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1 / 1)

烽烟尽处 酒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还能逃到哪里去。我们……”田青宇一扬头,满脸骄傲,“即便战死了,也要脸朝着北面。”

  “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韩秋从马车后翻过来,笑呵呵用头倚住田青宇的肩膀。“您老赶紧自己走吧,别管我们。国难当头,总需要有人顶上去。否则,大伙即便退到崖山又能如何?!”

  崖山在哪,老人们不知道。想必那是非常非常远的地方。但这对年青男女脸上的决然,却让他们不敢再开口。默默地让开一条路,目送着马车逆着人流穿行。直到走得很远了,才有人摇着头叹息,“这群傻孩子,嗨!可惜了的!”

  “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少爷小姐,一个个衣服穿的那么齐整,却不懂事儿!”周围其他逃难者叹息着附和。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不能回头!”方国强的心脏再一次被麻木的百姓们刺激到了,站在马车上,一只手扶着陆明的肩膀,大声疾呼,“我们不能让人说,只会煽动别人上战场送死。自己躲在安全地方说空话!我们要让后人看看,这华夏大地,到底有多少知耻男儿?!今天即便我们都倒下了,还有千千万同胞会站起来,踩着我们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行,……”

  马车中,没人再注意听他说什么。所有血花社成员,包括张松龄这个后加入者在内,都明白战争马上就要来临,紧闭着嘴唇,静静地想着心事。鲁城、省城、巷子口的老槐树,还有一年四季散发着血腥气的猪肉铺子,还有,还有,喜欢占人家便宜的铁匠大叔,家里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如果我战死沙场,不知道老爹他是伤心多一些,还是骄傲多一些?”猛然间想到一个复杂的问题,年青的张松龄咧开嘴,发出一声苦笑。

  自家父亲就像话剧中的田老财主,估计不经历一场家破人亡的惨祸,不会明白儿子的心思吧!凭着对老父的了解,张松龄坚信这一点。但是他却希望,父亲永远不用了解自己。永远不用!

  摇着头,他继续四下张望。忽然看见陆明那修长白细的手指,跟另外几根同样纤细的手指,紧紧地搅在了一起。是柳晶,他楞了楞,赶紧将头侧开,非礼勿视。却又恰恰看见韩秋歪着身子,将一头乌黑的长发,埋进了田青宇的胸口。

  猛然间,张松龄心里好像被吹进了一阵风,轻轻地笑了起来。

  五月的夏初,空气里充满了花香。

  酒徒注:为什么评论区没人说话?是不喜欢看,还是都在看盗贴啊?!拜托,新书需要支持。

  第二章 五月的鲜花 (二 上)

  越向北,公路上的人流越拥挤。

  富贵贫贱、信仰口音,这一刻,几乎所有能将人们分割开的鸿沟都自动消失了,大伙心里想得只有一件事,逃,逃,逃得越远越好,哪怕再向南一步,就是崖山!

  为了尽可能地带走家中值钱的东西,逃难的人把一切可以代步的牲畜和车辆都征用了。马车、驴车、牛车、平板车、独轮车……,每一辆车上都塞满了大大小小的包裹,每一辆车的周围,都涌动着无数张悲苦且迷茫的面孔。

  滚滚人流中,三辆马车就像两只大江中的扁舟,时隐,时现,摇摇晃晃,每一刻都存在倾覆的可能。见多识广的车老板发了急,板着铁青的脸,将鞭子刷得啪啪作响。向来以胆大老成而自居的田仁宇也是满脑门冒汗,一只手牢牢揽着韩秋的腰,另外一只手则按在自己腰间,一柄三尺多长的短匕首上。

  他在防备有人打马车的主意,而事实上,的确有不少人在以各种方法,试图截下这三辆珍贵的交通工具。有一名四十多岁,操津门口音的汉子,贴着马车倒在地上,大哭大叫。见车老板不停车,立刻生龙活虎地跳起身,与另外四五个操同样口音的汉子去拉扯驽马的缰绳。车老板一人一鞭子,抽掉了他们的手,然后猛地扯开身上的黑大褂,从腰间抽出一根暗红色的三角旗,“嘭!”地一声戳到了车辕上。“不长眼的东西,连红旗帮的车也敢打主意,你活得不耐烦了么?”

  烦躁的热风中,镔铁打造的旗杆,闪烁着冰冷的寒光。不知道是被车老板脸上的横肉吓到了,还是迫于红旗帮的威名,几个试图抢车的无赖讪讪地退向一边,擦着汗向车队鞠躬道歉。

  车老板不愿意跟他们纠缠,挥舞着长鞭,催动车队继续前进。才走了没多远,又有两名抱着孩子的少妇,哭泣着追上来,恳求马车带他们去保定。“大姐,保定在西南边,我们这是向北走!你问错人了!”陆明不忍心看着两个女人和两个娃娃在自己面前哀哭,弯下腰,耐心地解释。

  “就二十里,就二十里远。你们回一下头,不过半刻钟的路程!”两名少妇立刻将孩子举起来,不管不顾往车上送。同时,还有四五个背着箱子、包裹、锅碗瓢盆的男人和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太太,一起向马车冲了过来。

  “我们是去北平,去北平。你们懂吧。我们要求跟日寇拼命,为了你们这些人,去跟日寇拼命!”方国强忽地一下站起身,手指着试图骗取乘车权的一大家子男女老幼,恨铁不成钢,“身为男人,连自己的家和老婆孩子都保护不了。还没听到枪声呢,就先跑了,你们丢不丢人,丢不丢人啊!让他把孩子扔上来,小张,你别拦着,大伙都别拦着!咱们就带着孩子往北平走,宁可让他们死在日奔人的炮口下,也好过跟着他们孬种的爹娘!”

  那大一家子人都被骂得愣住了,有一瞬间,居然忘记了继续纠缠。马车趁着这个机会窜出四五步,与他们重新拉开了距离。“孩子他爹——”“爹——”少妇和她们怀里的孩子齐声哀哭,听上去是那样的哀怨无助。几个大男人脸色涨得血红,望着马车越行越远,居然谁也提不起勇气在去纠缠。楞了很久,才恶狠狠地朝地上吐了口浓痰,从自家婆娘手里扯过孩子扛在肩膀上,大步流星地向南去了。

  “是男人的,跟着我们向北。去北平,去宛平,去跟日本人拼命!”刚刚骂完了别人的方国强站在颠簸的马车上,满脸是泪,“同胞们,不能再逃了。我们从东北逃到了关内,又从关内逃向山东。待日本人再追上来,你们还能往哪逃?!中国虽大,却总有无处可去的时候!到那时,你们又该如何回头?!同胞们,站起来,站起来,振作起来。我们有四万万五千万,日本人连我们的一个零头都不到……”

  不管有没有人在听,他喊得声嘶力竭,手臂挥舞,宛若一个疯子。几伙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