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大家讨论两种声音的区别。
有人讲牛的声音低沉些,而蚊子的声音高一些。
有人说牛的声音大一些,而蚊子的声音小一些。
王佳欣高声说牛的叫声音调低,蚊子的声音音调高。
物理课代表早已把王佳欣作为追赶的对象,他不甘落后,喊道“牛的声音响度大,蚊子的声音响度小。”
坐在后面的方永志微微点头,对这种师生互动表示认可,这一下子先让学生从感官上认识了音调与响度的区别。
没预习课本的同学根据自身感觉采用通俗的话讲出了牛与蚊子的叫声的区别。
而提前预习了课本的同学能从物理的角度采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阐述两者的不同。
看似一个简单有趣的口技表演,叫男同学模仿牛声,叫女同学模仿蚊子的声音,方永志看的出来,这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了的。
林非凡适时讲出,牛和蚊子的声音的高低不同,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那么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呢?林非凡搬起一把凳子放在讲台上,拿起一把钢尺压在凳面上,叮嘱学生拿自己尺子模仿他做一个演示实验。
把钢尺紧压凳面上,一端伸出桌面,伸出长度比较短,拨动钢尺,听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再使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一些,拨动尺子,使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注意观察钢尺发声时振动的快慢及发声特点的不同。
林非凡先演示了一遍,再叫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然后叫学生讨论两次声音区别以及两次尺子振动的情况。
教室里噼噼啪啪以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番讨论之后,纷纷举起了手。
有学生回答当尺子伸出长度较短时,振动得快一些,声音尖而细,而当伸出长度剪较长时,振动得慢一些,声音就比较低沉。
李敏瑶主动站起来作了总结,物体振动得快,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音调低。
林非凡道“同学们刚才的探究活动很成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回答下面的问题。”
趁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林非凡在黑板上写下了六个问题
1、频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什么叫频率?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什么?
3、试阐述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音调三者之间的关系。
4、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呢?
5、什么叫超声波?什么叫次声波?
6、生活中你对超声波、次声波了解多少?能说出它们的一些用处吗?
林非凡写完六个问题后,在学生中间兜了一圈,预计学生把教材内容阅读了一遍后,宣布进入自由讨论时间。
教室里叽叽喳喳,前后左右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好多同学同学估计是在原地无法讨论出正确的答案,还离开座位跑到其他地方去问成绩好的同学。
。
215、音乐课
围在王佳欣、李敏瑶、姚晓东三人旁边的同学最多,三人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六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哪是像在课堂上?这比在课外时间里还乱糟糟,跟放牛场似的。刘富亮一脸鄙视,对坐在旁边的殷勤松说“搞些什么东西?这是正规的上课时间,老师必须要精讲细析,什么问题都交给学生去解决,那要老师干嘛?”
殷勤松笑着说“我们别太早下结论,先听完一整节课,再看看效果怎么样。”
所有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帮助一起解决。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这是林非凡在实习的时候,他的指导老师教给他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
所以,在每一节物理课上,林非凡会安排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学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指导老师还跟他讲过,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
倘若上了大学还要全部依赖教师,那估计成绩绝对好不到哪儿去。
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生都要不断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节节高升,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那与一个不学无术的人有何区别,则必然要被社会淘汰,成为时代的弃儿。
所以,林非凡极为注重学生自学能力与优良学习品质的培养,他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林非凡适时宣布讨论时间结束,进入回答问题时间。
令坐在最后排听课的七个人惊奇的是,林非凡并没有点名叫哪个同学来回答问题,而是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几乎都能脱离课本正确流畅地回答问题。
个别同学回答得不全面,立即有人站起来作了补充。
经过林老师近一个月的训练,所有的学生都熟悉林老师上课的模式与流程。
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其他学生静静地听,回答六个问题的过程有条不紊,快速而有效。
待六个问题解决后,林非凡作了一些补充说明,补充说明的内容是课本上没有的,讲解的方式让教物理的方永志都大开眼界了。
林非凡先做了几个小实验,同时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强化。
同等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音叉,听辨其音调的高低,发现叉长越短的音叉,音调越高。
将硬纸片从梳子齿上划过,第一次较慢地划过,第二次较快地划过,林非凡边做边提醒学生注意两次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有何不同。
这次音调的高低不仅能用耳朵听出来,还能用眼睛看出来。
明显地,划得越快,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就越多,则频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林非凡进行了总结并板书,在结构、形状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发声体尺寸越大,发声的频率就越低,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音调越低。
而对于细长的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
例如古筝,属于弦乐器,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用弦乐器演奏歌曲时,就是通过改变弦的长度和弹拨粗细不同的弦来达到改变音调的目的。
弦乐器的音调还与弦的松紧有关,弦越紧,音调越高,弦越松,音调越低。
吉他又称六弦琴,六根弦的音调都不一样,弹奏前要借助定音笛,调节弦的松紧,使六根弦发出规定的音调。
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