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3 章(1 / 1)

无限至尊直播系统 君落七月 2000 汉字|3 英文 字 4个月前

的时候父亲有些严肃。

  母亲一愣:“富二代?”

  子墨说道:“这个,他和我讲过。这些都是他赚的钱。至于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

  “今天学校聚会,应该是他出的钱。而且大家都是坐法拉利去的,几十辆。”子墨说道。

  闻言,父亲说道:“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钱,一个这么年轻的人,怎能会有这么多钱。”

  “法拉利一辆多少钱,你随便上网查一下法拉利。都能查多少钱。”

  “可是你说几十辆,这是个什么概念。哪个年轻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

  子墨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可是,我喜欢的是人。和钱有什么关系?”

  这次轮到父亲沉默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父亲才开口道:“行吧。既然这样。那你答应我,在大学没毕业之前,不要越界。”

  母亲看白一眼父亲说道:“你怎么跟女儿说这个。真是的。”

  “孩子也长大了,我不希望她以后看错了人。”

  子墨说道:“不会的。我相信他。不管他未来如何,我都愿意和他在一起。只要他不嫌弃我。”

  “所以我也要让自己更优秀,才能配得起她。”

  “我先回去房间呢。高考成绩最近快出来了。不过我上次已经同意去清大了。”

  女儿走回了自己房间。

  而两人相视一笑,但愿女儿遇到一个好人吧。

  ......

  高考成绩下来了。

  果然如同刘三预料的一样,考上了清大。

  而且是以全部满分的成绩考入的!

  整个江北第一高中大门口就直接挂着一条红色横幅。

  热烈庆祝我笑刘三同学获得高考状元,全科满分的成绩被清大录取!

  在学霸这方面,刘三非常有自信。毕竟曾经自己就是一个学霸。

  成为学霸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因为当时家里穷,除了读书改变出路以外。其他事情对刘三来说,非常困难。

  做生意需要资本与人脉,这些在当时的刘三眼中根本是不可能的。

  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刘三也眼界也越来越高。

  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东西,看到的东西也就越大。

  这一天,刘三打电话给子墨:“子墨,九月中旬大学才开学。我们还有两个月时间,之前你和我提的慈善活动。”

  “可以利用这两个月,尝试去做一些。”

  子墨在电话听到这消息,笑了笑:“好啊。我们去哪里?”

  “先回我老家一趟。我老家也有个地方比较贫穷,一直没有发展。现在有钱了,倒是可以做做。”刘三说道。

  她笑着说:“可以。随你。什么时候出发?”

  “随时都可以。我有私人直升机。”刘三说道。

  子墨:“......”

  “那个,我老觉得,额,这样是不是。”子墨觉得这样很容易让人说闲话。

  刘三与子墨相处了有一段时间,也很了解:“嘴巴长在别人身上。要喷要黑,冲我来。”

  “我的女人,就一个字,买买买!”刘三说道。

  子墨噗哧一笑:“哪里是一个字。明明是三个字好吧。”

  刘三说道:“三个一样的字,不就是1X1X1=1吗?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字。”

  子墨没好气的说道:“行吧。我和我爸妈说一下,下午去怎么样?”

  “可以。没问题。那我们就去那边一趟。我让助手准备一下直升机。”刘三笑道。

  挂断电话,刘三也有些期待这次的慈善活动。

第五百三十五章 董家村

  直升机很快来到刘三所想去的地方。

  可刘三这个人基本很低调,就像之前与子墨相处的那一年。

  如果不是毕业那天,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刘三这个人除了学习成绩出色以外,还有如此有钱。

  与一般的执夸子弟不一样。

  “快到那个村了,你们放我下来。”刘三提前打招呼下直升机。

  驾驶员点点头:“好的,刘总。有事打我电话。”

  刘三说道:“你的号码我已经存了。到时候需要你,就会叫你。”

  很快,刘三与子墨下了直升机。

  两人带的东西并不多,主要就是衣服而已。

  子墨穿得很简单,但是却给人非常清新的感觉。牛仔裤把腿部的美线勾勒出来。一件T恤倒是如荷花般承托出出她的美貌。

  “这里是?”子墨询问道。

  刘三说:“这是董家村。是在湘省比较穷的一个地方。这里的人上学和交通都不方便。”

  “除了这里,还有我们还会去别的地方进行投资改善。”

  “不过因此,我们需要考察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钱的原因,好办。如果是别的原因,那就另说。”

  刘三说这话的时候,眼眸看着董家村。

  董家村自己是来过的,那时应该是在自己十岁左右。与外公来到这。

  当时这里是有一个外公的好友,所以跟随外公出来。也当是游玩。可这个地方太过贫穷。

  小孩上学需要走上好几个小时,通常天没亮就已经开始走了。常规的车开到这,也有点难。

  地面坑坑洼洼。刘三以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外公会认识这里的人。带自己来这里。

  现在想想,也许外公也许是过来做点什么事情的。毕竟有时候一出去就是半天。

  都是想致富,先修路。路太难走,又多弯道,再加上坑坑洼洼。很难发展。

  董家村,来了外人,周围的人一下就知道。

  毕竟这地方平常很少有外人来。

  “你们来这干啥子?”一老婆子蹲在路边用盆洗衣服,用方言询问。

  那盆水似乎已经很脏了。看样子洗过好几次。

  “打听个事,请问您知道董智住在哪里?太久了,我不记得住在哪了。”刘三询问道。

  老婆子勉强听懂:“你说董智啊?右手边拐角第六个房屋就是了。”

  子墨笑着对老人说道:“谢谢。”

  “你媳妇真有礼貌啊。”老婆子说道。

  子墨脸色一红。

  刘三扫了扫头,牵着子墨的手离开:“谢谢。”

  两人来到一间木屋旁边,这边的房屋都是同墙而建。没去过一些经济差点的农村可能不知道。

  在农村有不少共墙建筑。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假设建造一个房屋是正方形。

  那么共墙的话,相当于有一条边是共用的。

  再简单点,画两个贴在一起的正方形,有一个边重叠。就一目了然。

  这样做可以节省一面墙的成本,农村许多地方都是这样建设。可这样一来。

  问题也就出来了,房屋拆迁就更难。因为有一面墙,既是你家的,也是我家的。

  你要拆必须经过这一排墙体的人同意,只要有一人不愿意,都不能拆。

  否则,周围的房屋都建起来,没同意那家房屋不是倒塌就是缺一面墙,漏风。

  所以整改工作也特别难进行。可谓是有得必有失。

  在刘三眼前的这间小屋就是共墙而建,旁边连着好几户人。

  咚咚咚。

  敲了敲门。

  “请问董叔在家吗?”

  敲了好几声都没反应。

  “不用敲了。他不在家。在学校。估计还有一个小时就回来了。”旁边有一个农妇说道。

  刘三诧异道:“学校?”

  “对啊,你不知道吗?他是老师啊,这个点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