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0 章(1 / 1)

这个明星有点闲 乾家小孩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多次了,每一次他来这里的时候,都是心情愉悦。

但今日,他却觉得这里格外冰冷。

周刚开始准备将笑笑工作室的股份尽数转让给林寻了。

自从林寻退出笑笑的管理,笑笑的发展就开始走下坡路。

这也不能怪周刚,周刚对脱口秀这一块,真的是没任何想法。

他一开始想把笑笑打造成一个以内容为核心、培养艺人的经纪公司。

毕竟,当下这个社会,艺人是最赚钱的。

爽这个计量单位了解一下。

周刚对娱乐圈也是有所了解的,那个司徒小姐一部戏就是半爽。

这个价格,放眼整个娱乐圈,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像赵小姐的价格,那就是稳定在一部电视剧一爽的价格。

所以说,这一次赵可也肯以那个价格出演“那些年”,真的是超级良心价了。

可惜啊,预想是美好的,发展结果却是残酷的。

笑笑培养出来的艺人,和真正的明星,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里所指的,纯是商业价值。

而且,脱口秀这个表演形式,和影视表演有很大不同,脱口秀是会输出一定的个人观点。

有一些观点,许多观众并不认同,所以总会引起很大的争议,甚至各种辱骂。

一些心态差的脱口秀演员,都被骂的抑郁了。

当然,心态强大的,甚至敢于跟网友们打嘴炮的,还是获得了丰厚的收入。

但这样的发展态势,根本满足不了周刚的野心。

周刚做了个简单的计算,他笑笑里面最赚钱的艺人,一个代言不过001爽。

整个笑笑整年的总营业额,不过03爽。

再扣除运营成本,一年赚不到02爽。

和星月接近1爽的年利润比起来,太不值一提了。

而且,星月的业绩还在上涨,林寻的目标是一年做到两个爽。

倘若真做到了这个规模,那星月放眼全国,都能算是佼佼者。

再加上,阿寻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影视创作上。

一部“初恋”让啊寻赚了三爽,接下来这一部,估计也会有三到四爽的入账。

周刚觉得他和啊寻在娱乐行业的眼界、布局能力差距太大,索性想着全盘退出,先度过当前这个难关再说。

刚从victor回来的时候,周刚的发展计划是,入股阿寻的某个影视公司,靠分红吃饭。

可惜,债务太大了,就算变卖所有的资产,依旧填不上这个窟窿。

周大少就这样在他计划之外地沦落为打工人了。

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周刚走进了办公室。

星月众人很快了然了,这绝对是来体验生活了。

陈要也没多解释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他将会对这位小周总发号施令。

恩,属于他陈某人的幸福生活,兴许要开始了。

之后几天,林寻派出专业人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手了周刚手中的全部股份。

周刚心疼不已,道:“阿寻,你拿走的,是我过去几年的心血啊!” 林寻摊摊手,“那我不要了?” “我特么不是这个意思。”周刚极其愤怒。

林寻一本正经,“抱歉,你应该了解我这人因为太过严肃认真,从而显得有些木讷。” 周刚:??? 周刚突然想起,在认识林寻之前,自己是一个何其老实的孩子? 这几年的变化,绝对是被啊寻给污染了。

周刚不知道的是,当他林寻提出要收购他手中的股份时,公司管理层大多是反对的。

他们觉得,星月完全有能力用更少的钱去复制一个笑笑工作室,所以何必花重金去买一个? 有个管理层说,笑笑唯一宝贵的,可能也就是那位女总监了。

他所指的,自然是刘翠萍女士。

“若是其他公司,想要挖走刘女士,那几乎不可能。

但我们星月,却是不同。”那个总监自信满满道。

“有何不同?”郝瑶不懂了。

她对刘翠萍,也是有着诸多好奇。

那个总监道:“那位刘女士对我们林总,可是深为敬佩。” 嗯会议室里诸多管理层的眼睛,一下子特么全亮了起来。

这刘女士据说四十多的人了没想到我们林总和这个年龄段的女士竟然还有故事? 果然,牛逼人物的口味,一般也很是牛逼。

第三百六十一章 感谢曲断

众人的目光,如火,如雷,如剑……直直射在林寻的身上。

林总真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啊! 郝瑶愣了愣,她当了林寻这么多年的经纪人,从未察觉到林寻好这一口? 等等——她比林总大了十来岁,这个年纪差距,对林总来说会不会也是一种诱惑? 这么多年的相处,她对林寻是没有任何想法的。

因为一直以来,她都把林寻当做一个不听话的弟弟来看到。

如今想来,和弟弟谈恋爱?这特么真是又刺激又期待啊! 林寻岂会看不出众人的心思,冷笑一声,道:“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能影响刘总监的决定。” 林总,相信自己,你可以的……大家心中道。

“嗯,至于收购笑笑,我很早就有这个计划了。”林寻正色道,“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但我应该不会改变我的想法。” 这特么不就是独裁么? 但这公司就是林总的啊,没办法啊! 陆盘其实很想说些什么,但后来又觉得没必要。

上一次的事,已经给了他足够的教训。

这段时候,他在公司低调了许多。

他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跟林寻作对,没有胜算的。

他积极做事——且只做分内事,拿属于自己的那份报酬就好了。

…… 大家一瞧,连陆盘这个“反对派”头头都这般安静了,他们何必跟林总继续抬扛? 其实林寻并非一个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在公司的很多决策上,他都会集思广益,斟酌良久后才会做最后决定。

但在一些事情上,林寻会相当固执,比如之前林寻决定投资一个做“盲盒”的公司。

对于这个投资项目,公司诸多精英人士都表达了不看好的意见。

“盲盒”的商业模式简单得不像话,唯一特殊的,是带有一点“赌博”的性质。

仅凭这个,就能征服市场,俘获玩家?呵呵……诸多精英人士表示,多年的教育积累告诉他,这个模式绝对不会成功,就算成功了,也仅是昙花一现,兴许能融资一两波。

但终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死掉。

对于精英们的这个观点,林寻倒也没有全盘否定。

这个模式是否会长久? 这得看“长久”这个词如何定义了? 百年企业?或者活几十年?林寻也觉得很难很难。

但融资一两波后就死掉?倒也未必会这么快。

林寻认为,这个模式的佼佼者,未必不能撑到上市那一天。

而只要上市了,林寻投资的目的就达到了。

…… “那些年”定档的时间终于下来了。

这段时间,新龙宣传得可谓是如火如荼,林寻看到这个阵势,都有点怔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