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52 章(1 / 1)

烽烟尽处 酒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整个营盘了。

  倒是独立营随军运送物资的驮马。安置起來略微有些费力气。游击队专门给牲口腾出來的地窝子很快就不够用了。而如此寒冷的天气。放任客人的牲口在外边被风吹。也的确有失礼貌。不过这个问題也很快就得到了解决。炊事班长冯天华带着几名因伤转为后勤人员的老兵主动请缨。赶着牲口去了临近的绿洲。在那边。还有几处规模庞大的地窝子。足够放下这些多出來的牲口。

  站在一座温暖的火堆旁。看着此间主人们井井有条地招呼自己麾下的弟兄。既沒表现出半点儿畏惧。也沒有表现出丝毫盛气凌人。周黑碳心里再度波涛翻滚。有如此一群训练有素的嫡系在。即便周围那几片绿洲里头都是疑兵。自己能拿人家怎么样呢。。真正翻了脸动起手來。自己这边人数虽然多出了一倍。谁输谁赢。却未必能肯定。况且即便红胡子真的迫于形势带着麾下弟兄投靠了自己。自己有胆子收么。。收下來后。估计用不了半年。整个独立营都得归了人家吧。。

  想到这儿。他再也不愿意搭理正朝自己身边挤过來的参谋长吴天赐。抬起头。冲着正在帮忙赶牲口的心腹一连长李老九喊道。“老九。你他娘的累糊涂了。怎么不把咱们给红爷的礼物先卸下來。还有你们这群吃货。别光顾着围在火堆旁流哈喇子。。”挥动胳膊朝距离自己最近的两个火堆一指。他继续大声发号施令。“都起來给我卸礼物去。不把礼物卸完。谁也不准坐下。”

  “是。”从十几岁年纪就追随在周黑碳鞍前马后的李老九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很快就明白了大当家的意思。笑呵呵地拦住冯天华等人。大声招呼。“先别走。先别走。这牲口背上的东西。都是我们大当家专门送给红爷的。一共”抬起头。他看了一眼周黑碳的脸色。然后继续补充。“一共五十条步枪。两万发子弹。还有一百只冻羊。六十袋玉米面儿。棉被七十”

  “行了。别给我丢人了。”周黑碳装模做样地瞪了他一眼。大声打断。“待会重新统计一遍。把路上的损耗扣出去。重新补个礼单子给红爷。这么点小事儿都得我亲自操心。真是洋气了你们这群兔崽子。”

  “哎。”李老九又答应了一声。撅着屁股去清点礼物了。仿佛这才是他们此番前來的真正意。原先的计划。纯属参谋长吴天赐一个人的白日梦。压根儿沒人赞同过。

  周黑碳的参谋长吴天赐在旁边看到了。心疼得肚皮只抽搐。马背上的礼物的确是给游击队预备的不假。可那是红胡子答应接受独立营的整编后。才能给与的甜头。如今看周黑碳的意思。根不打算提这个茬了。这批自己花了好大力气才协调來的物资和军火。岂不是白白给游击队雪中送了炭么。

  “做善事也沒这种做法。”一时间。吴天赐简直恨不能跳起來揪住周黑碳的脖子质问一番。“既狠不下心來。又厚不起脸皮。你这些年到底怎么在草原上活下來的。”然而想到自己初來乍到。在独立营中的脚跟尚未安稳。又不得不将心中的火气强压下去。堆起笑容。主动替周黑碳补充。“我们周营长听说你这老这里遭了难。便念念不忘要施以援手。这不。刚才通过特别渠道弄來的补给。就第一个给游击队送了过來。要说啊”

  “这位是。”红胡子目光迅速被这个明显不是草原人模样的军官吸引。笑呵呵地伸出手。同时向周黑碳询问。

  “我的参谋长。姓吴。黄埔军校的高才生。独立营的军队整训工作。全亏了他。”周黑碳回头扫了吴天赐一眼。不得不硬着头皮替双方介绍。

  “失敬。失敬。”红胡子脸上的笑容愈发炽烈。像团遇到大风的野火般。熊熊燃烧。

  “久仰红爷大名。今日有缘得见。乃吴某三生之幸。”吴参谋摘下手套。将仿佛沒有骨头的手指放进红胡子的大巴掌中。嘴里吹出的热气。瞬间被夜风冻成白烟。

  注1:地窝子。北方酷寒地区。民间采用的一种过冬手段。找开阔地带挖一条宽阔的深沟。然后在沟壁上开出类似于窑洞的房间。用木料或者土坯在里边做安全支撑。可以供牲口避寒。也可以供人居住。如今已经很难见到。

  第一章 誓言 (三 下)

  这两人一个热烈如火,一个阴寒如冰,一相遇,便令现场的气氛变得有些诡异。偏偏二人表面上都显得极其自然,仿佛彼此间已经打了多年交道的老朋友般,偶尔走到一起只为了喝杯酒聊聊天气。

  周黑碳不想吴天赐自作主张给自己的独立营招惹麻烦,先张开嘴巴打了个巨大的喷嚏,然后一边用力揉着鼻子一边抱怨,“什么鬼天气啊,自打入了冬,雪就下个没完没了。这一路冷风吹得我啊,简直连脊梁骨都给吹透了!”

  “既然如此,那大伙就早点儿进去坐吧!周营长,吴参谋,里边请,里边请!”红胡子迅速接纳了周黑碳释放出来的善意,伸出手,将大伙朝营地内最大的一座毡包里招呼。

  “红爷年纪大,红爷先请!”周黑碳热情地跟红胡子客气着,侧过身体,将跃跃欲试的吴参谋挡在了自己身后。

  其他几名周黑碳麾下的心腹骨干,也早就看这位吴参谋不顺眼了,借着跟赵天龙和张松龄互相谦让的功夫,一道挤至周黑碳身侧,将吴参谋遮了个严严实实。

  吴天赐身材不算太矮,但是跟周黑碳等人比起来,却依旧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掂了两次脚尖没能露出脸来,只好悄悄皱了下眉头,跟着大伙一道走进了毡包。

  毡包是按照典型蒙古人风格搭建的,地面呈一个巨大的圆形,直径大约有十四五米。在圆形的四周,则是硬木为骨,柳条为筋,重重叠叠地编织于一起组成了支撑墙,最大纵向高度组有四米余,即便是赵天龙这种身材的人,进去之后都不会觉得压抑。毡包的顶端和支撑墙内外两侧,则都覆盖以加厚的毛毡,难得的是每一片毡子都同等大小,并且颜色非常干净,一看就是用当年的新羊毛新擀制的,绝对没经过翻新和修补。

  光是这个足以容纳百余人同时吃饭的大毡包,造价恐怕就在一千块现大洋之上!独立营的参谋长吴天赐先前虽然认定了红胡子在虚张声势,此刻偷偷观察了周边环境之后,心里也觉得有些动摇了。

  按照他以前的经验,此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