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不如爆米花美味(1 / 1)

一个顶流的诞生 白豆角 2579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44章 不如爆米花美味

“哦!”周牧与余念在分析镜头。

崔吉聆听两句,就干脆吃起了零食。

咔嚓,咔嚓!他咬着爆米花,目光盯着银幕。

开篇镜头寓意什么的,他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单纯的觉得,这个长镜头,没意义。

足足四五分钟时间。

镜头带领大家,领略了古城城市的繁华鼎盛。

尽管崔吉也清楚,这繁华的场景,在电影后面肯定沦为废墟,再与这开头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题是,要不要这么长的镜头啊。

崔吉摇头,他琢磨着,莫怀宣是不是想炫技。

毕竟这么长的镜头拍起来,也比较困难,考验导演的把控调节能力。

从城门到大街小巷,至少出现了上千个群众演员。

普通的影视剧,在人多的街道,一群龙套走来走去,这属于背景板。

但是在莫怀宣的协调下,这些群众演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反应、动作,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路人行走,看路的细节。

一切都是那么细致,有条不紊。

连巷口的小孩,蹲在一起玩小石子的童趣,也囊括在其中。

看似杂乱的街景,在镜头下却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无论是构图,还是层次质感,都有独到的美感。

然而……有卵用?普通的观众,怎么可能看出那么多的门道来?他们只会觉得,开场几分钟了,主角呢?主角的影儿都没见,没出生还是挂了?连崔吉都有这样的吐槽。

好不容易,等镜头推到了码头边,一条清澈的河流,映入眼帘。

小船、画舫,穿梭河上,丝弦声乐不绝于耳。

慢慢地,天空暗淡,到了日暮时分。

星光闪烁。

一艘小船停在了岸边。

天黑了。

一盏盏灯笼,悬挂在鳞次栉比的屋檐下。

在码头旁边的街巷,反而愈加的热闹繁华,车水马龙,人流如梭。

扑通!冷不防,河流中传来了动静,岸边有人惊呼叫喊。

有人落水了,快救人。

一群人立即围在了码头、河岸边上,有人脱外套,有人摘鞋子,这是要下水救人的节奏。

就在这时,镜头推到了河中,一个长相温润,气质如玉的少年公子,跃然银幕上。

“这是张博?”余念皱起了眉头,“出场就跳河?”“自杀么?”崔吉也觉得奇怪。

周牧表情古怪,继续看下去。

这时候,两艘画舫凑过去,船上五六个文人士,急忙叫喊河流中的“张博”游过来。

“张博”神态迷茫,一会儿才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水中。

他仰望星空,一片璀璨绚烂。

然后……“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当一句诗,传入周牧耳中的时候,他忍不住伸手挡脸。

