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1 / 1)

女帝生涯 流晶瞳 2000 汉字|35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看正紧张等着她回答的另外三人,道:“抱歉,齐哥哥。净儿还是觉得应该以课业为重。”

齐靖却不走,固执的站在那里。像是不接受这个答案。

叶明净叹了口气,只得说出几分真话:“齐哥哥。若是在净儿落水前,有人邀请我,我一定会去。因为那时我只有这一个机会可以听戏。可是现在,只要我提出要求,就一定能听到长生班唱的戏。齐哥哥可知道是为什么?”

齐靖愣了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因为你现在得到了皇上的宠爱呀

叶明净却道:“那是因为,我现在在上书房读书。并且读的还不错。如果我书读的一塌糊涂,只怕还是会和以前一样。所以,在上书房读书才是根本,我怎能舍本逐末?”

她的话好似一个惊雷,震醒了齐靖,也震醒了孙承和。

他们这么争来争去,全都是在舍本逐末。

廖其珍走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一屋子的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认真态度在书写课业。不由大奇。

他喊起江涵:“……时间到了,你可以先回去了。”

江涵犹豫了一下:“太傅,学生不应以xiao事荒废学业,我不请假了。”

“胡闹”廖其珍沉下了脸,“若是怕荒废学业,当初就不应请假。既请了假,也得到了应允,那就是合情合理。君子处事,当断则断,出尔反尔像什么样子快回去。”

江涵抖了一下,躬身应道:“是。”

跟着太监离宫了。

承庆帝得到了当天的汇报后,心情巨好。

从那以后,上书房两派人马的冷战得到了缓解。齐靖和孙承和在课业上,偶尔也会生硬的说上两句,私下里依旧气场不和。却不会再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的闹腾。而薛凝之和江涵,这两人之间已经和普通朋友没什么两样了。上书房五个人,在课业进行了一个多月后,终于开始时时集体行动了。

今天廖太傅开始讲《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不同于《论语》,廖太傅读起《诗经》来,那是半眯着眼睛,摇头晃脑。一副很陶醉的样子。

然后,他就讲解。

《关雎》的内容很简单,说的是一个少年,在水边看见了一位采摘野菜的女子。一见钟情,立刻就爱上了她。可该女子并没有接受他的求爱。男子回到家后,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她摘野菜的时候,少年在一边弹琴、弹瑟、敲钟打鼓,用音乐来打动她。

廖太傅讲的很是动情,看得出他虽然年纪一大把了,还是很向往1ang漫的。

叶明净却有另一番看法。天天摘野菜的女孩子,家境一定不怎么样。而在秋时期会弹琴、弹瑟的男子,一定是有钱的贵族。要是换了她,在为生活忙碌摘野菜的时候,有个贵族男子对着她弹琴求爱,她一辈子也不会回应这种人。

她所等待的,是一个能弯下腰,帮她摘取野菜,分担生活压力的男人。而不是在一旁看着女人劳动,自娱自乐风hua雪月的登徒子。那个睡不着觉,辗转反则的男人真的爱那个女人吗?那为何连她承受的苦难都看不见?只怕他爱上的不过是那女子的容色罢了。女子的内心,女子承受的生活重担,他统统不在乎。看见了也可以当成没看见。

这一诗,一直到结尾都没有写出,那位窈窕淑女到底有没有回应这位君子。

只怕是没有吧。

叶明净冷笑。

.. 享受阅读乐趣,尽在看下书我要网,是我们唯一的域名哟!

------------

第十七章 送行事件

看下书我要网提醒书友注意休息眼睛哟第十七章 送行事件

廖太傅激动的结束了讲解。《诗经》里每一篇诗作讲解的同时,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享受。

下面的四位伴读,有的害羞,有的专注。无一例外听的都很认真。连最调皮的孙承和都不自觉的面带微笑。

只有一个人例外。

叶明净面色冷凝,眼中闪过一丝嘲讽的讥笑。

廖其珍吃惊的瞪大了眼,再仔细一看,已经没有了。只余一片清明。

难道真是他hua了眼?

“公主殿下。”他问叶明净,“对这《关雎》可有见解?”

叶明净想了想,问:“荇菜好吃吗?”

四位伴读同时傻眼。

廖其珍开始觉得承庆帝有些不靠谱。六岁的xiao女孩能懂什么《诗经》?

然后就讲到《卷耳》。

里面有两句“我姑酌彼金罍,唯以不永怀。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齐靖和薛凝之想到了听闻六皇子死讯时他俩的心情,就心有戚戚。

叶明净一脸无所谓:“骑马喝酒很危险的。”

廖其珍气的脸都要变形了。用力合上书:“今天就到这里”怒气冲冲的离开了教室。

四位伴读互相看看,第一次觉得太傅可怜。

孙承和回头对着江涵xiao声嘀咕:“廖太傅讲的还不错,我觉得比《论语》有意思。”

叶明净当做没听见。微笑着翻开书,平静的挽起袖子磨墨。

唯以不永怀,唯以不永伤。

哪有那么容易。除非就这么醉死掉,不然酒醒后,会更加痛彻心扉。

她和白鸿喝光了那房子里所有的酒。该来的依然要来,该走的还是会走。什么改变都没有。

她才不要借酒消愁,永远也不要

廖太傅再次找到承庆帝,汇报《诗经》感化任务失败。

承庆帝便在晚饭后的谈心时间里问叶明净:“上书房的课目中,净儿最喜欢哪一科?”

叶明净道:“女儿最喜欢林学士讲的《史记》。”

承庆帝沉淫片刻:“林珂讲到哪里了?”

叶明净道:“讲到尧禅让了帝位给舜。父皇,尧真的是心甘情愿禅让的吗?如果禅让才是顺应天意,那么,为什么禹没有禅让,而是将帝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呢?这样一来,尧和舜的后代,不是世世代代都是禹后代的臣子了么?而禹的后代也没有遭到上天的惩罚呀?”

承庆帝很欣慰,momo她的脑袋:“净儿会自己想问题了,这很好。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这个问题,你问过林珂吗?”

叶明净摇头:“净儿没有问任何人。他们又不是皇帝,怎么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承庆帝非常高兴,感叹道:“净儿真的长大了。没错,有些问题,不是书本上讲的就是正确的。父皇就和你说一说禅让到底是什么。你要记住,父皇和你说的话,你只能记在心底,不能说出去。”他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说出去就会大祸临头,记住了没有”

叶明净神色严肃,用力的点头:“我绝不说出去。”

承庆帝看了她一会儿,确认了她很认真后。缓缓的开讲:“帝王之术,在于制衡之道。平衡一旦被打破,皇权就不再稳固。禅让,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之事,成王败寇,胜利者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