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章(1 / 1)

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 十一月的嚣张 2000 汉字|7 英文 字 2个月前

一月的嚣张(张昀)

主要演员:葛宇、杨升泉、李仙雨、林欣瑶等。

“十一月的嚣张……”念叨着这个怪怪的笔名,胡勇感慨道,“真不敢相信,这种剧本会是一个从来没听过的新人编剧写出来的。还真是……后生可畏啊!”

……

“这么快?挺顺利啊。”

手里拿着影视管理局返还的修改意见,张昀啧啧称奇。

他这个“奇”,不是奇在《沉默的真相》竟然真的能够过审,而是奇在审核的速度有点快。

从一开始,张昀就不觉得《沉默的真相》过不了审。这自然与《沉默的真相》早就已经在地球上播出过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平行世界的华夏,发展程度与国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影视管理局的标准,也和广电没什么不一样。

很多人都讨厌这个管理影视剧审核的相关部门,但说实话,锅也不全在广电的身上。

大家对广电的不满,大概就两点:禁掉了好看的影视作品;放任烂片横行。

关于广电禁掉了好看的影视作品,我们首先得明白,广电严令禁止的东西都有些什么。

1、脱衣服,ghs的。

2、暴力血腥的。

3、有明显政治倾向的。

其余的,虽然审核起来也会删删改改,但大体上都能过。就算一些片子有问题也不会pass,而是会拖,所以我们能看到有些片子一审核就要好几年。

关于被禁的片子,比如《进击的巨人》,因为过于血腥暴力而被全面禁止。

这当然还是因为国内没有分级制度导致的结果。就凭《进击的巨人》第一集,上来就巨人生吞艾伦母亲,士兵们各种残忍死法,满屏的断肢残骸。成年人没什么问题,小孩子看到不得吓死?不禁它禁谁?

至于某些不是因为这三个点而被禁的片子……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虹猫蓝兔七侠传》。

它为什么被禁呢?因为家长举报过于暴力,宣传早恋。

那人民群众都举报了,广电能不禁吗?

至于其它的诸多片子,大多数都能从上述的三点中找出些原因来。

而所谓广电放任烂片横行,这就真怪不得广电了。

当年抗日神剧多如牛毛,那是因为广电对于此类型片的审核不严格,后来事件发酵后,广电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近几年这样的神剧马上就少了。

而那些评分低到只有4、5分的烂片,跟广电完全没关系。

那些片子烂归烂,但是审核没问题啊,肯定只能给过。它们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还不是有人看嘛!

还拿《某翡》举例子,烂不烂?烂!有没有人看?有人看!

那你说咋办?

有人又要说了,这些片子之所以烂,就是因为广电审核太严格,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碰,所以编剧才自我阉割,才会只能写烂片。

说真的,这借口就两个字——离谱!

广电是这个不让碰那个不让碰,但是国内创作者不碰那些东西,就不会创作了?

姜文的《让子弹飞》还这个隐喻那个隐喻呢,咋就顺利上映了?

说到底,还是创作者水平不行!把锅往广电身上甩!

说到底,烂片还是有市场,拍那种傻缺玩意儿还是能赚到钱,大部分观众审美没升上去,所以烂片才能横行无忌。

《沉默的真相》的剧本,在创作的时候,虽然涉及到了许多敏感问题,但都很巧妙地避重就轻,隐晦表达,大体上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完善,像这种题材的片子,其实真不算不能描述的敏感话题了。

就像《我不是药神》,放在十年前,它过不了审,因为那时候天价药确实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放在现在,过审就没问题,因为我国的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天价药早就被医保补助变成了平常百姓都能用得起的平价药。

(插句题外话,心脏支架之前说要降到700块,不知道实行没有)

《沉默的真相》的情况与《我不是药神》类似。现如今,我国司法制度完善,这种片子的播出,反而能够让观众感叹自己身处于现在这个好时代里,也能够激发广大年轻检察官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凭什么不让过审?

“不是相当的顺利啊!”李嘉良满是感慨地说,“我今天接到通知才知道,原来咱们这个小成本的网剧,竟然惊动了管理局局长。是局长亲自审查,同意通过审核的。如果不是局长参与,《沉默的真相》想要过审,怎么也得明年才行。”

“咱们面子挺大啊?”张昀笑道。

“不是咱们面子大,是你的题材足够吓人。”齐晓芸在旁边笑着说道,“我猜啊,管理局那帮人看到你的笔名,一定都在想,这小子确实有嚣张的本钱!”

因为李嘉良的要求(也就是隐瞒张昀作为编剧这件事,但后来上了热搜也没瞒住),张昀为自己取了一个奇怪的笔名,叫“十一月的嚣张”。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笔名呢……

因为写完剧本的时候正好是十一月份,顺便张昀觉得,凭借这部剧本,自己确实有嚣张的资本,所以他为自己取了这么个笔名。

你就当真的听。

反正不管怎么说,《沉默的真相》审核通过,不久之后,就要在华耀影视,正式播出了!

而播出之前,最重要的事,自然就是宣传……

048 无奈的宣传策略(二更)

(姜文有关系这事儿我也知道,毕竟是京圈的,不过很多创作者水平次这也是事实,我就是写顺手了,大家见谅)

一部电影,或者是一部电视剧,拍摄完成后,宣传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宣传得好,能够让影视剧甫一上线,便获得巨额收益;宣传得不好,那就……得看自身品质是否足够过硬,能不能招来“自来水”了。

在若干年前,影视剧的宣传手段比较单一,无非是传统媒体和电视媒体两种。前者为报纸杂志或者是各种采访,后者则为采访节目、综艺节目等。

那时候,一部影视剧的宣传费用并不需要多少,由此宣传得来的效益,便也并不算高。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现在的宣传手段变得层出不穷,宣传费用,也水涨船高,动不动便上千万。

尤其是如今,因为各种社交平台的流行,各种影视剧的宣传重心,也从各类综艺节目、采访节目,转移到了微博等平台上。

影视剧还未上线,就买热搜、炒话题、买热度、雇水军,提前造势。影视剧上线以后,仍然不断买关键词热搜,期望影视剧热度能够一直持续到结束。

不得不承认,这种宣传的效果十分有效。

很多电视剧通过买热搜这种行为,让作品在刚刚上线之际就获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