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8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南招了招手:

“向南,上车!”

向南一见,连忙走上前去,打开副驾驶位的车门,坐了上去。

他刚一上车,司机便缓缓地启动了车子,朝着姑苏城的方向驶去。

“向南,这两天在忙什么呢?”

向南刚系好安全带,坐在后座上的张春君便笑着开口问道,“我怎么听人说,你又打算跟历史博物馆的黄云轩学习纺织品文物修复技术?”

“啊?”

向南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解释道,“是有这么一回事,我一个朋友手里有一件龙袍需要修复,他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修复师来修复,我就通过江老师联系到了黄云轩黄老师,请他帮个忙。”

顿了顿,他又说道,“既然都找黄老师帮忙了,我就打算着干脆去黄老师那里观摩几天,学习一下怎么修复纺织品文物。”

他一边解释,心里面也有些诧异,这消息怎么会传得这么快?

昨天下午他才到历史博物馆那边见了黄云轩老师,今天这消息就传到张春君这里来了,要是再过几天,岂不是要传遍整个文博界?

张春君似乎是看到了向南的疑惑,笑着解释道:

“你现在可是文博界里的名人,有很多人都关注着你呢,只要你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很快就传出来了。”

紧接着,他又说道,“青铜器修复技术,你也熟练掌握了,假以时日,很快就能超过我了,趁着年轻,多学一点本事那是好事,我现在想学都没有那个精力呢。”

向南笑着说道:“老师现在还年轻着呢。”

“你可别夸我了。”

张春君摆了摆手,笑道,“我自己什么水平,自己还能没点数吗?要是再年轻个十岁,我肯定也会多学一门文物修复技术的,可惜了,当初就没那个心气。”

“老师现在学也不晚啊,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不行了,不行了,文物修复是技术活,十八岁到三十岁是学习的最佳年龄,再大一点,精力就不够啦。”

“……”

师生俩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车子很快就下了高速,直奔马玉川住的小区而去,没过多久,就稳稳地停在了他的别墅门口。

马玉川早早地就候在了别墅门口,车子刚一停下来,他就迎了上去,脸上满是笑容,笑道:

“老张,这次让你过来,保证让你满意,不会让你失望而归的!”

第八百六十三章 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第一更)

“保证让我满意?”

张春君一边打开车门开了车,一边没好气地看着马玉川,轻“哼”了一声,说道,

“你拿什么保证让我满意?我就不相信你能收集到什么稀罕的青铜器。”

真正稀罕的青铜器,一般很少会出现在拍卖会上,这不仅仅是价值不好估量,更关键的是,收藏家除非家里出了什么大事,否则的话,也不会将这种青铜器拿出来拍卖。

尤其是像马玉川这种正规的收藏家,他的藏品来源大多是各大拍卖会,能够收藏到的藏品,大部分都是大路货。

上次他拿出来的那件商代的青铜羊觥,已经是商代少见的写实动物造型的青铜器文物了,张春君才不相信马玉川还能拿出一件比青铜羊觥还要稀罕的宝贝来。

“呵呵,就知道你老张不相信。”

听了张春君的话,马玉川也不跟他争辩,他笑呵呵地说道,

“反正一会儿你就要看到了,等看到了实物,你就相信了,我现在说再多也没用。”

这时候,向南也下了车,马玉川一见到他,也是满脸喜色,笑道:

“向专家也来了啊?上次我到魔都,还专程去了你公司一趟,可惜你没在,听你同事说,你带队到凤凰城陶瓷博物馆去协助修复古陶瓷了,要不然,我还打算请你一起吃个饭呢。”

马玉川在收藏界里也算得上是个资深收藏家,消息也是比较灵通的,他也早就听说了国家文物局准备授予向南青铜器修复国家级专家称号的消息。

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向南第一次跟张春君来到姑苏时,还只是个青铜器修复学徒,连修复师都算不上,可谁知道,就这么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向南就成了国家级专家了,由不得他不吃惊。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张春君也已经减少了许多博物馆以外的青铜器修复业务,但向南还年轻啊。

马玉川生意能做这么大,自然不是什么傻子,交好向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再怎么说,他也是张春君的老朋友了,而向南则是张春君的学生,这关系,比起其他人来,怎么说也要好得多吧?

“我同事跟我说了。”

向南朝马玉川笑了笑,说道,“这不,老师一说要来姑苏城,我就巴巴地跟过来了。”

“就应该这样。”

马玉川哈哈大笑起来,显得很开心,他说道,“你老师是我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咱们之间没那么多客套的,想来就来,我这里别的没有,包吃包住那是没问题的。”

向南笑着拱了拱手:“那就谢谢马老板了。”

“行了,行了,你们俩有完没完了?”

张春君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对向南说道,“咱们先去看那件宝贝,老马要是骗我们,我们转头就回魔都去。”

向南:“……”

这是开玩笑的吧?

要是马老板拿出来的真是常见的青铜器文物,老师还真能甩手就走?

“走走走,我带你们去看看,免得你老是说我骗你们,我老马是那种人吗?”

马玉川看起来倒是很淡定,他笑着在前面领路,一边走一边说道,

“老张你是年纪越大火气也越大了,这样可不好……”

张春君才懒得搭理他,背着手跟在他后面一言不发,闷头往前走。

向南也跟在最后,心里面倒是很好奇:老师跟马老板的性格完全是两个样子,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玩到一起去了?

真是费解啊!

马玉川带着张春君和向南左转右转,最后上了二楼的那个修复室里,指着工作台上的一个长方形的古董盒,对张春君说道:

“喏,东西就在盒子里面,你自己打开来看吧。”

张春君也不多说,走上前去,伸手打开了古董盒子,将里面的一件有些残破的青铜器取了出来,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撇了撇嘴,一脸不屑地说道:

“我还以为是什么稀罕玩意儿呢,原来是青铜蒜头壶。”

话是这么说,可张春君却没有放下这件青铜器,依然在细细鉴赏着。

“这是青铜蒜头壶吗?”

马玉川笑嘻嘻地反问道,“你哪里见过这样的蒜头壶?”

向南听得好奇,挪动脚步走到另一边仔细打量了一下,两只眼睛一瞬间就亮了起来。

这哪里是什么青铜蒜头壶,这分明是一件西汉早期的曲颈鸭嘴青铜壶!

这种曲颈鸭嘴青铜壶的性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