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问问吃鱼他们?
也不好,人家也没追自己的书,硬问不太合适。
那么,有没有关系近到,就算麻烦对方也不必有压力的作者朋友?
哈!
【安西组色图群】
【野犬:小糕多多喜,酱爆,指尖电光】
【野犬:《拔旗恶少》最近追订越来越拉。】
【野犬:高中生的智慧要见底了,求助。】
【野犬:没追就不必强行看了,顺便的意见欢迎提。】
李言本来打算关了手机,等晚上再看,不想大家瞬间回复。
【酱爆:组长叫声好哥哥的话,我可以捏着鼻子看,但你确定要听我的评论么?】
【野犬:不必了,你忙。】
【酱爆:那只叫声好哥哥也可以。】
【野犬:滚!】
【小糕多多喜:我有追的啊,没问题啊,追订拉了?】
【野犬:小拉,小拉。】
【小糕多多喜:小拉不算拉~保持写下去就对啦~真觉得不太对的话我会随时反馈的~】
【指尖电光:野犬,在吃午饭,下午还有三个会。】
【指尖电光:真没时间看了,连色图都没时间看。】
【指尖电光:盲目提一点解决方案。】
【指尖电光:上新人物,抄个高人气的日漫角色。】
【野犬:多谢老哥,老哥快忙去。】
放下群聊,李言也只好自顾摇头。
长线连载上的困难,果然还是只能靠自己解决。
本打算商业街之战后,再衔接一些升级的商战剧情,现在看来必须要砍掉了。
那又该写什么呢……
茫然之时。
那个大胖脑袋头像突然自己动了!
【安西:别慌,稳着写,我刚刚扫了一眼,这段情节没问题。】
【安西:月底之前,给你安排个畅销精品推荐,一口气拉飞。】
【安西:倒是该早点想好下一段,穿插伏笔进去,以免到时候有割裂感。】
【野犬:!!!】
【野犬:教练!我的教练!】
【安西:啊?怎么不说“知道了”?】
【野犬:我错了,我再也不说知道了!】
【安西:哈哈,你也有今天!】
【不过你也别太指着我,就算看中一本书,我也最多有时间看前10万字,不可能帮你一起想剧情。】
【上架后到完本,看似是毫无激情的耐力赛,其实真正的成长正是在这个阶段。】
【你以前写爽了就写,不爽就切,所锻炼的仅仅是在开头激情罢了,对于长篇你还一无所知。】
【自己挺,自己想,自己看,自己学。】
【教练能帮你的,也只有安排推荐了。】
【毕竟教练我,也有教练的战斗啊。】
【野犬:收到!】
【野犬:教练的战斗需要帮忙么?】
【安西:呵,你不太监就是帮忙了。】
【安西:多扑也别太监,就算只有一个订阅,这次也要百万字,懂?】
【野犬:一定!】
【安西:好了,赶快午休吧。】
【安西:我去忙别的了……】
【野犬:是省略号。】
【野犬:教练收尾用的是省略号。】
【野犬:这不是你的风格。】
【野犬:你在怀疑自己。】
【安西:瞎分析什么,高中生该干嘛干嘛去……】
【野犬:教练,职场上的事我当然无权发言。】
【野犬:但倘若你的战斗与书有关。】
【野犬:我愿赌上15本书的尊严无条件地挺你。】
【野犬:你就是全世界最好最强的编辑,你做什么都一定是对的!】
【野犬:就这一次,教练。】
【野犬:不要相信自己,去相信相信着你的我们!】
【野犬:魔鬼教练安西!斩尽起航一切敌!】
【安西:你瞎鸡儿燃什么,捣乱。】
【野犬:我不管,每次我燃不起来的时候,都是教练给我续的火。】
【野犬:我并没有燃,只是将教练的薪火传回去罢了。】
【野犬:安西组,火焰永不枯竭!】
【安西:……瞎搞。】
【安西:知道了。】
“靠。”李言傻笑着收回了手机。
想不到竟有主次颠倒的一天。
“呀!”窗边的刘渐彪突然一吼,“王夕沐她……真的在树后面练起拳了!”
“不至于吧……”李言忙也凑到窗前。
隔得很远,依然能看到一个不合群的身影立在树后。
淡然蓄力……
瞪目出拳!
深吸收腹。
再来一拳!
这些动作与她的造型很不和谐,却又异常认真。
“你俩到底多大仇?”刘渐彪问道。
“仇倒不大,只是她心胸太窄了吧……”
“这么一说,好像是个女版的樊老师。”
“啊!!你他妈的不要做这种比喻!!”
154 不可置疑的明日
起航编辑部,下午两点。
李格非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组内会议。
小办公室里开会,本就松散一些,外加是困意十足的时间,南极和冰狼的坐姿自然有些慵懒。
小仓却很精神,认认真真展开本子,满眼都是期待沐浴知识的大班同学模样。
李格非也是第一次主持会议,参考样本有限,这便像夏娜一样扫着屏幕上的数据淡然开口。
“我先宏观说一下情况。”
“近半年来,咱们组在起航十个编辑组里,一直位列第十。”
“最好的时候,与第九大概有20的差距。”
“现在的差距是40。”
“这个情况只与长江的工作态度有关,不怪你们。”
话罢,李格非扭过椅子面向三人。
“但现在开始,工作由我主持了。”
“希望大家能认可我,并配合我一路走下去。”
“按我的路子走,倘若依然没有好转,一切责任我担。”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我的工作方针有意见,执行起来有困难,我们随时可以交流。”
李格非说话的同时,双手不自觉地缠在了办公桌下,两根大拇指一边打架,一边冲三人点了点头。
“有什么问题现在就可以提。”
南极微微摇头,小仓更大的瞪眼等待沐浴知识。
冰狼笑侃道:“主编您先说方针,说了我们才能提问题不是?”
南极听罢跟着笑了一下。
小仓也不知道该说啥,低头使劲记笔记就就对了。
李格非被这话说得也是心下一颤,桌子下的手掌都渗出汗来。
努力了好久才憋出这一段。
管理工作……果然不适合我啊。
他忙咳了一声,重又面向电脑,学着夏娜的样子有模有样地审视起来。
“责编工作……在我这里分为三大块。”
“一是标准。”
“签约标准和推荐标准。”
“二是资源。”
“签约名额和推荐位分配。”
“三是服务。”
“随时服务老作者及其作品,同时启发和引导新作者,给他们创造机会。”
“对这三大块工作的态度,我与长江必然有所不同。”
“今后以我为准。”
“接下来我们逐一梳理。”
李格非就此展开了自己的选书标准。
“首先签约这一块,对五万字以内的书,完全不需要看追读。”
“要相信并磨练自己的眼光。”
“网文每天都在发展,作者们不断蜕变。”
“身为编辑,如果只知道依赖数据,停止学习与思考,你早晚有一天会被算法取代。”
……
全程,南极和冰狼倒也算好好听着。
至于小仓,拼了命也记不过来,干脆开了手机录音,双管齐下。
十几分钟的时间,李格非将自己选书的标准说了个大概。
从业多年,像这样授人以渔还是第一次,他也逐渐浸入了这种感觉,收尾的时候已不禁抬手比划。
“最后,我主张‘人大于书’。”
“一本书或许没那么好,但倘若你相信作者的潜力,依旧可以签下。”
“就像运动员一样,他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