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 / 1)

一夫一妻 知好色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两位面都没见过的林家少爷的福了。”楚画桥黠然一笑,“娘说,让我去玩,专门挑有气质的人的面具去揭,然后问对方身份,要是碰上其他人就当掉头走,要是碰上林家的人……嘿嘿……”

“噗。”清昭笑出声,这可真有意思。

“你别笑,我看大娘也绝对会让你去的。”楚画桥道。

别说,楚画桥的嘴,还挺灵。

“我倒是无所谓,就玩一玩呗。反正听起来挺有意思,不过嘛,画桥如果你碰上别的人,真的会转头就走?”清昭道。

“当然不会!”画桥嘿嘿一笑,“这乾镇每到七夕,人潮如海,碰上两个人的几率多小啊,我当然要好好玩。”

“嗯,那倒是。可是……万一你喜欢上了什么穷小子,怎么办?”清昭笑着推了推她。

“嘿嘿,那我就和他来一出夜奔……”楚画桥半真半假地笑道。

“去你的。”清昭笑着打了打楚画桥。

谁知今日之言,一语成谶。

+++++++++++++++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磨喝乐之后会提,这里就不做解释……

------------

19.七夕(中)

好容易到了晚上,赵素月来了楚家,对着沈倩等人行了礼,就和清昭她们一同坐在院子中的那张石桌旁,可大家一起开始拜织女。

月光淡淡的撒在桌子上,桌子上放着茶、酒。水果、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最后那五子,是希望少女少妇早日找到好姻缘,早生贵子。

祭品前又摆着一个瓶子,里面插着鲜花几朵,束红纸,花前置一个镂比翼鸟的香炉。焚香礼拜后,众人便一起围坐在桌前。

沈倩等人虽然不是少妇,却也不妨碍她们一同坐下来聊天,大家都知道再过点时间,便要出去玩耍,心情大多很好,随意地聊着天,无所阴郁。

众人吃着花生,瓜子,据说还应当一面默念自己的心事。但是这里的人要不太小要不太老,就一个赵素月已经15,该求求了,不过赵素月却也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只和众人聊着天,偶尔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绝口不提当初让清昭大为感动的那番想法。

清昭笑着吃瓜子,和楚画桥打着趣。

楚流鸿宋千里已经出去了,宋元楚风也都不在,几个女人虽然年龄跨度不小,但也颇有乐趣,除了沈倩王如偶尔明朝暗讽一下,也很有意思。

小桃小岑本来一直站在后面,后来沈倩也叫两人过来一同坐下。开始两人还有些惊讶,不敢逾越,不过众人纷纷劝说,她们也就笑着脸坐下,还真的对着织女星方向许愿起来,惹得大家都说反而是小岑小桃最会过节。

“说起来,小岑你也有十四了,还未嫁人,你可有什么中意的?”沈倩嗑着瓜子,随意问道。

“这……小岑没有。”小岑羞红了脸。

“小桃,你和小岑同岁罢?你呢?”王如也问。

“我……我倒是有个喜欢的,是我服侍二夫人以前隔壁的屠户的儿子。”小桃的脸红彤彤的。

“哦?”王如挑了挑眉,“他如今可有妻室?”

“上次我采购物品时,遇见了他和他的妻子,不过他尚无妾室。”小桃道,脸更加红了。

“这样啊……”王如点点头,却不再说话了。

“小岑,也该是嫁人了,虽然被你服侍惯了,让你走也舍不得,不过大婚之后,如果有心,还是可以来服侍的,当初你签的虽是死契,却也是你那没良心的父亲卖你来的,就趁着今晚,好好看看有无中意的,只要还可以,我可以替你做主的。”沈倩笑了笑,道。

“多谢大夫人!”小岑兴奋地道。

“妹妹,小桃都已有意中人,你为何不帮她?”沈倩吩咐完小岑,转头道。

“呵呵,我在想那屠户的儿子未必是好人家。”王如皮笑肉不笑地道。

“怎么说?”沈倩挑眉。

“小桃这丫头性子挺直,心肠也好。”沈倩缓缓道,小岑听了,嘴角悄悄的撇了撇――就她?一天到晚告状,还心肠好,性子直呢……

“我怕她跟我一样,到了那人家,备受大的欺压啊。”王如道。

“妹妹说的这是什么话?我自认对你不薄啊!”沈倩一副委屈的模样。

“呵呵,是啊。不过我怕那家的大的要比姐姐你坏啊。”王如喝了口茶,道。

“也是。可是小桃小岑都在我们手下当了这么久的丫鬟,要当正室谈何容易?只要有个好相公,过个生活即可。”沈倩道。

“呵呵,随便吧。”王如懒得说话,只是盯着小桃,似乎在警告她敢向沈倩开口要嫁人当妾室就等死吧。

小桃缩了缩脖子,有些委屈。

小岑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她,平时被她害惨了,今日总算……

而小岑对于自己嫁给别人当正室或妾室这件事,倒不是那么上心。

清昭有些好奇为什么一旁的吴婆只看着天,没有说什么,难道吴婆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丈夫么?

过了会,众人纷纷说完了话,也闹够了,便结伴出门了。

沈倩抓住清昭,说让吴婆跟着清昭,不过可以让清昭揭别人的面具,而附耳的吩咐,竟和早上听到的王如对楚画桥的吩咐丝毫不差。沈倩还让清昭特意记住,林家大公子唤林定涛,二公子唤林天阔。

清昭记得自己生日上,沈倩明明一副不愿意让自己嫁给林定涛当妾,又不想让自己嫁给林天阔的样子,可是现在却这般热情,未免有些想笑,但也只是点了点头,看着沈倩牵着没带面具的楚烟柳走了。

吴婆早就准备好了一个面具,递给清昭,清昭接过,看见是一个蓝色羽毛的面具,竟有些像现代的化妆舞会上那些人所带的,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带上,跟着吴婆离开了。

一直往前走,果然,七夕之夜无比繁华,无数灯笼花灯都亮着,每个人手中也提着,吴婆到一个小摊上买了两个,拿了个小的给清昭,清昭笑着接过,走进人来人往的街道,左看看右看看,忽然眼前一亮。

她早上就听到楚画桥说什么磨喝乐,随意问了问,才知道即小泥偶,前面有个摊子,无数小孩子打扮,带着面具的人围在那里,摊主正雕着新的小泥偶,摊子上也摆满了各色的磨喝乐。

那上面磨喝乐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最小的不过点点大,刚好捧在手上玩耍,较多的是泥做的。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而一些看起来贵重的则是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有些竟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竟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

一边是泥偶,一边是贵重的偶,极其分明,买磨喝乐的小孩也分成两派。

清昭拉了拉吴婆,示意想要买一个看看,吴婆笑了笑,然后带着清昭往摊子那边走。

清昭看了看,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