表演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现在听了,感觉很尴。

羞耻心爆炸啊。

还好,表演这一段的,不是他。

而是孟轻舟。

“……”余念与崔吉转头,“你写的?”“嗯!”周牧点头。

抄的。

两人不说话了,默默看下去。

等这段剧情过去了,余念才评价道:“我不确定,到底是张煌导演对剧本,进行了微调,还是莫怀宣自作主张。

”“但是想让‘张博’一鸣惊人,让观众觉得惊艳,那么刚才的长镜头,就显得多余了。

”余念摇头道:“电影想要先声夺人,一定要注意节奏,不能拉得太长,容易拖垮。

”“是。

”崔吉赞同,他嘀咕道:“实锤了,那长镜头肯定是莫怀宣拍的,他觉得自己拍得太好,所以不舍得剪掉,本末倒置。

”周牧想了想,觉得这或许就是事实。

电影进行中。

“张博”上岸,在灯火绚烂的街上,邂逅了女主角。

在电影中,女主角的设定,是小官的女儿,知书达理,性格又十分的坚毅。

祁青希来演,并没有女子的温婉,反而自带英气。

她不算长的头发,在造型师的巧手下,绾起了长发,盘起了少女的发型,葱白的襦裙,足下罗袜生香,轻盈如燕。

活泼、少女气息十足。

乍看之下,周牧也有几分惊讶。

他没有想到,祁青希还真驾驭得住这样的角色。

所以双青四旦之中,虞妲真是垫底的存在啊。

其他人有可塑性,可以饰演不同形象的角色。

就虞妲,演什么,都像她自己。

……男女主相遇,有点狗血。

无非是“张博”,看到一个少女,从花船中走下来,就顺手把一朵珠花,抛给了对方。

一瞬间,把少女惹恼了。

要知道她进出花船,那是在寻找自己喝花酒的父亲,而不是女伎。

“张博”的误解,让她生气之下,直接打了男主一巴掌。

“……又改了啊。

”周牧轻声道:“原先的剧本没这一段,应该是女主瞪了张博一眼,把他当成轻浮浪荡子,感观非常不好。

”“是。

”余念点头道:“在影视剧中,制造强烈冲突,这是看点。

问题这是传记片,应该走正剧的风格。

在那个时代,大家闺秀出门,也有一定的忌讳,更不用说当众打男人的脸。

”“打就打了呗。

”崔吉无所谓,“你们别整天抠细节,研究镜头什么的。

关键还要看主体的剧情,张博的成长经历。

”这倒是事实。

两个人沉默了,注意力集中在电影中。

与女主相遇之后,“张博”回到了家,就遭遇到了父亲的呵斥,通过管家、仆役的对话,可以让观众知道,“张博”已经堕落了,每天早出晚归,醉生梦死。

众人感叹了一番。

剧情推进下去,就是“张博”的父亲,在总督府办公,然后受到“总督”传唤。

“咦。

”周牧与余念,顿时惊讶。

因为他们看过剧本,知道这中间少了一段剧情。

回忆杀……他幼年时,与青梅竹马一起玩耍,结下浓厚的情谊。

但是好景不长,玩伴病染而亡,他十分伤心,才自甘堕落。

这才是他成为浪荡子的诱因。

这段回忆拍出来,就相当于洗白,让大家知道“张博”本性不坏。

“剪了,还是没拍?”余念又皱眉,“虽然说少了这段剧情,电影节奏看起来更紧凑,但是有些铺垫必不可少。

”“少了,这人物立不住,容易虚浮。

”周牧同意,“对张博有研究的,自然知道他堕落的原因,但是肯定有观众不清楚。

”“传记片目的,就是给观众灌输、普及张博这个人物历程,不应该把这段省略了啊。

”周牧揣测,“或许重新调整,把这段回忆,放到后面去了。

”“嗯,有可能。

”两人闲聊,电影剧情继续。

御史弹劾总督贪腐,朝廷派人来问责。

总督让长史,也就是“张博”的父亲顶罪,承诺保他无事。

“张博”父亲不愿意,总督冷笑威胁,拿出了厚厚的证据,都是这些年来,“张博”干出来的混账事。

大大小小的事情综合起来,要不了“张博”的性命,但是足以剥夺他的功名。

为了孩子前途,“张博”的父亲,只能颤着手掌,眼神暗淡,无奈地屈服总督淫威之下。

“……演得真好。

”余念轻叹道:“两个大前辈,年轻的时候,可是拿过影帝的。

这些年来,更是沉心钻研表演,所以举手投足都是戏,堪称是教课书级别的表演。

”“嗯。

”周牧深以为然。

但是没用……再好的表演,只是为电影服务。

如果电影本身吸引不了人,就会发生叫好不叫座的情况。

“张博”父亲,给总督顶了罪。

接下来,罢官夺职,理所当然。

还好总督,也怕他鱼死网破,所以还算遵守了承诺,把他从牢里捞出来。

张府遭遇大变,人心惶惶。

在父亲被关押牢中,“张博”也担心急虑,但是看到父亲释放出来,他也没意识到其中的变化,故态复萌。

只不过这一次,原本与他交好的士子、豪绅,不再搭理他了。

连花船上的女伎,也对他疏远、冷落。

讥诮、嘲讽、嗤笑……人情冷暖,让“张博”迷茫。

他忍受不了,与人发生了冲突,被那人的随从暴打一顿,直接扔到了小巷子。

这时候,女主角出现了,把“张博”救了回去。

“……这里也少了一段。

”周牧皱着眉头,“我记得这段剧情,应该是张博与女主的第三次相。

第二次相遇,应该是张博好心帮女主,把烂醉如泥的父亲背回家,女主对他有所改观。

”“少了过度,问题很大啊。

”余念不由头摇头,看着电影中,“张博”与女主,相互产生了好感,居然直接成亲了。

“你说得对,莫怀宣压缩了剧情。

”余念有些恼火,“他为了时长,砍掉了许多分支细节。

这样看起来,剧情很连续,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一部电影,一些细节不能省略的。

”余念严肃道:“少了细节,观众就会看得莫名其妙,不明白剧中的人物的情感态度,为什么变化那么快。

”“没有实质感。

”周牧评点:“普通观众或许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是他们的感观不会欺骗自己。

所以才觉得电影平庸、一般,却又说不上来到底差在哪里。

”咔嚓,咔嚓。

两人也说乏味了,直接伸手到崔吉怀里抓了一把爆米花,一边品尝一边观影。

“自己买去。

”崔吉十分嫌弃。

电影这么无聊,不如爆米花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