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原料4-AA的价格高得惊人,一千克的釆购价达到二万元,一百千克以上的价格为六千元,双环母核千克采购更是达到六万元,与现在誓太灵的主导产品碘造影剂与左氧相比,简直是天价。
吴总略看了一眼,立即在釆购单上签字说:“产品开发进度第一,不要考虑价格,先采购三百克双环母核,一千克4-AA,其它原料也按这个要求配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这两产品合成出来,不久的将来,4-AA研发成功的话,会自己生产的,到那时,价格自然地会大幅度的下降的。”
培南类小试原料开始准备,周一强去了一次杭州,一周后,从图书馆里带回很多有关亚胺培南与美罗培南的外文资料,与公司聘请的顾问孙福云一起开始翻译。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四百六十六章 参于国标制订
想不到还有这水平,王近之与陈骨良十分开心,两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外文水平弱,现在,有人把这短板补上,查资料就方便了。
根据资料汇总,双环母核的路线报道不多,只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烯醇式的甲基化反应,引入β-甲基,然后水解,再与丙二酸单对硝基苄酯镁盐反应,延长碳链,形成羰基酯结构,再通过与叠氮盐发生重氮化反应,然后,在铑盐催化下经卡宾环合得到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优点是条件温和,容易制备,但是反应路线较长,收率不高,只有30左右。
另一条路线报道是采用手性辅助剂在四氯化钛催化下反应,引入β-甲基,然后,通过水解,以及与丙二酸单酯对硝基苄酯反应,延长碳链,形成β-羰基酯结构,再与二乙酸碘苯反应得到一个碘叶立德,最后在对甲苯碘酸催化下与内酰胺环上的氮原子发生环合,再经二苯氧基磷酰氯活化,得到β-甲基碳青霉烯双环母核。将环己酮和邻羟基苯甲酰胺反应,然后与溴代丙酰溴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双核母核。
技术资料是周一强查得的,自然有路线的优先选择权,他选择了报道收率比较高的路线二,熊伟安组承接了路线一,再次上报各种侧链与辅料。
新成立的碳青霉烯组辅料采购中,左氧组紧锣密鼓地在进行新车间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因为老车间主任阮森民是小学毕业,无文字组织能力,石一峰跟着李彪奇做了一个月的左氧,对这产品已经有所了解,编写车间资料的人手缺乏,石一峰又自告奋勇下车间。大学生愿意主动承担重任上一线的人不多,王近之自然乐观其成,所以,推荐了他到左氧车间担任工艺员。
公司同时提拨原班组长俞华树为车间副主任,阮森民、石一峰与俞华树三人成为车间领导班子,开始水试。石一峰干活有些拼,肯钻肯学肯吃苦,所以,很快引起公司领导的重视,自个力荐的嘛,王近之也感到脸上有光。
正在左氧车间,向石一峰交代水试的注意事项,林利勇手机通知参加一个紧急会议,说:“国家局在制订碘海醇国家标准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向我们公司求援了,你现在立即上小会议室。”
王近之一路小跑进入会议室中,只见徐龙川、卫诚、赵定岳等已在现场,一个个都脸红红的透着些兴奋,受到国家局邀请,参于碘海醇国家标准的制订,对企业绝对是一种荣耀。
林利勇介绍说:“本次碘海醇国标制定,国家局委托北京药物研究所具体负责,他们在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实施过程中,遇到了检测相关杂质A,即原料水解物,因与主峰较接近,用液相色谱有拖尾,所以,得用硅胶板进行点板对比。在爬板操作过程中,斑点总是出现偏差,具体什么问题手机里说不清,要求公司派人协助与解答。”
一听是检测方法问题,大家把眼光都聚集到了卫诚与赵定岳的身上,公司所有产品的分析方法都是他们俩指挥下开发的,出差北京与药检所,他们是责无旁贷的人选。讨论到最后,公司决定派他们进京与药检所联系,协助完成碘海醇国标的确立。
会议结束后,卫诚、赵定岳与王近之又小范围地作了协商,备齐了分析上可能出现的材料,如标准品,硅胶板等等,化学原料带上飞机,不是件闹着玩的事,万一作危险品被挡下,丑就出大了。
他们出差三天后,王近之手机联系了赵定岳,问道:“药物所的检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问题解决进度如何?”
小人物的医化三十年
四百六十七章 五朵金花
赵定岳手机回复说:“没什么大的问题,是杂质A标样爬出的斑点又浓又细,碘海醇爬出的杂质A斑点大但色泽淡,肉眼不好判断那个合格那个不合格,卫诚和我与他们交流了,用硅胶宽板爬,同时统一了硅胶板生产厂家与活化方法,现在意见已取得一致。”
取得一致意见就好,但愿不久后,碘海醇的国标能正式生效,门槛高了,挡住一些靠价格战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的投机者。誓太灵之所以能把碘海醇做大做强,并保持可观的利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碘海醇等系列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用到了树酯与纳滤,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有别于普通反应釜一搅就出来的医化产品,门槛一高,挡住了很多潜在的竞争对手。
新厂区需要补充大量的新血加入到新的岗位,这几个月来,虽然从其它药厂跳槽过来十几个人,可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公司需求的。七月初,公司迎来了第一大波的毕业生,整整七个大学毕业生到誓太灵公司报到,青一色的女生,戏称七朵金花。分别是张亭婷,张月袅,蒲兮娴,刘婧琳,梁亭,李月欣与陈圆媛,其中,沈阳药科大学来的就有五位。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吴总努力的结果。誓太灵作为一个新办的药厂,地处小县城城郊,在省内外并无知名度,省内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喜欢去沿海大城市的药企与研究单位或合资企业工作,除偶尔有几个当地的毕业生外,极少选择小地方药企,为打开招不到人这个僵局,公司把宣传力量投放到内地与北方的高校,那些学校受到的商业化冲击比较小,毕业生分配相对困难。可人资走了几次,依然是报名者稀。
在这种情况下,吴总想到了沈阳药科大学的一位副校厂与誓太灵有密切的技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