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5 章(1 / 1)

猎日雷神 最后的卫道者 2000 汉字|1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了药量,当感觉足够可以炸翻鬼子半个小队时才停手,配出来的炸药包沉甸甸的。

其实对于吴大爷每一次的指点,雷耀都有醍醐灌顶之感,并深深印在心间,细细揣摩。正是因为如此,才成就了日后他的lsquo;雷神rsquo;之名。

那个,我想问一下,你做的这个炸药能改进吗?一直沉默不言的彭玲提出了疑问。

面对新鲜出炉的如同大书包一样的炸药包,彭玲实在感到吃惊,这东西别说炸鬼子,想投出去都难。

实际上雷耀也很清楚这点,不过这却是没有办法的,吴大爷所带回来的药粉放置了太久,不加量的话很难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手头只有这些纸质的包装,想改得小一些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这是材料的限制,我可以去搞些新的原料来,同时也能找找外包的替代品,但是这得需要个三五天时间,因为这里离徐州太远了。

这是目前雷耀能想到最好的办法,别的地方不敢说,如果是去徐州找白家帮忙,什么材料都可以搞来,而且也不用担心什么情报泄露的问题。

不过彭玲却直接表示了否定,她认真地分析道:路途太远,难保来回的路上不会出现什么意外,并且现在北线的日军已经呈三方包围状攻打藤县,再有几日怕就得进入枣庄地界,同时据探来的消息称,鬼子军第十师有一支队,已经开始绕路朝南摸来了,所以能留给咱们做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听到彭玲的分析,雷耀当下也不禁犯了难,草炭倒是好说,之前吴大爷翻炒的方法他已经熟记于心,可其他的材料却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获取的。

可如果不这样的话,就只能在材料方面将就一下了,吴大爷家中的情况你也应该看到,而我也并没有多少钱财。

嗯,你所说的确是个问题,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彭玲忽然想到了个主意,犹豫着开了口,在这个地界我们新四军也的确帮不到什么,如果可以的话,你跟我回枣庄去做吧,那边城里我们能置办到原材料,而且我们有两队的战士,还可以给你搭把手。

恩,这样也好,在那边做完也省去时间运输了。雷耀爽快地同意了彭玲的提议,只是这么快要跟吴大爷分开还真是舍不得。

虽然在山上呆的日子不多,但吴大爷传授了手艺,就是雷耀的师父,这次走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为此雷耀打算晚上能陪老人家喝上几杯。

应该的,作为感谢,晚上的伙食我包了,那谁?彭玲忽然想起,她竟然还没有问过眼前这个长相憨厚的人的名字。你得陪我下山买菜,我怕自己拎不上来。

好嘞,你叫我战狼好了,算是我的绰号。雷耀一边收拾地上的已经浪费了的药粉,一边笑着回道。

好吧,战狼同志,咱们就这样说定了。彭玲很正式地伸出手,再一次与雷耀握了握,这是新四军的革命友谊,这一刻雷耀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战士。

不过接下来雷耀所做出来的炸药都是手掌大小,跟之前做出来的差别很大。让这彭玲有些不解,配药已经掌握,试验多次也没有什么问题,这还是想要做什么试验吗?

看出彭玲的疑惑,雷耀一边做一边解释道:我很早就有个想法,想今晚试一试,如果成了,我会送你们一个惊喜。

他所说的想法指的是连环起爆的设想,在吴大爷提起火信子问题那时起,他脑子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设想,经过了刚刚的各种改进实验,他坚信自己的设想一定会成功。

第三百四十七章连环起爆

伴随着忙碌,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彭玲收拾着她和雷耀提回来的食材开始烧饭做菜,与此同时,吴大爷在得知雷耀要跟去枣庄的打算后,又把制作炸药该注意的细节前后陈述了一遍,完事还不放心,又把笔记拿出来,给雷耀指点一些配比问题。

当天完全黑下来后,彭玲终于将最后一道菜端了上去,早就等不及的雷耀立刻抻起筷子夹了块肉,不过他却直接放到了吴大爷的碗里。

吴大爷满心欣慰,见到这一幕的彭玲也对雷耀比较赞赏。

彭丫头做的真不错!彭玲所做的菜肴深受吴大爷喜欢,而雷耀在品尝过后也认同了吴大爷的话,同时对这个彭玲也不禁高看了一分,因为从她笨手笨脚地做饭上就可以看出来,她从小应该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那种,能做出这般美味,属实不易。

两杯酒下肚,吴大爷就有些兴奋起来,又给雷耀倒了满满的一杯酒,雷耀哪能拒绝,恭敬地端起饮下。吴大爷这样的孤寡老人常年见不到生人,对于热闹的气氛其实是很憧憬的,所以雷耀也希望能陪着老人他多喝几杯。

但雷耀却在一边喝酒的同时一边关注着门外的动静。

下午时分,在草房十步开外,雷耀挖了许多坑,将他自制的炸药小心埋了进去,并且还偷偷设计了互相连接的引线,他的目的正是要试验连环起爆,因此他此时只盼着狼崽子们快点来。

最初的设想,雷耀想做出燃烧瓶,用里边流动的液体来引燃地下的炸药,可是眼下根本做不到,一来做燃烧瓶的材料没有,二来燃烧瓶丢出去就是火墙,狼生性惧火,到时狼崽子们都被吓跑了,那门外埋的那些用于实验的炸药也就失去了意义。

但为了能够及时引爆炸药,他不得不拉了一根绳子到屋里,而在听得雷耀解释后,吴大爷都搞不明白,如何在引燃炸药的同时还能保证地下所有的炸药包能够安稳连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

您老就瞧好吧,我也是突然想到的。

雷耀卖关子不肯直接道明,吴大爷也不多问,反而与彭玲聊了起来,而话题也自然是眼下前线的战争,你们部队上是战士人数不够多吗,怎么总是让小鬼子得逞?

这个

彭玲也有些不知如何作答,论兵力他们不比鬼子少,更何况是在自家的土地上,她身为军人不由得感到有些羞愧。

实际上,战争的成败又怎能只看人数的多寡,战略部署以及天时地利人和每一样都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如今的战争,已不是冷兵器时代,拼的可都是军事装备,如果不是一直火药贫乏,也不会落得如今这个节节败退的地步。

彭玲将小声地将战败的缘由说了一二,耻辱啊!自古以来,国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