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很多问题也凸显出来,商业的兴盛使得官场之上的权钱交易已经出现了苗头,一些当政官员的家人也开始利用身份的优势去谋取更多的利益,此还还有许多!
在刘毅心中对此是有所准备的,与路之上他也只是在细细的观察,只要没有过分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他是不太愿意亲自出手的,诚然,以他燕王的身份威严处理这些事情不过是小事一桩,但这绝不是治本之法,位高权重就代表着职责繁重,他今日可以处理一桩甚至是十桩可总不能桩桩件件都要通过他的出巡来解决,真正的治本之法只有一条,对之制定行之有效的律法与刑罚,此才为长久之计!
当然大战在即需要维持内部的稳定才是朗生对那些不法之举加以隐忍的原因,如今的刘毅已经成了幽州各州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掌握者,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官府所举的风向标,决不可为求一时痛快而耽误大局,毕竟眼前争霸天下才是他最大的目标!因此此行之中他也只不过在晋县刘致身上牛刀小试,作为上党刘氏一族的族长他无论如何处置此事并不会引起整个士族的恐慌,只要能让其稍稍收敛此举的目的便达到了,百姓的利益要加以维护,可这些士族也是不容忽视的,他们都是刘毅极为重要的统治基础,所谓“三思而行”,对上位者而言更需谨记其中精义,他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是全面的。
除此之外,官场之上的拉帮结派也有了不小的端倪,总的来说如今刘毅治下的官员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是循正常的路径举孝廉出身,还有便是通过幽州书院而派至各地担任要职,前者当然还是目前官场的主流,可后者已经逐渐有了与之分庭抗礼的实力,相比前者他们更年青,也有着更为现今的思想,这些都将具体体现在他们的行政手法之中,自然大致上的两派划分之下还有着更多的势力划分!
对此刘毅暂时采取的方案是在保持大方向稳定的前提下不轻易表露出支持任何一方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和稀泥!但此三字却是不折不扣的帝王之道!英明的君主不会怕自己手下群臣结党相斗,反而怕得是他们铁板一块,真如此群臣便会拥有与之相抗衡的实力,时而拉拢这派打击那派,时而又反其道行之,这在华夏的历史之中是随处可见的,在帝王而言,臣子不斗他的江山是难以坐稳的,所谓和稀泥其核心思想就是平衡之道,臣子相斗的最终得利者也只会是君王!
难道似和珅这样的贪官乾隆皇帝真的就一点不知?为何每朝每代朝中相争总会称为不变的主题?抛开忠奸之分,这一切便是帝王在幕后加以因势利导的,你们斗的越是厉害,朕的回旋余地就会更大,不过在这其中也要有着一个度的控制,能不能把这个度控制好也就是昏君明君的标准,还有一点就是大方向上必须要能把握的住!
在这之中帝王本身所具的威望与震慑就会起到极大的作用,看看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就会发现明君一般都是开国之后几朝的帝王或者是在朝中大乱之后能够出手将之镇压的!而如今的刘毅虽还不是九五至尊但他的威望与震慑力对群臣而言已经无异于天子,在他心中幽州书院派传承了他的思想与抱负,日后绝对是要加以重用的,可在现今却只能继续运用平衡之道,一统天下才是最大的方向!
这样的派别不仅仅出现在官场之中,军中便更是如此,除去甘宁赵云暂且不论,最大的划分便可是最早跟随刘毅起兵的将领与日后陆陆续续而来的降将,前者的代表当以徐晃张合太史慈为首,而后者之中张辽高顺河北双雄都有着极重的地位,降将之中还有着更为详细的划分,比如严纲单经乃公孙降将,张辽高顺则是吕布麾下,如今原袁绍手下的战将也在燕军之中身居高位,这便形成了种种山头!
各个势力之间不是没有明争暗斗,只不过在刘毅的超强威势震慑之下这样的争斗始终无法对大局起到影响,燕王在燕军之中的声望可谓至高无上,士卒们效忠的对象永远只有一人,只要刘毅在,燕军就是铁板一块,可以扫荡天下!同理倘若朗生不在,这些内部斗争就很有可能浮出睡眠,且军队之中的内乱比之朝中更能影响统治基础,无论在华夏哪一朝,几乎都有武不如文的现象存在,可见在帝王心中对此认识是极为深刻的,而刘家子弟的从军也是朗生在未雨绸缪!
在帝王心术之中这平衡之道该如何具体体现,其中一个最大的手法就是装糊涂!有着天耳的监视,就算刘毅不加亲巡很多地方上的情况还是可以详尽掌握的,但只要不对他的大计造成太大的危害,郎生就绝不会大动干戈,如今幽州各州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政体系,对与内部的团结稳定起着巨大的作用,身为上位者绝不能在其中因小失大,能够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便要有着宽广的心胸气度去对属下的瑕疵加以包容,尤其是在乱世之中,自身的稳定便是王者之道!
当年官渡之战袁绍实力雄厚,曹操手下的许多官员莫不与之暗通款曲,后形式倒转,河北之雄最终为乱世奸雄所败,那些通敌的文书便落在了曹操的手中,一时间是人心惶惶,可观孟德如何为之?竟将其尽数付之一炬,这便是王者的气度,他很能去体谅下属的苦衷,在如此敌强我弱的情势之下人人都自然会有着自保的想法!
今世刘毅在用人上与曹操基本上是同出一辙,他们都允许下属有着各样的瑕疵,用就要用其才!不过曹孟德的几次求贤令固然让他得到了不少的人才却也因此收到了士族的抵触,后来曹丕用陈群的九品中正之法便是在为其父消除这样的影响!曹孟德此举可谓敢为天下先,乃大英雄之气度,但刘毅倘若不吸取他的教训就是傻了,他的手法也很简单,和稀泥!朗生不会开宗明义的去搞什么求贤令,但暗中的手法与之并无太大区别,而真正的精髓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