻修了一段距离,林有德竟然在屋面上发现了小石头。

再仔细一看,整个屋面上,远远近近都能看到好几颗石头。

有很小的,有半大的。

难怪有些地方的瓦连续碎了好几块,而且破碎的比较严重,一块瓦碎成好几片。

原来是被石头砸的。

这肯定是调皮的学生干的事。

挨了老师的打,不敢反抗,偷偷把学校房屋当做了发泄对象,捡石头往屋顶上扔。

砸破你的房子,漏死你,看你还打我不?

……

林非凡见帮不上什么忙,就去找史校长,他准备把翻修房子的事跟校长讲一讲,顺便说一下学生宿舍墙脚被水泡糟了的事。

来到史校长的房间,林非凡开门见山,说他的房间漏雨,今天叫他爸来翻修房子了。

史玉明听了心中一惊,心想这年轻人也太自作主张了。

不向学校报告,直接叫人来翻修房子,这是没组织没纪律。

人人都这样,还需要校长干嘛呢!

这事应该是老师先向校长报告,校长再召开行政会讨论是否翻修房屋。

行政会讨论通过后,由校长安排总务主任制定翻修方案,然后叫石匠来商定好价格,还得派人去采购材料呢……

不声不响就直接叫人来翻修学校房屋,工钱、材料钱不透明,到时报销的时候恐怕有人说闲话。

新来的老师,也不好去责备他。

因为新来的人不懂学校办事的一些程序,所以做事就有些不守规矩。

史校长沉默了一会儿,并没有责怪林非凡,只是说“叮嘱一下你爸,工钱不能太高了,瓦钱也不能太贵,报销的时候一定要与市场价一致。”

林非凡感觉前几次跟史校长打交道,史校长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今天刚说几句,史校长的脸色十分阴沉,很不高兴的样子。

林非凡心里很纳闷,正寻思着是什么原因惹史校长这么不高兴。

听史校长讲到钱的事,林非凡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史校长是因为舍不得花钱修房子。

林非凡笑道“本来我不让我爸来翻修,这事得由学校来决定是否翻修。可我爸说不要工钱,那几百瓦是我家上次翻修房屋剩下的,我爸说也不会向学校要钱。”

原来是个误会。

“……呃,怎么能让你爸白做事呢?房子确实需要翻修。”突然之间,史校长的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改变,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邀林非凡一起过去看看。

走到半路,林非凡对史校长说先去看看学生宿舍的情况。

二人来到学生宿舍内,史校长仔细检查了三间受损房子的墙脚,皱紧眉头道“去年就受潮了,没这么严重,今年雨水多,墙脚都浸糟了。”

“史校长,这房子是危房,得拆掉重做。”林非凡说。

史校长苦笑道“谈何容易!那栋教学楼是借普九的春风,是中央财政直接拨款项目。想要从地方财政争取一点建设资金,比登天还难,靠学校自己筹钱建设,更是行不通。”

林非凡说道“地方政府怎么这么吝啬呢?为啥舍不得向学校投钱?”

史校长道“也不能怪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基本全依靠收农业税,我们这里三年一旱,五年一涝,收不了几个钱,全镇公职人员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

“临江县政府就没有其他收入了吗?”林非凡问道。

“其他产业几乎都还没起步,仅有的几个工厂也是半死不活,临江县的财政现在主要是靠上面救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