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给了方辉星之后,说道:“我等自有相见之日的。” 说完没多久,道人身影便在消失在远处。
李云发现,自己在这老乞丐身旁越久,他体内的侵蚀之力就越强,索性便离去了。
方辉星看着原地消失的李云,看了看手中的钞票,有些骇然。
大家好,我们公众号每天都会发现金、点币红包,只要关注就可以领取。
年末最后一次福利,请大家抓住机会。
公众号[书粉基地] 这到底是人是鬼? 他突然想到老乞丐曾经说过,他的窥命之举,窥的人命运越强,他受到的反冲伤害就越深,而他如今承受的这些伤害,结合刚刚那道士消失的举动 他不是人,也不是鬼。
难不成,是神仙? 一路走回云梦观,李云的心情却是久久无法平静下来,随即问道。
“系统兄,你说,这这窥探天命的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给予的呢?” “有天生的,有后天给予的。” 系统倒是直言不讳。
李云默然道。
“那既然是天生的,可以拒绝这份上天的‘恩赐’么。” “并不能,这是天赐之物。” 李云对于这个答案却是没什么意外,顿了顿说道:“既是天赐,又为何要天罚。” “平衡之道,在于苍天。” “苍天?” “苍天。” 李云抬头看了看天叹道:“平衡之道,却不给人选择之法,这难道也是平衡的一环吗?” “平衡并不代表公平。” 系统却是一语道破其中真意。
对于这五弊三缺的老乞丐,李云是无能为力,无法解决他身上窥命的能力。
至此,李云能做到的也只能是远离这老乞丐,若是不远离的话,即使他生命无忧,每日也会被痛楚反噬折磨的死去活来,还不如就此死去了。
李云也暗自打定主意了,若是日后有机会,就帮这老乞丐一把吧。
在李云这么想的时候,系统也同时说道。
“帮助这事了可以获得大量的奖励。” “嗯,我也刚想着能不能帮一帮他了。” 系统的奖励算是锦上添花,至于李云自己想帮一来是对他这天生窥命之术感兴趣,二来也是觉得,这老乞丐有些可怜,起了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若是不见还好,见者起心人之常情。
在见了因为自身能力痛的满地打滚夜不能寐的老乞丐后,李云这过新年的好心情也淡了许多,生活便是这样,能见着好的,也能见着不好的,糟心的。
有人喜乐,有人哀愁,平日是如此,新年也是如此。
第一百六十一章,引正气
新年悄然来临,又悄然而去。
返乡的人离乡,又成为在外奔波的打工人。
春将到来之时,也是人们离去之时,来年冬天再回家乡,带着美味的年货与美酒回到家乡,年复一年,人们乐此不疲,却又不会停下脚步,直到慢慢变老,走不动了,做不动了,便在家中颐养天年。
“春天即将到来了啊。” 此时,李云走在大山里,感受着足下之路,似乎有春芽在绽放开。
初春之意,最为宜人,虽然文舟山上总是四季如春,但和那正常四季轮回的春意相比还是差那么些意思的。
春去春来,四季来去。
李云行于那平顶山之上,感受着初春之意。
此时,这平顶山上又立了个山神庙,虽然当初谢书桓曾经说过,不立土木之庙,只立心中之庙既可,可村民觉得此乃显圣之迹,便也给立了那土石之庙,给谢书桓塑了泥胎之身。
“啧啧,这样貌明显有些不太像啊。” 李云看着这土石之庙的泥胎之身,却是想要吐槽一番。
塑的泥胎身长相实在是帅气过头了,这帅的一点都不像是谢书桓。
此时此刻,因感应李云来到了泥胎庙,这谢书桓便急忙现身,拱手道:“不知上仙到来有失远迎。” 谢书桓如今魂体透明澄澈,周身有神异功德,红尘香火环绕,看起来是颇有几分道门神灵的味道了。
面对李云他是说不出的恭敬。
“嗨,也不必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都现代人了,整这些礼不礼的。” 李云挥挥手道,这谢书桓死去时代太早,那时候礼教之类的事物还相当的严格,一时半会也改变不过来,不像那京城的老城隍,经历的时代已经够多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改变也能顺应而流。
“不知上仙所为何事而来?” 谢书桓恭敬道。
李云却是摸了摸下巴道:“倒不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随意来看看吧。” 主要是谢书桓这里的香火之气越来越少,虽然比以往更加精粹了,绝对数量却是少了些许,这让李云想来看看到底如何。
毕竟谢书桓名义上也是他这‘云梦福德道妙上仙’的座下草头神。
入山之后,李云发现这平顶山的人少了许多,便也问道:“你这平顶山却也是少了许多人啊。” “他们都出城打工去了。” 谢书桓顿了顿说道:“小孩都外出读书去了,很多家长也跟着一起离去了。” 这时,李云恍然大悟,原来是离山去读书了,难怪香火之气少了许多。
本来这里便是荒山之属,人烟本就没有几何,这人越走,香火气便越少。
“他们怎么突然转性了。” 李云摸了摸下巴有些好奇。
之前接触评定山村的人最大的印象就是闭塞和愚昧。
对于读书这件事,他们并没有十分排斥,却也没有十分的在意,宁愿让孩子外出打工,在家种地也不督促孩子读书,再加上孩童本就贪玩,在没有大人的督促之下能想到去读书的是少之又少。
如今却一一转性让孩子去读书了。
“这也算是在下的功劳吧。”谢书桓笑了笑道:“在下日夜托梦给那些孩童家长,向他们诠释教育的重要性,既是‘山神’托梦嘱托,他们自然会听。” “哦,原来如此。” 李云恍然道:“读书读书,以读书为途引导心中正气,这便是你的法子吗。” “然也。” 谢书桓正是如此想道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观念,引心中正气对于观念已经形成固定的大人来说有些麻烦,可对于孩童来说却并非如此。
读书,读书,读书。
读书并非能让一个坏人变成好人,却能让人知晓世间事理。
至于知晓事理之后是从善还是从恶,那便也是取决于他们的天性如何了。
只是谢书桓相信,绝大多数人心中是有善的,引得知晓事理,自会向善行去。
“不过这样一来,他们离了山里,读了书以后大多也会留在城市里,那你获得的香火之力就会少上许多,这样也好吗?”李云似笑道:“你这样可是放弃了自己的香火之力呢。” 谢书桓看着李云坦然道。
“上仙,你自己说的,引得一地正气,方为一方土地,我既引了他们一心正气,那我得不得那香火力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