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烂到根子了(1 / 1)

抱紧系统大腿搞事情 炎康 1826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七百一十六章:烂到根子了

大淮皇宫

启明殿

朝中大臣们正跪拜在地,苦苦哀求的劝上面的惠誉帝赶紧迁都离开京城,南迁保平安。

等待勤王大军击败叛军之后再行回归。

季越一边用神魂看着已经即将来到京城这边的叛军,一边用肉眼看着下面那群贪生怕死,一个个细软早已收拾好,就等待他这边下命令就能立刻逃离的群臣。

“来不及了,不出意外,今天下午叛军就应该能到城门口了

至于你们所谓的勤王大军,现在怕是早就自立为王了吧”

“陛下

若是叛军将至,那还请您快快下决定,我们也好保护您早点离开这边

京城这边只有不到四万城门守将,可是叛军却有整整三十余万

还望陛下保重龙体呀”

左下首,排在第一个的是个须发皆白,估计牙齿也掉得差不多的老太傅。

他虽然不是第一个劝走的,但是在情况这么危急的情况下,劝皇上先走其实已经是个习惯流程了。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要是真留在这边,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京城被破,皇族被尽数屠戮,那大淮就算是真的亡了。

现在走,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还望陛下保重龙体

早做决定”

下面其他大臣,也是再次齐声说道。

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大臣并不是很关心皇帝愿不愿意走,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走。

如果皇帝这边不说走的话,他们要是自己先逃了,不说能不能逃走,会不会被杀,光是名声上也不好听呀。

可要是跟着皇帝一起走,那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皇帝身上,根本不会关心他们这些大臣哪个哪个跟着一起走了。

不但安全,名声还没妨碍。

再说句不中听的,大不敬的。

万一半路上被叛军堵上,带着皇帝把皇帝交出去,那说不定还能得个从龙之功呢。

总归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比自己一个人逃来的好。

“不必了

你们若是害怕,那就各自先走吧,朕要与国并存

此事没得谈

退朝”

季越才刚来这边,什么事都没弄明白,什么安排也都没做,哪有空在这边跟朝臣犟。

直接三两句话一撂,拍拍屁股就下朝去了,根本就没理会后面朝臣们的呼喊。

出了启明殿的季越,没有坐上撵车,而是一边慢走着,一边也在梳理记忆。

同时神魂遍布全国,根据真实情况和记忆当中的情况做对比,也好梳理出国乱的原因。

之所以要用神魂遍布全国查看情况,主要是因为季越对这个惠誉帝的记忆实在是没什么信心。

一个没出过皇宫,还没有密探的皇帝,那还不是任下面忽悠。

这样的皇帝的记忆又能有几分可信

所以当然还是得自己查看一下具体情况,然后再对比记忆。

几分钟后,对比就出来了。

果然不出季越所料,惠誉帝的记忆基本没什么用处。

在惠誉帝的记忆里,一年前还是天下安泰,百姓安居乐业,国家风调雨顺。

叛军都是敌国作乱。

可是根据季越神魂在全国的实地调查,现实情况跟惠誉帝记忆的情况,明显是完全不搭边的。

现实情况是,五年前北地旱灾半年有余,赤地千里,百姓饿死不知多少,当地官员还不允许当地的百姓逃难,强行调遣兵士把百姓全部困在故乡。

人相食惨闻层出不穷。

四年前南地捞灾,淹死近三万余人,灾后因赈灾不力,以及防护措施不当,瘟疫死亡十万余人,饿死六万余人。

两年前,北疆士兵的饷银就从原来的克扣一半到完全不发,没过多久,北疆就闹出了兵乱。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大淮就已经兵乱横生了,可是朝中大臣却一直隐瞒,瞒了一年,再也控制不住局面,这才爆出来。

季越看到这,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吐槽原来的惠誉帝了。

这个皇帝得窝囊到什么地步才能够窝囊成这样子呀

或者说得无知到什么地步,才能够无知到国内发生了那么大的灾难,自己却一点不知情,死了几十万人,一点都不知情。

这在季越看来,简直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原本,季越还以为所谓的叛军应该就是少数人的作乱,打压下来之后,稍微再做些政策上的修改就可以平复下去了。

可是现在看到现实情况,季越自己都觉得这个破烂国家还是灭了好。

这个国家哪是不好,这是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烂到了根子。

从骨髓到筋膜,从皮到肉的烂到底了。

整个国家,也就京城以及东南区域那几个郡州百姓的生活还算不错,其他地方,那基本就是处于水深火热。

为什么京城和东南区域几个郡州的百姓生活还算可以呢

那是因为那些大臣基本都住在京城,不把京城弄好了,他们生活也不安心。

至于东南区域的几个郡州,那是因为朝中大臣有近九成以上的大臣都是出自于东南区域的那几个郡州,那几个郡州是他们的老家。

他们回头告老还乡,那都是得衣锦还乡的。

不把那边弄好了,祖坟宗族都不安全。

由此也应该能知道,为什么其他地方会混乱贫穷成那样了吧。

因为朝中大臣几乎都在以全国之力供养他们的家乡

在生产力水平本来就不高的国度以全国之力供养他们的家乡,甚至于灾荒年间也不例外。

其他地方的贫穷混乱也就不足为奇了。

季越了解到这,心情已经平复下来了,人渣见多了,恶心的官员也算多了,要是见到一个就生气一会儿的话,早就气死了。

“大伴,你去宣旨,让御林军首领和禁军首领过来,朕要见见。”

季越虽然很想直接带着皇族人员全部随便找个地方隐居起来,这样也能算完成任务。

可是犹豫了会儿,最后还是决定管管。

反正又不是第一次治国了,相关方案早就有了经验,按部就班的照搬就是了。

也不费事,就当是积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