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前几天,王近之曾听操作工私下说过,因为酰氯成本偏高,王正林几次地受到胡董的责骂,为了降低成本,他们把报废掉的酰氯偷偷地进行碘回收,想把回收的碘投回到三碘异酞酸的制备中去,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回收来回收去,没得到多少回收碘,结果,把可利用物料给全部搞没了。
无可奈何,王近之只能硬着头皮组织了施华肖与陈霞明到酰氯车间进行盘库,为保证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向吴总建议后,又增加了赵定岳作为小组成员。
五百二十七章 部长辞职
盘库时,找遍全车间都找不到袋装的三碘异酞酰氯不合格品,王近之指着这个报表问:“账面上的十七点六吨三碘异酞酰氯不合格品到那儿去了。”
“装到油桶中了。”王正林尴尬地指着空地上排得严严实实的一排排油桶回复说。
为什么会装到油桶中,这事明显违反规定,有些莫名其妙,退一步说,这些油桶的桶口很小,由包装袋倒到桶中也极困难,出现这种现象,必有不为人知的情况。
赵定岳对包装桶进行取样,结果不是固体,而是固液混和物,这事就更显得古怪了,经过对操作工的调查,事态渐渐地明朗了。
自从九月份开始,酰氯能稳定地生产合格品,公司对车间进行考核,酰氯考核由起始原料5-硝基间苯二甲酸为出发原料,经加氢碘化得到三碘异酞酸,再经酰氯化,整个合成为一个考核单元。考核正式开始后,酰氯收率正常了,三碘异酞酸碘化收率却偏低,原因是碘化转化率低,得到的三碘异酞酸粗品纯度低,色泽差,需要经过甲醇溶解后再水析一次,提高色谱纯度,改善色泽,这么一来,成本超了,考核即将扣钱。
酰氯生产线气味重,毒害大,环境恶劣,本来就没人愿意去,加上一核算考核完不成,工人还会被扣工资,结果计算出来后,还没上报公司,被工人知道了,这下工人不干了,到他办公室威胁他,敢扣工资就拿斧头劈了他。王正林害怕了,无可奈何之下出了下策,通过多虚报一批在制原料的方式,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混过去了。本想以后会越做越顺的,谁知第二个月三碘异酞酸的收率与第一个月差不多,没什么提高。只有拆东墙补西墙地想办法混,保持工人不闹事。一来二去的,又虚挂了一批在制,总共有二批造假了。
造假是条不归路,两批虚挂在制的同时,其它入库批的收率也只能造假,把这两批的料补到了其它批次上,造成其它批次收率较高的假象。连续两个月了,第三个月是十一月份,公司年前预盘月,各部门会联合组成盘库小组,为年底盘库作准备,大家都是行家,再瞒下去是不可能的,在这么个前提下,王正林想了个办法,计划在不合格品中做文章,把不合格在车间内部进行回收碘,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降低三碘异酞酸制造成本,神不知鬼不觉地补上这个漏洞。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王正林模仿碘回收车间的工艺进行碘回收操作,按含碘量测算,可以回收粗碘七到八吨,实际上却只回收得到一点三吨,成本漏洞没补上,反而生出了无数其它的事情。
收到王近之的报告,吴总找到了王正林谈心说:′“其它不论,只论回收碘,八吨损失就是四百万元钱,如算上酰氯试车与三碘异酞酸试车,这三个月共给公司造成的损失超千万,你看这事怎么收场?”
怎么收场呢?吴总的潜台词十分明显,希望他自个提出辞职,相互之间保留脸面,人去账消,前事不再追究。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除了辞职已无第二条路可走,第二天,距离元旦还有六天时,王正林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
王正林辞职了,善后事宜转移到王近之身上,为什么只回收回来这么一点碘?二百桶母液反复检测了基本没碘,哪么,另外五六吨碘跑哪儿去了呢?车间没有任何相关的操作记录,王近之叫工人从头到尾演示了一次,发现一切都源自于一个操作失误,车间回收碘是常压蒸馏,而王正林却是减压蒸馏,碘会升华,全被真空拉到真空缓冲罐后进入废水池。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五百二十八章 政府津贴
一个小失误,三百万大损失,王近之把盘库表与调查报告放在吴总的桌子上。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最本质的技术原因找到了,吴总比较满意,顺手签了字后叫王近之送给方总签字后归档,这事告一段落。方总一看,立马说道:“这份报告调查不够彻底,退回去重写。”
王近之有些不服气了,说:“那么方总认为本质原因是什么?”
“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你只分析了法的因素,其它四个方面呢?”方总指了指GMP指导原则的书本说。
“调查组中有GMP成员,在我之前已组织过调查,查到根本原因了吗?人机料法环,走了个形式,看似面面俱到,实际上漏洞百出。要寻找本质原因,还得依靠这个。”王近之指了指自个的脑袋。
“我不否认你在技术判断上的能力,但企业管理不能只管线,还需要有面的概念,你与质管部一起把这报告完成了。”
争执归争执,气平以后,方总手机了质管部的张计,按人机料法环的大纲进行检讨分析。
人的方面,完全没有进行过碘回收的培训,负责人自个也没有碘回收的实操经验,操作细节上多处存在着失误。机嘛设备本身就不是供碘回收使用的,而是酰氯的生产设备,改造得通过机修又怕违规被公司发现,只车间机修草草地改了几个点,根本没到位。料是酰氯产生的可利用物料,与公司碘回收车间正在回收碘的母液成份完全不同,以前没做过这料的小试与中试。法更不用说了,工艺操作完全按公司碘化物母液套用,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地方。更严重的是公司从来没开出这样的生产指令,按公司想法,绝对是先找精制办法,实在找不到了,再作碘回收,现在被破坏了,再无精制可能。环的方面同样不具备碘回收的操作环境的,一回收后,整个车间墙体因碘蒸气而成标色。
报告公司高层讨论通过后,人人痛打落水狗,不断地加码。
当时,公司把力天作为生产分厂独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