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5 章(1 / 1)

烽烟尽处 酒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为一个主持整个军分区运作的高级领导,他只想用到每个人材的长处,忽略他们的短处,让麾下每一个人材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在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中国***的事业绝对不会永远像眼前这么大,察北军分区将来的作用,也不仅仅会局限于察哈尔北部。中国***正处于上升期,随着党的事业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强的人才投入其中,而这些人才必须从现在就开始培养,从现在就开始储备。只有未雨绸缪,才会避免需要用到他们时,蜀中偏偏无大将的悲剧!

伸手轻轻拍了拍方国强的肩膀,苏醒笑着说道:“你有这份自信就好。你和张松龄同志都很年青,年青人最怕的是未老先衰,而不是工作中出现失误。摔了跟头;爬起来,朝自己的影子笑一笑。然后放下包袱继续前进。这样,咱们的脚步才能越走越远。”

“谢谢司令员鼓励!”感觉到去黑石寨的事情已经八九不离十,方国强笑着向苏醒敬礼。

“鬼机灵!”苏醒先笑着骂了一句,然后收起笑容,低声宣布答案,“方国强同志,组织上经过考察后决定,任命你为黑石游击队政治委员。配合大队长张松龄展开对敌斗争工作,并且全面主持游击队的组织建设任务。你,有信心担起这个担子么?”

“有,我以一个***员的名誉起誓!”方国强幸福得整个人都飘了起来,站直身体,再度向苏醒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被留在军分区这二十多天来,每天眼睁睁地看着一道从抗大毕业同学们相继走向工作岗位,他几乎做梦都无法合拢眼睛。今天,头顶上的阴云终于散开了。他方国强,终于苦尽甘来,有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空间。从此之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二章 横流 拢

第二章横流(十下)

当天夜里,方国强兴奋得几乎彻夜未眠,心中一直回忆着当年跟张松龄相处的点点滴滴。说老实话,他没相到当年那个政治观点迷迷糊糊,又有些贪恋女色的小胖子,居然也能跟自己走到同一条道路上。按他的以前的猜想,即便当初张小胖子能在葫芦屿火车站逃过那场屠杀,也应该加入日渐腐朽没落的国民党才对。毕竟,后者更附和张小胖子本人的出身阶级,也更适合他那种粘粘糊糊的性格。

然而小胖子现在却成为了八路军的地方干部!并且据苏醒司令员介绍,是果断放弃了国民党那边的中校军衔和远大前途,义无反顾投入到革命队伍当中的。这就有些出乎方国强的意料了。更让他有些难以置信的是,小胖子居然在国共两边,都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无论是北平夜袭,娘子关血战,还是在草原上马蹋倭奴,枪射白匪,都充满了浓郁的传奇色彩。两相比较之下,他方国强这个当年把小胖子“拐带”上抗日道路上的前辈,后来的日子却过得太平淡了。虽然也在冀中一带也跟鬼子打过不少仗,可那都是些小打小闹。并且每次至少都是以五倍乃至十倍于敌军的兵力发起偷袭,往往在二十分钟之内就结束战斗了。很难显出参与者的个人作用,更无法与娘子关血战这种赫赫有名的战役相比。

不过他应该还记得我,记得当年我带他去北平投奔二十九路军的事情。想到张松龄还会尊称自己一声学长,方国强对未来的工作就愈发信心十足。算一算,自打在葫芦屿火车站被杀散那时起,双方差不多已经分别快三年了。当初只有十六七岁的张小胖子,这三年正是该长身体的时候。经历了那么多次战场上的烟熏火燎,他的相貌可能会变化非常大。身材也许会比原来高出许多。但是他的性格,却未必那么容易变掉!只要小胖子的性格变化不是太大,跟他配合起来想必就不太困难!

想着想着,不知不觉间,阳光就从牛皮窗户纸外透进了屋子。方国强一个骨碌爬起身,快步走到昨天晚上就早已准备好的木盆前,撩起里边的冷水洗了把脸。然后把毛巾、牙缸、牙刷之类个人随身物品朝行李中一打,迈开大步,风风火火地冲向了操场。

操场上,同样站满了因为即将开赴抗战第一线而兴奋得无法睡安稳的战士。看到方政委来了,赶紧争先恐后地围拢上来,打听队伍什么时候开拔。在四十几双眼睛的殷切注视下,方国强头脑反而恢复了冷静。抬起胳膊看了看昨天晚上刚给自己配发的日制精工军表,笑着劝道:“大家伙不要着急么?再急着打鬼子,也得先把肚皮吃饱。走,跟我一起去吃早饭去。昨天苏司令员已经提前跟伙房打招呼了,专门给咱们做一顿好的。等吃完了饭,剩下的人都到齐了,咱们再整队出发!”(注1)“吃饭,快饭,吃完了抓紧时间开拔!上级领导说了,黑石游击队那边枪比人多,等大伙到了之后,差不多每人都能领到一支三八大盖儿!”两名与方国强差不多年青的排长,也挥舞着胳膊,大声安抚战士们躁动的心脏。

听到去了黑石游击队就有枪可领,战士们愈发热情高涨。三个多月的短暂军事和政治训练,已经让他们对日本鬼子的观感,从畏惧变成了平视甚至蔑视。对抗日战争的具体认识,也从保护自己的家人,上升到了保卫整个中华民族的高度。

如此激动的氛围下,炊事排熬夜准备的水饺,当然是连味道都没吃出来就胡乱倒进了肚子。差不多二十分钟后,来得最晚的一名战士也吃过了早饭。苏醒和张济云两位司令员联袂而至,各自讲了两分钟话,给大伙送行。方国强代表全体干部战士感谢了领导的关心,然后用力一挥手,高喊一声:“出发”。六十余人排成四列纵队,唱着《在太行山上》,快步奔向了战场。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人在朝气蓬勃的时候,基本上感觉不到累。一边走,一边唱,以每天接近四十公里的行军速度,才短短几天功夫,队伍就正式进去了漠东草原地区。并且越走脚步越坚定,每张面孔上的洒满了阳光。(注2)对于很多生长于农耕地区的干部和战士来说,没见到草原之前,真无法意识到它的空旷。头顶的天空在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一个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