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晚上, 月考成绩出来, 老何拿着成绩单背着手走进教室,笑眯眯道:“这次考得非常不错, 啊,然后那个竞赛成绩也出来了, 也可以, 咱们班数学、物理也在省联赛里取得了好成绩, 两个一等奖、七个二等奖, 还有一些同学是三等奖。”
老何拿着成绩单,让课代表抱着试卷,一个个发卷子。
他一张张报成绩, 大家就像受刑一样,面如菜色。
好不容易,手上只剩下两张卷子了, 何老师:“许卿,130, 考得不错。”
像语文一般很少有人能考一百三十以上,一百二十几分就算很不错了, 主观题和作文,有时候还要看阅卷老师心情,很难拿到高分。
何老师报完分数, 大家都用钦佩的目光看向许卿。
何老师也笑道:“确实考得不错, 阅读题答得很好, 基本就是标准答案了。”
金远捧场道:“老何, 那这是语文单科第一了吧?”
何老师却笑而不语,在许卿领完试卷后,又拿起一张:“景鲤。”
大家哗然,因为完全把景鲤忘了,她的竟然还没发。
何老师:“这个作文啊……”
他拖长了音,好像不知道该做出怎样的评语,弄得景鲤都紧张起来了。
大家也都伸长了脖子。
“作文到底怎么了何老师,你爽快点嘛。”
“就是啊,怎么还吊人胃口?”
“跑题了吗?”
跑题了所以要单独抓出来批评一下?
大家不免躁动,何老师却还是慢悠悠的:“给你们印了这次作文的范文,来,课代表先发下去。”
他又拿出一沓纸。
范文陆续发下来,上面是许卿还有一个文科班女生的作文,满分六十的作文都拿了五十四分。
景鲤先欣赏了许卿的文章,小声道:“写得真好。”
许卿的文一贯辞藻华丽,引经据典,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她刚说完,前面金远回头冲她竖了个大拇指:“写得真好。”
景鲤与有荣焉道:“你也觉得许卿写得好吧?”
金远:“她是写得好,但是你……”
他还没说完,何老师已经在台上道:“这次作文最高分是景鲤,作文差两分满分,至于为什么没给满分,那当然还是有一点不足之处的,总之经过语文年级组各位老师的商议,最终只给出了五十八分。景鲤还可以再提升提升。总分是141分,年级单科最高分,也刷新了咱们学校语文最高分的记录。来,景鲤上来拿你的试卷。”
景鲤完全不敢相信她的语文竟然考得这么好。
班上众人也不敢相信,一个个都张大了嘴瞪大了眼难以置信地望着景鲤。
要知道学校老师在看卷的时候是会压分的,尤其像作文阅卷这种自由心证的,一般不会随便给这么高的分数,这得好到什么程度了。
大家纷纷翻到范文纸背后,找到了景鲤的作文。
何老师在台上总结:“景鲤的作文,很有深度,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一针见血,既能引经据典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能结合时事紧跟潮流。平时应该没少看书看新闻吧?”
景鲤创业,为了紧跟时代,自然会多关注新闻,至于课外书,她也一直没有落下,《红楼梦》她都悄不么地看完了,还看了一些红楼的解析书。
这晚自习上的,大家对景鲤又有了新的认知。
金远对景鲤更是钦佩不已:“我真是服了你们俩了,怎么做到的,一个上课看课外书还能考第一,一个每天忙着创业也能考年级前十。”
下了课,大家也都对景鲤道一声牛逼,上个厕所都能收获一声牛逼,弄得景鲤还挺不好意思。
何老师没有继续公布总成绩,铃声打响后就走了。
第二节 晚自习,何老师再次进教室:“好了,这次来公布总成绩,总共两个排名,一个总排名,一个理科排名。总排名呢,还是咱们江景行第一,这没什么好说的,不过理科排名……”
何老师又开始卖关子。
底下有人道:“老师,不会许卿超过江景行了吧?”
何老师却道:“我先总结一下这次考试的情况啊。总体来说,题目难度中上,大家好好考,肯定还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有些同学啊,心思飘啦,不知道在想什么,退步这么多,别忘了到高三还有一次班级变动,不是说你现在在122班,就什么都稳了。”
于欣坐在许卿后方,小声道:“何老师没否认诶,会不会是你真的超过江景行了,理科排名都能超过江景行,许卿你也太可怕了吧。”
许卿也小声回道:“应该不会吧。”但是她心里也免不了期待,她这次发挥确实还可以。
何老师在上面摇摇头:“行了,我也不说多了,来,成绩单贴后面去。”老何把成绩单交给班长。
他背着手,又道:“这次,咱们班排名情况变动很大,有些同学退步了也不要灰心丧气,继续努力,考个好大学还是没有问题的。”
班长一路往后走,被林为仪伸腿拦了一下:“理科谁第一?”
