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9 章(1 / 1)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王者近水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场在那里,这总比自个从头开始搞产品开发来得快一步吧。

偷几个产品,救活这个企业,这个水平还是有的,王近之下定了决心,放手一搏。

一百七十六章 氢源之争

第二天,王近之正式在清旋合成化工厂办公室提交了入职表格。

“真的入职不后悔了?”

“真的,你替我把入职手续全办了吧。表格全部填写完成,你检查一下。”王近之催着办公室主任。

“还有主动投入鬼门关的,我就不客气地把你的名字录到阎王薄上去了。”办公室主任边开玩笑边给办理手续。

“小王的入职手续办好了吗,办好了叫他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正说着呢,金厂长也特意下楼来打招呼。

说是技术部门的会议,技术部只剩下两个实验员,都不是科班出身的,一个叫南民的,是从工人中抽调过来的,原来学的是机械,实验室干了倒有十几年。另一个叫谢云龙的年纪比较轻,因为客户的产品需要先进行小试验证,所以,从车间工人中抽调上来,专门做加氢验证的小试,在加氢上有很丰富的经验,但没有化工理论基础,其它的几个老实验员在这两年里因为企业效益不好,先后辞职下海打工去了。

“今天讨论的主题是氢源,你们都已听说了,我们的合成氨要停产,合成氨一停,氢气就没了,代表着我们的双氧水与加氢车间都要停产,我们必须要有氢源才能保证我们的企业生存,我想听一听大家的想法。”三人面面相觑,那两个不具备化工基础知识,什么也提不出来。

“小王,你来说一说,了解多少就说多少。”金厂长客气地招呼道。

第一天就问决策问题,这是工厂高层才能决定的事,一个入职才一小时的新工人,虽然昨天作了一个晚上的功课,可没任何职务谈论这个实在不合适。王近之迟疑了一下,没有发言。

“这只是技术部门的意见,不代表其它,大家畅所欲言。”金厂长鼓励着说。

在梅州做三乙胺产品的时候,用的是甲醇与氨水在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产品,原理就是甲醇裂解,中间可以生成一氧化碳与氢气,其它产氢方法是电解水,最原始的双氧水技术就是这么做的,电耗成本很高,后来被淘汰了,不可能走回头路,王近之接触过相应的催化剂,对成本有所了解。

“要不,了解一下用甲醇裂解法生产氢气,成本不高,我在梅州有所接触,技术上,教授与我以前也有联系。”王近之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个的意见。

“工业甲醇就是用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的,现在倒过来往回做,成本上吃不消,另外,甲醇有毒,工人进到眼睛里或被皮肤吸收,会瞎眼的,这个肯定不行。”金厂长根据自个掌握的资料,提出反对意见。

“由加氢产品的附加值来说,氢气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要紧的是有合适的氢源。”王近之列出一张成本表,氢气成本占了轻旋合成化工厂加氢产品成本的百分之一不到一些,完全可以忽略,客户看上的是高压加氢技术上的不可替代性。

讨论变成了王近之与金厂长两个人的意见之争,入职第一天就与入职的介绍人在技术上产生意见分歧,王近之十分郁闷。

“王工啊,金厂长的意见是你与政府领导有些交情,借助没有氢源工厂就得停产的理由,要拉你与他形成统一战线说服政府不要停止合成氨的生产,不然,这是技术问题,找两个实验员讨论干什么?有两个证明人而已。”下班后,会议的记录人厂办的陈主任提醒王近之。

一百七十七章 出差没钱

“不会吧,自个刚进厂,县政府层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金厂长是急厂之所急,他的主意也不能说错,用保留合成氨的方法保住氢源是一种比较保守但稳当的办法。”王近之了解金厂长的心思,无论是谁,站在他的角度看待问题,这都是选项之一,不能说错。

“就是因为求稳,我们轻旋合成化工厂错失了许多次的良机,最近的一次机会是五年前,政府的一个项目投资到我们这里,钱与人都由政府出,我们只是配合就行,那时,双氧水的行情很好,金厂长认为这个产品效益不明,我们只要守住现在的双氧水就行了,双氧水才是聚宝盆。结果产品落到其它企业,现在是欲哭无泪。”对于金厂长,陈主任是满腹的牢骚。

刚刚进厂,对于工厂的内幕,王近之一无所知,奇怪的只是技术部门为什么没有一个大中专毕业生。好奇心一起,还是向陈主任打听了一下。

“你来前的三个月,技术部门还有几个毕业生的,可是,因为没有什么事可干,后来就辞职的辞职,跳槽的跳槽。这些年,每年进来几个,跑掉几个,从没有留住过人。”陈主任如数家珍,派出了一串名字。

“技术员没事可做,工厂越处在危机时,技术员的活越忙才对,怎么会没事可做呢?”王进水奇怪的问。

“你向与你一起参加会议的两个伙计了解一下就清楚了,投资要钱,工厂为了节约费用,砍了所有的研发投入与分析设备投入,只保留了加氢代加工相关的分析仪器,实验室里大部分实验只靠硅胶板分析,并且硅胶板也是自个铺的。”

王近之想起了第一天到实验室参观的情景,真的看到过硅胶板铺板机,本来以为老一辈技术员靠的就是这个,习惯了,所以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回想起来,这个铺板机还是新的没几年,听到这里,王近之也有些吃不准自个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晚上得空,上了县府办杨主任的家里聊家常。

“小王啊,合成氨车间关停这是上级定下来的大原则,绝对没有商量的余地,不要说你我,就是县政府也没有这个能力改变这个结果,国大于家,省大于县,这没什么好说的,产量少于三万吨的合成氨必需关停,是政策,我们这个轻旋合成化工厂年产量不要说三万吨,连三千吨也保不住,距离最低限太远了,如接近三万吨,我们扩一扩产还有可能。再说,扩产能改变地方没火车,运输成本高的现实吗,金厂长太喜欢钻牛角尖了,不懂政治,一次一次地到县里要求,我怎么解释都不听。”杨主任表态十分明确,关停合成氨没商量,企业在这个路子之外想只法自救,想不出办法的,可能就面临着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