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3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馆长已经提前给我打了电话,约好了明天上午碰个面。”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我得先去看一看那件摔碎的古陶瓷器,只有看到了实物,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修复。”

“不错,小心谨慎一些是应当的。”

加利特轻轻点头,他看了向南一眼,又说道,“对了,吉梅博物馆那边收藏了大量的华夏文物,你明天去了那边,可以好好参观一下。”

听了这话,向南深深地看了加利特一眼,没有说话。

……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之后,向南和王小姐便一起坐上了车,朝着巴里斯市中心赶去。

“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我还没去过呢,听说那里收藏了大量的亚洲艺术品,是亚洲地区之外最大的亚洲艺术品收藏馆之一。”

王小姐一边开着车,一边对坐在副驾驶座上的向南说道,“对了,你今天是去吉梅博物馆那边参观的吗?”

她并不知道前一段时间吉梅博物馆副馆长罗丹请向南修复文物的事,向南也没有跟她说过。

当然,最关键的是,她自身也不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对这些事情也并不怎么感兴趣,因此不知道这事也很正常。

“嗯,过去看一看。”

向南点了点头,笑道,“可能还会帮博物馆那边修复一件破碎的古陶瓷器。”

“真的假的啊?”

王小姐扭头看了一眼向南,一脸不相信的样子说道,“那么大的国立博物馆,它自己没有文物修复师吗?”

“他们当然有修复师,不过他们为什么还要请我去修复文物,那我就不清楚了。”

向南撇了撇嘴,继而笑着说道,“所以,要先去看一看具体的情况再说。”

吉梅博物馆位于巴里斯十六区的塞斯河畔,和埃菲尔铁塔隔河相望,立于巴里斯诸多殿堂级博物馆之列。

吉梅博物馆是一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深灰色欧式建筑,本身的外表朴实无华。

王小姐将车子停在博物馆门口的停车位上,然后和向南一起下了车,慢慢地朝博物馆里走去。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从博物馆里面匆匆迎了出来,一见到向南朝停下了脚步,脸上带着些复杂得神色,低声对向南说道:

“向,向专家,欢迎光临吉梅博物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见过一面的古陶瓷修复专家小野先生。

“小野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向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朝他点了点头,“罗丹副馆长在吗?”

“他在办公室,我就是来带您上去的。”

小野先生点头应道,“这次的事情要麻烦向专家了。”

向南笑了笑,说道:“小野先生客气了,一会儿等见到了那件破碎的古陶瓷器再说吧。”

说着,他先安排王小姐在楼下参观,然后便带着向南往博物馆楼上走去。

小野先生带着向南来到了博物馆楼上的华夏文物修复中心,一推开门,几位文物修复师都坐在里面,罗丹副馆长也同样在场。

“向南先生,欢迎欢迎!”

罗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中的愕然一闪而过,随即笑道,

“真是难以置信,向南先生竟然如此年轻!”

“罗丹副馆长,很高兴见到您。”

向南脸上带着笑意,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不知贵馆的那件破碎的古陶瓷器,能不能先让我看一看呢?”

“当然没问题。”

罗丹笑了笑,朝小野先生抬手示意了一下。

小野先生赶紧退了出去,过了一会儿,就抱着一个古董盒走了过来。

古董盒在桌子上放好,打开,向南一眼看过去,只看到一盒子碎片!

第九百五十七章 就从现在开始 (第一更)

“……”

向南看着古董盒里的碎片,顿时有种一肚子话说不出来的感觉。

这只古陶瓷器,碎得也太彻底了,这得是遭受了多大的冲击力,才能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一古董盒的碎瓷片,粗粗一眼看过去,每一块碎片大小都相差不大,大概也就铜板那么点大,看上去太均匀了,简直都不像是自己摔碎的,倒是有点像人为砸碎的。

这些碎瓷片上泛着淡青色的釉色,外壁上用手摸上去还有点凹凸不平的感觉,如果向南没有猜错的话,这件古陶瓷的器身外壁上应该有刻花。

向南将古董盒里的碎瓷片一件一件取了出来,总算在底部发现了两件完整的造型——这是两只一模一样的凤首,嘴巴大张着,而且这两只凤首竟然还是并排连在一起的。

看着这对凤首,向南一下子想到了不少两只凤首并立的古陶瓷器物,比如北宋耀州窑双凤首流龙柄倒流壶。

这件双凤首流龙柄倒流壶器身上部印莲瓣,以引颈而鸣的双凤首为流,一条龙为柄。釉水为典型的耀州青瓷色。胎灰白色含铁高,处处见铁褐色,这是耀州窑重要特征。刀削三足,胎釉结合处见火石红。

这件双凤首流龙柄倒流壶上的凤首造型,与向南如今看到的这件双凤首造型极其相似。

此外,还有宋代早期官窑影青釉刻花双凤首执壶。

此壶浑身施满青釉,整体线条流畅,且壶执和壶嘴虎极具美感。凤首之上是莲花口,凤首栩栩如生,凤嘴稍倾,凤眉生动别致,整个凤首动感突出,独具匠心。壶身上的弦纹,更显示出整个凤首壶的大气。

向南看了一会儿,心里面大概有了点底,这才看了看罗丹副馆长,开口问道:

“罗丹副馆长,这件古陶瓷器是什么年代的器物?”

“这些问题,可能小野先生更清楚一些,不如就让他来回答你吧。”

罗丹副馆长笑着指了指小野先生,他虽然是负责文物修复的副馆长,但他并不太懂华夏古陶瓷器,这些拗口的名称对于他来说,确实有些为难了。

向南理解地点了点头,转头看向了小野先生。

小野先生见罗丹指名道姓了,只好站起来说道:“这是一件五代末期的耀州窑青瓷剔花牡丹纹双凤口注壶。”

说着,他将手中早就打印出来的几张照片递给向南,说道,“这几张照片,是这件耀州窑青瓷剔花牡丹纹双凤口注壶之前拍摄的,向先生可以拿来参考一下。”

向南点了点头,伸手从小野先生手中接过那几张照片,仔细地看了看。

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鼓腹,圈足,细颈,器身上浑身施满青釉,壶身印满牡丹纹,造型别致,线条细腻。

壶嘴造型为引颈而鸣双凤首,凤首刻画细腻,显得极为别致。

所谓剔花,就是在已经绘好纹饰的瓷坯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用刀剔除,露出素胎,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之前向南用手触摸那些碎瓷片时,会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