班长做了个口型,气声说了两个字。
看明白后,林为仪那一片嘴都张成了O型,没听到也没看到的,看到他们的反应,当即一个个趴过来问:“谁啊?”
等问明白后,都不可思议地望向教室里某个方向。
“真的假的,也太牛逼了吧。”
“语文考那么高,分数肯定啊,总排名估计就是文综拖后腿了,之前不也是……”
“这是什么变态,谁还记得她当年考多少分来着?”
……
教室里蚊蝇般嗡嗡声响,议论纷纷。
何老师在上面大道理讲了一堆,终于想起来关子卖了好像就没接起来,又慢悠悠道:“先说说这次总排名,江景行第一,总分1021分,九科啊,其中数学、物理、生物都是满分,化学、英语差一两分满分,就是语文和文综拖了后腿,考的不是很好。”
这还叫不好,江景行语文也是考了一百二十多的。不过这样都拿不到理科第一,那拿第一的那位也太可怕了。
“理科第一到底是谁啊,何老师那语气不是江景行吧?”
“许卿?肯定是许卿了吧,许卿成绩很稳定的,她语文又考得好。”
“我怎么觉得有可能是匹黑马。”
何老师压了下手,示意教室安静,继续道:“第二名……新同学,明溪,总分1011分。”
这无异于一个重磅炸弹。
“卧槽新同学这么牛逼?”
“所以理科第一是新同学?”
“成绩这么好,怪不得能进咱们班。”
“许卿这次居然不是第二名。”
教室里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大,景鲤对明溪笑道:“你好厉害啊。”
明溪却并不怎么高兴:“我每次放假都在补课,我却没拿第一……”
金远笑道:“要想从江景行手里拿第一可不容易。”
景鲤安慰她道:“你应该是理科第一了吧。”
明溪却摇摇头:“我理科是什么水平,我自己心里有数的,我考不了江景行那么好,语文和他差不多,不可能超过他。”
说话间,何老师再次慢悠悠吐出了一个名字:“第三名,景鲤,1010分,和上一名就差一分。”
教室里这次直接喧如闹市场。
“那理科第一不会是景鲤吧?她语文分数那么高。”
“卧槽,要真是景鲤就好玩了。”
“许卿呢,许卿这次连第三都保不住了,太惨了吧?”
“各位老铁,我只想说,景鲤牛逼!”
何老师拍了拍桌子:“好了别吵了。这次第四名呢,是许卿,1005分,不算退步,只是大家都在进步,所以许卿啊,不要觉得难过,也不要灰心丧气,要继续加油,老师相信你,你是可以的,知道吗?”
许卿垂着头,闷闷地点了点。
景鲤有些担忧地看过去,只看到许卿几乎趴在桌上的背影。
她的同桌拿了第二也闷闷不乐的样子,拿着笔在草稿纸上无聊地乱画。
景鲤虽然进步了,也感受不到什么开心的情绪。
何老师报了年纪前十,全在他们班,前十个,除了江景行、林为仪,全是女生。
金远:“你们这些女生还要不要我们男生活了。”
周围男生听到了,也是丧得不行:“还好还有江景行顶在前面,不然咱们男生输得底裤都没了,给点活路吧姐姐们。”
另一个男生:“江景行也不行了,大神也被拉下神坛了,忘了理科第一不是他了吗?”
男生还在垂死挣扎:“何老师也没说就不是他啊,万一只是卖个关子呢……”
还没垂死挣扎完,何老师已经开口:“现在来说说理科排名,咱们这次理科第一啊,也有了点大的变动。所以说嘛,江景行那个第一也不是那么不可撼动,江景行,你说是不是,当初你可是跟我承诺过的啊,要是掉下第一你是不是认罚?”
江景行一脸漠然。
何老师满脸没趣:“第一名,景鲤,724分。”
班里像被引爆了一颗核弹,个个惊得人仰马翻。
“学神终于被拉下了神坛,新的学神诞生了兄弟们,就是景鲤啊,我只想知道她怎么考的。许卿废了那么大劲,追了一学年都没追上,她来咱们班第一个月就赶上了,这是什么样的变态?”
