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9 章(1 / 1)

最开心的一次了。”】

【“嗯,真的很好。”伊藤诚张开了双臂,“我走了,武田叔叔,今后再见面,不要叫我少爷了,叫我小诚就可以了。至于姓氏,我还没有想好,我们这边可以姓‘马克思’吗?或者‘无产’什么的。”】

【“哈哈哈哈!”武田跟着大笑不止,“都可以的,什么都可以的,你自由了,少……小诚!”】

【“那我走了,多谢指教。”】

【“多谢指教。”】

【伊藤诚深呼吸过后,闭目仰头,高举双臂,赤膊地步入雨中。】

【从未如此好过。】

【但可惜,还未淋透,雨便戛然而止。】

【他睁开眼才发现,头上正顶着一把伞。】

【转过头去。】

【“可真是什么都没留给你啊。”三千代似笑非笑。】

【“知道了,玖木。”某某诚笑道,“能别打扰我淋雨么?”】

【“我不再是玖木了。”】

【“这样啊……”某某诚笑得更厉害了一些,“我也不再是伊藤了。”】

【“很好,我们又回到一个起跑线了。”】

【“还来?”】

【“不是‘还’。”某某三千代露出了那副惯有的歪头微笑,“胜负未分呢,某某诚。”】

……

凌晨一点,林珊璞直接砸开了门。

劈头盖脸哭骂道。

“呜呜呜呜!!竟然是这种结果!!!”

“两边一起反抗了人生!!”

“呜呜呜呜!”

“野犬老师永远是世界第一!”

“这才刚开始,你慌什么……”李言反骂道,“不是让你先睡觉,明早再审的么?”

“这谁等得及啊!”林珊璞急得像大章鱼一样抓着五指比划道,“接下来回归校园了吗?”

“嗯,是学习主题了。”李言也跟着像大章鱼一样抓了起来,“刚刚电光大哥给我打了电话,推荐了我一个人设,非常适合接下来的主题,没办法了……偶尔抄个人设吧。”

“什么人设?”

“从不说话只会唔唔的傲娇学霸少女。”

“感觉好可爱!”

“另外,离家的主角从此要面对生活压力,这部分也有剧情可以写了。”李言双手狂撸着自己的脑袋道,“家族报复线也埋下了,今后可以写诚和三千代联手狙击财阀的剧情,用爽文模式写,紧密一些,不再这样说爽不爽,说轻不轻半半拉拉的了。”

“啊!还有这一层!”

“嗯,展开了,解除了主角豪门少爷的身份后,路更宽了。”李言忙挥了挥手,“你赶紧睡觉去吧,抄人设就是爽啊……那个只会唔唔的学霸少女写起来我就没完了。”

“写完了发给我!”

“不发,不然你又要等我稿子才睡觉了。”

“可恶!”

“那就可恶吧。”

“唔!”林珊璞凶巴巴一瞪。

李言这可就来劲了:“对,那个少女就是这样!”

“唔唔唔~~~”林珊璞挑眉。

“你别这样,这样好好的角色,又变成你的分身了。”

“唔?”林珊璞张圆了嘴点起下巴。

“爬!”

“哈哈哈,那我先回去睡啦。”林珊璞呵呵一笑,“总之,这次真的要好好谢谢玖木老师了吧?”

“你别管,我已经谢过了。”

“到时候挨打的时候也要立正哦,尽量给她回馈最爽的手感。”

“你哪边的?”

“唔?”林珊璞瞬间变出了一副幼稚园大班的样子。

“……”

完了完了,现实再度入侵幻想。

天下女主出珊璞。

先有邻居后有天。

逃不了了!

157 多少年的神经病才能写出这玩意儿

凌晨三点。

简洁的小卧室中,王夕沐叉掉了《拔旗恶少》刚刚更新的商战完结篇。

顺手第N次取消了订阅章节后的自动收藏。

“烂俗,无趣。”

虽然这么说,她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嘴角的笑容。

不过这笑容很快就散去了。

她打开《大良扎妖人》的文档,长舒一口气。

又点开了与冰狼的聊天记录。

下午的时候他又强调了迅速累积字数的事情,还未回答。

再回看文档,几经思索后,硬着头皮将8000字置入了作者后台。

……

周四,注定陷入了趴睡的节奏。

李言、林珊璞、王夕沐,一起趴睡。

旁边的刘渐彪,总是欲言又止。

他感觉事情并不简单,但又不敢多问。

至于陈瑜,她已与李言和王夕沐的家长确认过“不抓学习”的事情,小睡便也忍了。

于是她只能一次次提醒林珊璞。

这就很煎熬了。

林珊璞每次要睡着,哈喇子就要滴下来的时候,都会被路过的陈瑜敲一下。

然后“唔!”地起身。

李言听到“唔!”,也会神经反射一样起身。

旁边这么大动作,王夕沐也会跟着起身。

总之,就是反反复复起睡起睡精神恍惚的一天。

……

但对起航编辑部的安西来说,这却又是快乐的一天。

推荐会上,他的报表得到了一致好评,没有被驳回一个。

这当然与他的谦让有关,但主编们也都心知肚明,开会时已经一个个递上眼神,表示将来兄弟你有需要,哥几个也会让一让的。

此外,泰山还几次表示“格非上手真的快啊”。

虽然只是上级的客套,但也足够让人舒服。

另一方面,“新政”实施以来,冰狼的签约名额回归了正常水准,外加签约必给推荐的硬性指标,他审稿也不得不慎重了一些……

才怪!

他两天就用完了半个月的名额。

李格非甚至怀疑他根本不审稿,只是几个数据一筛就批量发签约邀请了。

如此的态度,李格非目前当然也懒得屌他。

或许他根本已经不会认真审稿了。

与其纠正这种顽固分子,不如好好培养新人。

办公室中,小仓展现出了幼稚园大班的认真,看过一篇开头后煞有介事地支起胳膊,抵着嘴巴评点道:“这本《飞扬重生九十年代》……算是很传统的重生文了,文笔尚可,但实在……没有任何特色,慢慢悠悠的,而且后台看到,有三个编辑审过都没有签,我觉得……咱还是算了?”

李格非提了口气,悉心讲解道:

“首先,你别管有几个编辑看过,咱们手慢党,干的就是拾沧海遗珠的活。”

“其次,他是有特色的,生活化,慢节奏,细腻详实。”

“起航相当多数的老读者是喜欢这个的。”

“别小看这部分老读者,他们是正版阅读最坚实的力量。”

“对这类书而言,下限其实不低,但上限也确实不高。”

“算是一部过得去的作品,不可能大火,但可以作为业绩支撑。”

“可签。”

“哇!”小仓惊道,“原来有这么多优点的?我都看困了……”

“人和人不一样,万不可用自己的喜好决定签约。”李格非点了点脑门道,“看到一本书,脑子里就要想到它的对应读者,然后去想这类读者喜欢的作品,思考眼前这本是在平均水准以上还是以下。”

“太……太强了吧……我连第一步都想不到呢……”

“所以才要多审。”

李格非一边帮小仓点签约邀请,一边说道。

“我刚入行的时候可没人带我,比你还惨,比你还垫底。”

“都是靠雷打不动,一天审稿8小时才强行积累的经验。”

“就像运动员要做训练一样,我们的大脑也是要训练的,所谓直觉和眼光,便是训练的结果。”

“一旦松懈,训练量下去了,即便是我,半年内也会沦落到编辑平均水平以下。”

“另外还有。”

“那种卖点突出有创意的开头,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