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2 章(1 / 1)

从教二十年 蔡海荣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会捐建楼而新买的土地,我们一起过去看看吧。”

“林非凡是在你们学校工作吗?”丁主任答非所问。

这几天,林非凡在江淮省教育界实在是太红火了,简直比四大天王还吃香些。

“……”徐福生心中一怔,眼光看向刘富亮。

他不知道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莫名地,他心头感到了一丝不祥……

刘富亮眉头紧锁,轻咳了几声,想着该怎么回答。

一番思考之后,刘富亮露出轻松的微笑,他准备说下学期就会把林非凡调到这里工作。

刘富亮正欲开口,哪知站在一旁的许佳琪解释说“丁主任,这是岭南高中,不是镜湖初中,林非凡是镜湖初中的老师。镜湖初中的校园比这里差多了!”

丁主任立马来了精神,说“走,我们一起镜湖初中看看,捐建项目落户哪所学校,必须要慎重考虑,要建在最需要的地方!我顺便想拜访一下林非凡。”

“不能去!项目已经定在岭南高中了,我们前期花了很多钱!”徐福生的脸色突变,正想跑到丁主任面前拦着,却被后面的周副县长踢了一脚。

周副县长可不管捐建项目落户哪所学校,只要落户在临江县就行。

许佳琪笑着说“丁主任,前两天省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镜湖人的梦想》就是讲镜湖初中的故事,在这次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中,镜湖初中服务片区的群众受影响最大,经济损失十分惨重,好多人家的房子都倒塌了!”

丁主任说“逸夫先生特别强调了,今年的捐建项目,要优先考虑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

镜湖初中校门口,史玉明、江依丹、王柏达、林非凡等人在校门口等候。

没有大幅的标语,但有真诚的笑容。

丁主任下车后就奔向林非凡,伸出双手“你就是林老师吧?”

林非凡赶紧也伸出双手,笑道“您是丁主任吧?您现在定居香港,您的祖籍就在许佳琪的老家那里,你们老家有一道名菜,叫做东坡肘子,听说丁主任最喜欢吃东坡肘子,刚好我们学校食堂的工人胖三吨最会煮这道菜,您中午一定要在我们学校吃饭,尝尝你们家乡菜的味道,看看胖三吨的厨艺怎么样。”

丁主任高兴道“看来林老师对我挺了解的,听厨师的名字,都知道他烧的菜好吃!行,今天中午就在你们学校吃午饭,不过,不能煮太多菜,够吃就行!”

一同跟来的徐福生着急道“我们学校已准备好丰盛的午餐,清蒸了好多的大闸蟹,比东坡肘子好吃多了!今天大家务必回岭南高中吃中饭!”

可是,没有一个人回应他,都当他没说一样……

“丁主任,你怎么认识我呀?”林非凡问。

丁主任乐呵呵地说“跟江淮省教育界打交道的人,谁不认识你呢?纪录片《镜湖人的梦想》每一集我都看了,看后我很感动!今天我来的目的,是代表基金会,助力你们镜湖人实现美好的梦想!”

这两人,一见如故啊!

在场的人个个一脸惊讶,林非凡咋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徐福生的脸如死灰色,紧咬着牙关,向刘富亮投去求助的目光。

刘富亮更是心慌胆颤,他把孙福全局长拉到一边,焦急地嘱咐着……

镜湖初中教师集体办公室被临时借用,作为会议室,用来讨论捐建项目的具体落实问题。

会议由孙福全主持。

孙福全先介绍了教育局甄选援建学校的方案,指出是经过民主讨论,才把岭南高中列为援助的对象。

然后讲了为何将岭南高中列为援助对象,反复强调是为了满足地方老百姓的需求。

孙局长说整个岭南镇的老百姓把孩子送往岭南高中读书的愿望非常强烈,而岭南高中教学硬件设施跟不上,政府又没钱投入,所以借本次机会,加强岭南高中校园建设,以提高服务能力,招收更多的学生,实现地方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接着刘富亮介绍了刘屋组与岭南高中初步达成的征地拆迁方案,信誓旦旦说有能力有信心把岭南高中发展为全县规模最大、教育质量最好的农村中学。

320、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第三个发言的是徐福生,他列举了岭南高中这次为准备建设捐建楼而支出的各项费用,仅仅平整场地就花去六千元。

徐福生还把岭南高中与镜湖初中从各方面进行了比较,露骨地说镜湖初中已列为撤并的对象,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捐建楼一旦在岭南高中建成,岭南高中就具备兼并镜湖初中的能力,就能极大地促进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徐福生还指出,目前本属于镜湖初中服务片区的学生,有多达几百人在岭南高中就读,镜湖初中唯一的一栋教学楼,四楼教室全部都闲置,倘若把捐建楼建在镜湖初中,那将成为一栋废楼。

……

会前,史玉明和江依丹的意见高度一致,让林非凡作为镜湖初中的发言代表。

林非凡站起来说,本属于镜湖初中服务片区的学生不仅有几百个在岭南高中读书,还有很多孩子在邻镇的丰凉初中读书,镜湖初中的学生流失非常严重。

徐福生腾地站起来,鼓着掌大笑着说“哈哈!林非凡,你说得很好!学生都不愿意来的学校,早该就要撤并,只可惜我们岭南高中的房屋不够,否则的话,我们今天就不会在这里讨论这个无聊的问题。另外……”

周副县长敲了敲桌子,说“徐校长,请你坐下,保持安静,下面是林老师的发言时间。”

徐福生只好把准备要说的话吞进肚子里,垂头丧气地坐了下来。

林非凡接着说“那一部分舍近求远外出读书的学生,除了要交昂贵的借读费外,加上住宿费、车费等额外支出,读书的所有费用几乎是留在镜湖初中读书的学生的三倍以上,严重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孩子逃离镜湖初中,情愿多花钱去外地读书呢?”

“因为镜湖初中的教学质量差呀!年年全县倒数第一!”徐福生又忍不住站起来说。

林非凡道“对!我表叔说的没错,因为镜湖初中的教学质量差!那么,请问镜湖初中的教学质量为什么差呢?我这几天仔细地查了一些资料,认真地分析了一些数据,发现连续八年以来,地方政府与教育局对镜湖初中的资金投入都为零,去年竣工的教学楼是这么多年以来镜湖初中唯一新增的建筑设施,但这是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与地方政府无关。另外,连续六年,镜湖初中没有分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