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比赛的时候,李涵就开始“迷”了。
他在场上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副“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的表情。这个时候双方的得分还是咬得很死,而且他们队伍还处于落后的状态。
这种情况也是偶尔会出现的,在高中比赛的时候因为刘华星在场,所以通常都他牵着敌人的鼻子在走,按照自己的节奏引导比赛。但是如果没有他的话,比赛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两方很迷茫,只是漫无目的的得分的情况。
但实际上打篮球的时候并不是要一味的去得分,而是要有自己的节奏。
比如现在,如果是刘华星在场上,他会先想办法加快比赛的节奏,加速攻防转换,不管能否追回这三分的分差,也要加速比赛节奏,因为这样对方才更容易失误。
等对方适应了快节奏后,刘华星在己方队伍攻击的时候再适当的放慢自己的节奏,消耗对方的体力,趁着对方失误追回比分,迅速拉开分差,再放慢比赛节奏。
不过李涵没有这种想法,他只是在场上无脑的重复着得分和组织进攻,双方打得很麻木,没有目的性,只是为了得分而得分,是一种很愚蠢的打法。对于落后方来说尤其是这样,没有自己的节奏,只是盲目的追分,分差永远追不回来。
有些球场上的关键时刻比如一节比赛的末尾或者某个分数差的时候,对手的某些得分是一定要阻止的。比如分差从一位数拉开到两位数的瞬间,或者在一节比赛的末尾压着时间那一刻的得分,哪怕犯规也要阻止。
刘华星在场下看着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