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1 / 1)

我的网恋对象是明星 十一月的嚣张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2个月前

由地拍摄想拍摄的东西。可以映射政治——美剧里映射政治的可太多了——可以裸露涩情,也可以血腥暴力。好莱坞的制片人和导演,基本上不受约束。

而一旦影视作品类型丰富,观众选择的余地多了,美利坚的电视剧市场,就不仅仅局限于如国产剧般的“女性市场”,各种剧集,层出不穷,自然而然的,流量也就没什么用武之地。

国内则完全不同,因为各种各样的限制,再加上多年来学习棒子国和日笨国,长期积累形成的“女性市场”,以及最重要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资本方渐渐发现,流量明星,流量经济,是来钱最快的一种变现方法。

也正因此,流量明星彻底霸占荧幕,甚至侵蚀了大银幕。无数有演技没流量的演员退居二线,充当绿叶,而流量明星则甚嚣尘上,成为各种影视作品的主角。

明明该是红花的演员,成了绿叶,明明该是绿叶的流量,却成了红花。

这确实是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

不过要说国内的这帮公司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吗?也不尽然,说到底,这是资本的本性罢了。

国内还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努力奋斗,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呵呵,国情不同……”听到张昀模糊的回答,何宇白轻蔑一笑,说道,“我回来还不到一个月,就感觉出来,华夏落后美利坚太多了,尤其是娱乐圈。”

“早晚有一天,华夏会赶上美利坚。”张昀看着何宇白,认真地说道,“我相信,那一天即将到来。”

“你的自信来自哪里?你的‘剧情为王’计划吗?”何宇白说道,“你的那个计划,确实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宣传,不过你真的以为,凭借你一个公司,就能改变这个畸形的行业?”

“有何不可呢?”张昀挑挑眉,说道,“很多事情,如果不做,永远不知道结果,只有做了,才能有一丝曙光。”

“志向很远大。”何宇白没有多说什么,他转而又道,“你还没有回答我,你对于华夏国产剧的未来,有什么看法。”

张昀说道:“刚刚那些话,就是我的看法。我相信,国产剧会越来越好,追赶上世界潮流。”

此时的张昀,已经明白,何宇白并非一无是处的富二代。愚蠢的富二代可不会去想国内为什么会流量当道这种对于他们这些混吃等死的家伙来说毫无意义的问题。

所以张昀便也认真地回答着何宇白的话。

“我觉得不太可能。”何宇白说着,去买果茶的小野走了回来。

他接过一杯果茶,看了一眼纸质的吸管,嫌弃地道:“这种完全不实用的吸管,也不知道是谁发明出来的。”

“谢谢。至少环保。”小野同样给张昀和林欣瑶各自买了一杯。张昀道了声谢,帮助林欣瑶将吸管用力插进果茶,问何宇白道,“你为什么觉得不太可能?”

“国产剧的局限在哪里,就算没有流量,比起美剧来说,也差了不止一截。”何宇白吸了一口果茶,说道,“不过我还是很欣赏你的‘剧情为王’。”

“要不然你也不会来找我。”张昀说道。

“但是我觉得,你的‘剧情为王’计划,还是不够完美。”何宇白看着张昀,说道。

“哪里不完美?”张昀问。

“没有我,就不完美。”何宇白自信地说。

张昀:“……”

从没见过如此自恋的人。

果然,还是想来找我合作的。

张昀更肯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嘴里问道:“看来你是想跟我合作了?”

“不。”然而,何宇白摇摇头,却道,“是你跟我合作。”

张昀:“……(O_o)??”

“实不相瞒,我从你的‘剧情为王’计划得到启发,打算也搞个类似的计划。”何宇白解释道。

“什么计划?”

“我暂时管它叫作……‘华夏式美剧’!”何宇白微笑着,笑容中透露着自信,“你觉得如何?”

张昀闻言,愣了愣,登时正襟危坐:“愿闻其详。”

220 支持国货从我做起(求订阅)

张昀所以正襟危坐,是因为他觉得何宇白提出的“华夏式美剧”,很有搞头。

美利坚的剧,有其很浓重的特点。

譬如说网飞,从《巫师》到《副本》,都逃脱不了床戏,不穿衣服那种……

好吧,这不是什么特点。

美剧的特点,是制作的精良,投资的巨大,以及剧集的短小。

当然,你可以拿出《行尸走肉》、《生活大爆炸》这些剧反驳我说,美剧这不达到上百集了吗?比国产剧集数还多啊!

但那是很多季的叠加,单论起一季来,可能最多也就二十集,有的甚至只有六七集。

那为什么美剧可以每一季这么少的集数,而国产剧不行呢?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国产剧就不必解释了,集数越多赚钱越多嘛。

而在美利坚,因为审核上不成问题,导致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美剧竞争激烈,所以为了最小的规避风险,制片方往往会将剧集分季拍摄,每季的集数很少。简单来说就是,美利坚制片方习惯用第一季的少量剧集试水,如果上线后观众的反响很好,赚到了钱,制片方才会追订第二季、第三季,甚至更多。

所以,美剧便成了一季只有十来集,但季数可以达到十来季的拍摄模式。

从张昀的角度来看,其实国产剧动辄几十集的剧集安排,和只有十来集的美剧相比,是各有各的好处的。

美剧因为集数少,为了最快速度吸引观众,便需要砍掉许多本来可以更出彩的支线剧情,通篇推进主线。

所以我们看美剧的时候,能够很清晰地发现,一季美剧看下来,里面其实基本是在讲一个事件。这件事了结,那么这一季也就结束了。

比如《伞学院》,剧中的六个葫芦娃这边闹闹别扭那边闹闹别扭,但是全剧无非就是在推进拯救世界这个主线。世界救完了,全剧也就结束了(这个剧最后竟然还留了个悬念你敢信)。

这种剧,看起来节奏很快,故事很爽,不过观众能从中接收到的信息很少,得需要几季的时间,才能构筑完成整个世界观。

如果中间数据不好,可能拍到一半就腰斩了。

而国产剧因为集数较多,编剧能够操作的地方也就更多。前期可以埋下大量的伏笔,走多个线索,最终前后呼应,引爆剧情。

譬如经典的谍战戏《潜伏》,前期一个看似不起眼的鸡窝,却能够在最后一集时,变成全剧最催人泪下的泪点。

这是剧集短、节奏快的美剧所无法比拟的。

除此之外,因为国产剧集数更多,编剧和导演也能够更游刃有余地,缓慢地塑造角色,描述世界观,带给观众最完美的观看体验。

不过可惜的是,近些年的国产剧,有着四五十集甚至八九十集的时间和空间,往往故事却讲得乱七八糟七零八落,集数多带来的优点没继承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