“她主要语文考得好吧,但是语文考这么好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江景行语文也没和她差太远,其他科目还那么多满分,景鲤其他科目应该也考得很好。”
“以前是江景行,我欲问鼎天下,试问谁与争锋!现在可与他争锋的那个人终于出现了,还是他女朋友,不知道他现在作何感想?我好想采访一下他。”
……
何老师在台上又是拍桌子,又是比手势,又是喊安静,花了好一会功夫终于控制住了场面。
“行了,还没说完呢。景鲤,理科各科分数都还不错,数物生也是满分,化学比江景行低一分,九十七分,英语和江景行差的有些远,江景行是149分,她只考了136,差了13分,加上化学低的那一分,差了江景行14分。但是,我还没说完,江景行语文127分,刚好,也差景鲤语文14分,所以……”
“所以,两个人是并列第一。”
底下机智的122班同学飞快抢答。
何老师淡定而又窃喜地嗯了一声,在场面一度失控的情况下,总结了后面的名次,这次许卿是第二名,总分701,明溪第三,总分699,前十还是有六个女生,第一是景鲤,江景行虽然保住了第一,但还是第一次和别人并列。
总结完月考成绩,班里很躁动,何老师忍着手麻,再次拍了拍桌子:“这次省联,咱们源市只有两个一等奖,就是奥数的两个一等奖,也是江景行和景鲤。行了,你们自习,江景行、景鲤跟我来。”
景鲤起身往教室后走的时候,班里同学的目光中都满溢景仰之情,那种钦佩、艳羡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都化作一声声牛逼。
这可是和江景行并列神坛的女生,讲不定哪天就篡位了,江景行就被扔下神坛了。
江景行比她快一点,走到教室门口了,脚步微顿,回头看她。
景鲤快走两步,和他并肩出了门。
时刻关注着他们俩的同班同学,又被暗戳戳喂了一口狗粮。
后知后觉:“这你妈学个习还要秀恩爱,连成绩都秀恩爱,这难道就是学霸的爱情?”
这也是随后知道景鲤和江景行考了理科并列第一的众一中学子心中的疑惑。
贴吧里,J同学和L同学再次刷屏。
这次,大家站在友好、崇敬的角度,怀着满心不解,客观理性地发出了自己的疑问,并进行了深刻、专业的交流和探讨。
“想必这就是学生时代最高明的秀恩爱方式了,和你考一样的分数,拿一样的名次,共同进奥赛决赛,多么励志的青春,多么美好的爱情,啊!”
金远把这个贴子转到了群里,并强调:“多么励志的青春,多么美好的爱情,啊!”
林翼:“经过我百折不挠地追踪,锲而不舍地采访,江景行终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和女朋友并列第一爽不爽?”
林翼:“他的回答是,还可以。”
乔震:“有些人嘴上勉强说着还可以,心里其实早就爽翻天了。”
胡意林:“我妹厉害啊,奶奶说回去奖励你大餐。”
林为仪:“厉害。”
金远:“我想取取经,景鲤是怎么做到在时刻忙着开分店的情况下还一边学习拿第一的?”
林翼:“你傻了吧,江景行看中的人不得和他一样,课堂上不听课看课外书的人怎么拿第一的,你怎么不问?”
林翼也是到这个学期和江景行同桌了,才知道江景行的可怕之处。
金远忏悔:“我错了,我问了废话,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对不起。两位天作之合,天生一对,我等凡人还是不要知道幕后真相好了。”
乔震:“下次再考个并列第一呗,总排名也来个并列第一。”
景鲤终于冒泡:“谢谢大家看得起,不过我会争取下次超过他。”
金远:“可以可以,小鲤我完全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乔震意味深长:“我相信小白是肯定很愿意让你压的,小鲤,哈哈哈。”
林翼:“@江景行。”
乔震:“我什么也没说,溜了溜了。”
没一会群里话题就歪了。
、
奥赛决赛最终只有江景行和景鲤两个人入围,物化生奥赛全军覆没,许卿也只拿了个二等奖。
老何喊江景行和景鲤去办公室,就是为了讨论要不要继续考下去,继续考就是进省队,再参加十二月份的冬令营。
老何着实没想到他们俩表现都这么出色,九月份联赛一、二试的成绩都很优异,这次成绩出来,直接入选省队,而全省才不过三十一人。
何老师道:“以前也不是没有在省联赛里拿一等奖的学生,但是拿到一等奖又怎么样呢。去参加CMO,那难度和现在又是天差地别。”
何老师喝了口茶:“我不瞒你们俩说,全省一等奖其实有八十多个,能入选省队,说明你们俩很优秀,但是景鲤其实很勉强,你刚好挂在那个尾巴上,你知道吗?”
