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06 章(1 / 1)

执宰大明 小黑醉酒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女真兵来分担压力。

  开原城的骁武军虽然有两万三千人左右,包括李云天从朝鲜王国带来的三千人以及朱雀大营的两万余人,但能参与攻打银州城的只有一万四千人左右。

  其中,火枪营的三千火枪兵和与之配属的三千长枪兵不会参与攻城作战,李云天的身边也要留下三千人的护卫部队。

  如此一来的话,骁武军攻城部队与银州城蒙古军队兵力相差巨大,这就使得李云天必须在攻城时重用辽东明军以及女真诸部的士兵,为了能顺利攻下银州城首先要提升辽东明军和女真诸部士兵的战斗意志,这就需要清风谷的一场大胜来做铺垫。

  在顾礼裕和裴俊的督导下,开原城的骁武军、辽东明军和女真诸部士兵都在三月份提升了训练强度,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操练。

  与此同时,李云天也强化了后勤保障,不遗余力地保障骁武军、辽东明军和女真诸部士兵的饮食。

  与骁武军和辽东明军相比,女真诸部士兵的饮食是最好的,不仅每天都能吃到肉食,而且还能喝到一定量的酒,这极大地安抚了女真士兵的情绪,使得他们能静下心来投入到操练中去。

  不仅如此,李云天还在女真士兵中设立了训练奖项,对于那些能专心完成操练要求的女真兵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这也极大地调动了女真士兵操练的积极性。

  即便是如此,女真兵的训练强度也仅仅是与之一同操练骁武军的一半,当他们休息的时候骁武军的士兵依旧在大校场上热火朝天、汗流浃背地进行操练,其训练强度之大给了女真诸部首领不小的触动:

  倘若辽东明军能有骁武军一半的战斗力,那么何至于让蒙古军队在辽东飞扬跋扈,为所欲为?

  四月初的一个晚上,李云天终于等到了他期盼已久的消息,一名身材壮硕的蒙古青年前来拜见李云天,他带来了蒙古军队增援银州城的情报。

  这名蒙古青年与哈尔巴拉长得有几分相似,他是诺敏的二哥查干巴拉,名字的蒙语寓意是“白虎”。

  查干巴拉年是诺敏的几个哥哥中脑子最为灵活的,因此年前被李云天秘密派去了海州卫的治所海州城,蒙古军的主帅驻扎于此。

  海州城在辽阳城的南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可谓是位于辽东都司的中心区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向北可威胁辽阳城,向南控制辽东湾,向西驰援山海关,向东进攻朝鲜王国。

  蒙古军在辽东地区的统帅是北元的皇帝、鞑靼大汗――阿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阿岱汗。

  不过,阿岱汗只能指挥动鞑靼部的蒙古兵,虽然他是蒙古的大汗,北元不折不扣的皇帝,但瓦剌部的蒙古兵却听从瓦剌部三大首领之一、曾经被永乐帝封为安乐王的瓦剌辉特部把秃孛罗的命令。

  如果打个比喻的话,鞑靼的诸部首领可谓是北元的皇族亲王,基本上都是黄金家族的后裔,再或者与北元皇室关系密切者,而瓦剌诸部的首领则是与北元皇室关系比较疏远的异姓亲王。

  为了争夺蒙古大汗的汗位,鞑靼部的皇族亲王和瓦剌部的异姓亲王之间战火不断,鞑靼最大的卫拉特部首领脱欢的父亲,曾经被永乐帝封为顺宁王的马哈木就是死在了北元太师阿鲁台的手里,双方的恩怨纠葛十分复杂。

  查干巴拉并不是空着手去的海州城,李云天给了他两箱金银珠宝来疏通与海州城里鞑靼部和瓦剌部将领之间的关系,进而从中套取有用的情报。

  根据查干巴拉打探来的消息,蒙古军队将派遣三万人马将在五天后由海州城出发,前去增援银州城的蒙古军队,其中一万为蒙古兵,另外两万则是由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士兵组成的仆从军。

  仆从军主要来自鞑靼部,作为大元帝国的继承者,鞑靼部里面有着数量不少的汉人、契丹人等百姓,绝大多数都是奴隶。

  对于其中的汉人士兵而言,有的是当年跟随北元撤到草原的百姓,有的则是被北元士兵所掠夺的大明边民,还有的是投靠了北元的明军战俘。

  李云天很清楚,阿岱汗把这些仆从军派往银州城,是为了让他们充当攻打开原城的炮灰,很显然仆从军会担负起攻城的重任,其结果必定死伤惨重。

  不仅如此,查干巴拉还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消息,瓦剌卫拉特部首领脱欢有立北元后主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的曾孙脱脱不花为蒙古大汗的意图,进而取代阿岱汗继承北元帝国的帝位。

  很显然,脱欢是想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有黄金家族血脉的脱脱不花来掌控北元帝国的政局,这对李云天无疑来说是一个好好消息,他自然巴不得鞑靼和瓦剌因为北元帝国的帝位打起来,这样一来大明将渔人之利。

  虽然李云天希望鞑靼和瓦剌火拼,但他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上面,以目前的态势来看鞑靼和瓦剌的联盟还非常稳固,至少在与大明的战局稳定之前双方不会闹出什么大乱子出来,否则他们前期的策划可就付诸东流了,无论是北元太师阿鲁台还是瓦剌卫拉特部首领脱欢都不愿意看见这一幕的发生。

  不过,这件事情对李云天来说也有一个好消息,脱欢想要拥立脱脱不花为蒙古大汗的事情既然被查干巴拉打探到,那么绝对已经传到了阿鲁台的耳朵里,这会使得阿鲁台和脱欢之间的关系更为恶劣,以后倒是可以用来做做文章。

  除了蒙古军队的情报外,查干巴拉还在海州城见到了被阿鲁台派人押送来的明军战俘,这些战俘来自宣德帝的北征大军,其中包括兴平候赵勇和永平伯杨威。

  赵勇是宣德帝北征大军的先锋官,而杨威则是押粮官,两人在饮马河一战身受重伤,故而成为了蒙古军队的俘虏,是蒙古军队所俘获的级别最高的大明官员。

  阿鲁台的目标本是宣德帝和随行的那些文武大员,不过在骁武军的拼死阻击下蒙古军队追了一路也没能截住宣德帝,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越过外长城进入山西行都司的地界。

  赵勇和杨威来到海州城后就被游街示众,阿岱汗要让海州城里的百姓知道宣德帝北征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