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9 章(1 / 1)

重启大明 荆洚晓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秉在边上也皱起眉来,想着怎么劝丁一留下,“主公最好还是坐镇中枢,各地若因立宪之事,有什么变动,主公也好以雷霆之势,翻手平复之,以免出现乱局,倒就不美了。”

丁一笑了起来,示意曹吉祥把茶添上,喝了一口方才道:“没有必要了,我不在意朝廷诸公腹诽,但真的没有这种必要,如果大明到了立宪要依靠丁一才能推行的地步,丁一死了,一切将又恢复旧观,那有什么意思?”

徐珵和亨利王子从外面入来,尽管做到两广总督,他却和当年没有什么区别,撩起衣袍,冲着丁一跪下拜倒,磕头请安,口中称道:“门下沐恩小的徐某,叩见主公!”弄得亨利王子一时有点尴尬,愣了半秒之后,也只好单腿跪下向丁一请安。

丁一扶了他们起来,徐珵坐在椅子上,依然是小半个屁股沾椅的恭敬架势,只不过说起丁一要西征的事,他却就是很犀利地进言了:“主公,此事万万不可啊!正是华夏板荡,安忍弃国!主公身负海外人望,坐镇华夏,神威所致,能绝宵小不轨之心!”

他认为有许多所谓的宵小会搞鬼,因为推行立宪,就有一个问题,三权分立,行政权这一块是没有太大变动的;但在立法权上,上议院自然是由勋贵和诸多大佬盘踞,例如于谦、王盐山、陈循、南京大功坊这样的,他们不进上议院,那这上议院还有什么存在价值?

但而下议院来讲,两广和浙江的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尝到工业化甜头之后,谋取了大量的财富之后,他们对于下议院是很热衷的,这必然就和原本的地主阶层,所谓豪绅士大夫产生了冲突。

所以徐珵说得很直白:“若主公在华夏本土坐镇,必定浙江和两广相关人等,多能得酬所愿,亦教坊间知晓,主公门下多英豪!”敞开了说,就是大家能看到,卖身投靠丁某人,是能得到利益的;加入工业化进程,是能得到好处的。

到了司法权这一块,负责案件复核的大理寺、负责案件审理的刑部、负责纠举弹劾全国上下官吏的违法犯罪的都察院,都是本就存在。只不过立宪推行,就禁止了司法机构的解释法律行为。

而把审判权分到了刑部,检察权分到了都察院,重核权分到大理寺。

这个其实变动也不太大,但是,作为具体到基层,到一个县里面的时候,却就有许多变动了。几千年来都是临时工的差役,就要有了自己的身份了。县尉的权力会得到极大的加强,那么,大明第一师、第三师、第四师很多到了服役年限的士兵,难免就有了想头。

徐珵对这件事是这么说:“便是府、县议会不如人意,若县尉十有六七尽出新军,应也当能震慑宵小之辈,使复三代之治也!”有点绕,不过丁一也是一听就明白,无非就算议会上的席位达不到目的,那么县尉做大,架空知县和议会,无论丁一要干什么事,也能让下面配合履行。

丁一如果留驻在华夏,这些东西必然就有得多更多的利益分配,这是很简单直白的事。

“我若不在华夏,他们便不敢争,那就活该他们没有话语权了。”丁某人一眼就看破了徐珵云里雾里真正的意思,无他,就是新兴起来的资产阶级代表,他们渴望得到话语权,但士农工商几千年形成的习惯性思维,让他们压根就不敢跟士大夫阶层去争!

所以他们希望丁一留下,这样才有主心骨。

丁一轻易就识破了,必定是徐珵这厮,收取了不少好处,所以给这些资本家来当说客了。

至于军中兵卒想出任县尉等等,不过是徐珵向杨守随、杜子腾等人示好,附带着说起的事罢了。

相对而言,亨利王子的劝阻,显得更为无私和忠直一些:“殿下当知凯撒。”

他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坐下不再说话了。

凯撒是罗马帝国的奠基者,他的军事才能自然不必多说,亨利王子提起凯撒,他的意思是指对于华夏本土上的势力,如果丁一没有争取到自己的份额,放任其他势系掠夺权力的话,恐怕会和凯撒一样,就算取得了军事上极大的成功,最后却被反对派谋杀。

“我不是凯撒。”丁一也同样用简短直接的话,回复了亨利王子。

然后丁一就下达了命令:“在荣一团的基础上,把各次战事之中伤愈归队的老兵、训练作战之中表现出色的官兵整合起来,编成荣一师,由王越任师长;八千经历过战事的朝鲜籍官兵,编成警察总队,归由李秉提督;挑选治民官吏五百人,由万安提督;四海大都督府事务,西征期间由杨守随署理。”

点到名的人员纷纷起身应答,命令一下,就没有再讨论的意义,在这丁一麾下,已经养成了习惯。

众人退散之后,张玉却就有些不舍,少见地怀抱着丁一的手臂:“我想和莫蕾娜一样,随先生西征,可好么?”丁一拟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埃及,就是苏伊士,莫蕾娜自然是跟着他出发了。

但张玉说完之后,却又松开了丁一的手臂:“先生见谅,我是无端悲秋了。”

丁一却反手把她的柔荑握于掌中:“你身子弱,只怕不堪海上之旅,你若是想我留下,我便……”没有说完,张玉的手就掩在了他的嘴上,微笑着摇了摇头。她毫不怀疑丁一会真的这么做,虽然所有的理由,都不能劝阻他。

但若她要他留下,那便不是理由。

他必会留下,因为她的身体真的不太好,特别是随着丁一扬帆东行的海上旅程,更让原本就柔弱的她,更加的憔悴了,心绞痛的症状,更是不时地折磨着她。丁一都看在眼里,若她开口,他真的会留下。

但她不会开这个口,因为她很明白他的志向,她也能理解他的雄心。(未完待续。。)

第一章 入埃及(二)

带着咸味的海风吹拂在脸上,有着久违的轻松,丁一喜欢坐在甲板上,哪怕风略大些,浪花飞溅到他身上,也是丝毫不介意的。不是狭窄的船舱让他产生了压迫感,而是大海,无垠的大海让他可梳理一切心中的烦躁。

站起身,扶着舷杆眺望着远处海天交际的丁一,自然也是有烦躁的,他也担心着立宪能不能顺利推行,新兴的资产阶级能不能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席位?军中退役的官兵,能否谋到所期望的县尉、典吏之类的职务?还有张玉的身体,是否会在春寒里愈加的赢弱?那个不足周岁的孩子,当父母都离开他身边的日子,倒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