景鲤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了:“那我不继续考了?”
何老师又看向江景行:“你呢,你还想考吗?老师知道你脑瓜子好使,但是CMO也没那么容易。全国几百个学生挑三十个出来,只有进入国家集训队,还要在这里面尤其优秀,才有可能直接保送清华北大。奥赛啊,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现在你们已经可以加分了,就不要再执着了,好好学习。以你们俩的实力,自己扎扎实实学,也是可以考上清华北大的,没必要走这个捷径,况且这还不是捷径。”
景鲤觉得何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她自己几斤几两,她心里还是有数的,但是说到江景行她就不服了。
她道:“老师,江景行的名次应该挺前的吧,不然让他去试试吧。对他来说,就算去参加奥数冬令营应该也不会影响平时学习的。而且老师,其实我也有点想参加……”
何老师瞪了她一眼:“你是没经历过不知道这其中的艰难,行,我这刚好就有CMO的题,让你们刘老师给你们找的。给你们三天时间,能给我做出六十分来,我就让你们去,允许你们讨论,但不可以直接上网查答案。”
他显然早有准备,拿出冬令营的题来,就是为了打击这两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生,让他们老老实实坐回教室,好好上课。
江景行却道:“不方便讨论。”
何老师不解:“怎么不方便讨论?”
江景行面不改色:“我需要和景鲤同桌换座位,或者景鲤和林翼换座位。”
何老师气笑了:“你个臭小子打的好主意。”
他说着要抢卷子:“不方便讨论就不方便讨论,不许去了,还敢和我提要求。”
江景行却把手背到了身后,正色道:“如果我和景鲤都保送成功了,何老师,你不会后悔今天为我们换座位的。”
何老师抢卷子的手一顿,不可思议地看向江景行,内心想的是,这臭小子怎么还是这么狂。
而江景行漠然道:“可以先只换三天。”
、
星期一早自习,所有人到齐后,何老师板着脸把一张纸交给班长:“新的座次表抄到黑板上,尽量在早自习之前换完座位。”
说完何老师走上讲台:“以后一个月换一次座位,按大组从左往右轮换,小组从后往前轮换,想换同桌的,可以和我来说,没说就这么坐着。”
有些班一个月换一次座位,但是老何懒,几乎没这么做过,经常只是微调,这怎么突然变卦了,还这么大动干戈。
班长拿着座次表一头雾水,等接触到某两个挨在一起的名字时,却不由睁大了眼。
当座次表一一列到黑板上,班里众人也不由发自内心地骂了一句“卧槽”。
学霸就他妈有特权啊。
景鲤眼看着两个名字挨在了一起,不禁默默低下了头。
何老师这么大动干戈,连夜排出位置,把所有人座位都打散了,甚至还安排了男生和女生一起坐,应该只是为了掩盖他的最终目的,让景鲤和江景行同桌。
但是景鲤只觉得,这样好像更明显了,反而有种掩耳盗铃的感觉。
明溪考得还不错,却一直很消沉,在看到座次表的那一刻,眼睛却亮了。
她俯身趴到座位上,侧脸对景鲤笑道:“我看了一下,全班只有五对同桌是男生和女生混搭,你和江景行,我和林为仪,许卿和金远……老师是故意的吗,故意把我们安排到一起,是想试出我们是不是在早恋,以便抓到证据一网打尽?”
景鲤:“……”
其实本来老何是完全不同意换座位的,但是江景行也没和他一直争执,只请求最后一节晚自习留在他办公室做题。
最后一节晚自习四十五分钟,时间当然不够,但是江景行只花了半个小时就做完了一道冬令营的题,表现得游刃有余。
景鲤在旁边安安静静的,也做了一小半出来。
这些题目对她来说,难度确实有些大了,但是让她慢慢磨,也能在一个小时内写出一些东西来。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以她现在的水平,去考CMO就是闹着玩的,估计到时候题都看不懂。
江景行并不催她,直到下课铃声响了,他才问道:“给你讲?”
景鲤默默点了点头,她思路有些卡,强行做也做不出来。
此时刘老师已经过来有一会了,对江景行发自内心的赞赏,闻言道:“行了,这题目对景鲤来说确实有难度,一时半会讲不明白的。”
江景行却没搭理他,拿过笔,开始给景鲤讲题。
他尚是头一次,一道题讲得无比细致,把景鲤写出来的步骤划出来,告诉她思路不对,进入了误区,这么做下去并不能得出结果,又重新为她解析了一遍题,笔点到函数图上,刚要说,这里画辅助线。
景鲤却已经灵光一闪:“我知道了。”
江景行嗯了一声,目光落到她清秀的侧脸上,扬了下唇。
两个老师没忍住互视一眼,确定没有看错江景行的表情,自豪、欣慰还有欢喜,几乎溢于言表。
景鲤虽然懂了,但是做得慢,花了半个小时,才做到一多半,但是步骤基本对了,而且江景行也没给她更多的提示。
时间实在不早了,何老师也算是认清了这两位学生的实力,尤其是对江景行又有了新的认知,他现在算是确定了,景鲤对江景行的吹捧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认可。
何老师在景鲤奋笔疾书打草稿的时候终于还是妥协了:“行了,既然你们俩执意要参加,那老师们也只有好好支持你们俩了。”
景鲤不免松了口气,她就怕何老师一直拦着,拦她倒是没什么,她想让江景行去参加。
现在何老师松了口,她也能一起参加,景鲤觉得还是可以试试的。
但实际上,景鲤还是把一切想得太轻松了。
一中是没有奥赛培训班的,也就是说,就算过了复试入选省队,也很难在自己努力的情况下参加冬令营取得好成绩。实际上,全省入选省队的学生,基本集中在省会吴市的三个学校,连昌市都只有一个学生入选。
而那个学生最终放弃了这个名额。
这些,都是刘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给他们资料时说的。
刘老师还有些赧然:“你们能靠自己努力拿到省一还进入省队,我和你们班主任也想着,不然还是让你们去拼一把。江景行有希望,景鲤你呢,有潜力,你们互帮互助,老师也会尽可能给你们帮助。尤校长知道你们进了省队,还想继续考,已经联系了吴市那边的朋友,看能不能要到那三个学校的集训资料,尽力让你们也能在冬令营取得好的成绩。”
吴市毕竟是省会,省会城市的师资力量自然不是这些小城市学校能比的,吴市那三个学校的集训班,甚至会请大学老师作为教练员对学生进行指导,必然比学生自己研究要强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每年进入冬训营的基本都只有省会的学生,能被保送的学生也基本集中在省会学校。
吴市一年能考上百个清华北大学生,昌市能考八九个,至少也有四五个,而源市至今,却一个也没有。
江景行是何老师看到的希望,源市的希望,现在又多了一个景鲤。
他其实很不想让两个学生参加冬令营,但是他也尊重学生的选择,就像当初江景行非要报奥赛,他最终还是同意了一样。
尤校长亲自送资料来班上的时候,也把景鲤和江景行叫到外面,当着何老师面道:“他们想报,想去体验,就让他们去,刘老师不是说他们有这个潜力嘛,那咱们当老师的就应该鼎力支持,而不是去拖学生后腿。”
尤校长也有一点感慨:“现在还是高二,你们就能在奥赛中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不错。上几届,最多也就过个一试,还是高三的时候去报的。在你们俩之前还没有出过能进省队的学生,这次昌市那边也才一个。我当时看到成绩的时候也在想,说不定你们俩啊,还真能创造奇迹。”
何老师笑道:“尤校长你就别夸了,这俩尾巴都翘天上去了,尤其江景行。”
尤校长拿着资料拍拍何老师的手臂:“厉害就要夸,憋着学生怎么知道自己做得好。你们也不要有负担,现在还只是高二,冬令营十二月份,结束了你们还有时间准备高考,老师相信你们,耽误这点时间不会影响你们什么,以后就算凭自己本事,也能考上清华北大的。”
这话里已经默认俩人只是去冬令营走个过场了。
说实话,就是景鲤也觉得自己是去走过场的,体验人外人的学习生活。
她最近做的题,比之前准备省联的题又要难上几分,每天下课没有别的时间,全在研究题目。
冬令营考两天,一天四个半小时,解三道题。
接触的题目越多,她越懂得,为什么一道题能解上一个小时之久,赶得上平时小测考一科的时间了。
她和江景行开始形影不离,上课、吃饭、赶路……就差上厕所睡觉也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