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让这一幅传世古画重现荣光?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专家们最关心的问题。

在这场晚宴中,向南一直坐在最靠边的一张桌子上,见到了十多位古书画修复行业的泰山北斗,连一向淡然的他也有些微微激动。

这些人里面,有来自京城故宫博物院的,魔都博物馆的,也有来自长安博物馆的,甚至还有宝岛中山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为了千里江山图的修裱而专程前来。

因为年纪小,又没什么名气,向南在晚宴当中也没什么人关注,大多数人都将他当成了故宫博物院方面的工作人员,也就更没人注意他了。

向南本来也不擅长和人交际接触,倒也乐得轻松,坐在位置上,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听那些老专家们谈天说地。

由于第二天要确认千里江山图的损伤情况,以及商讨修复方案,再加上老专家们年纪大了,需要早点休息,因此晚宴早早便结束了。

向南也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洗了个热水澡,便躺下休息去了。

这一次故宫博物院方面很大气,一个房间只安排了一位专家,向南也就不用担心同房间里的人睡觉会放屁、打呼噜什么的了,睡得倒是很安稳。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向南早早就醒了过来,在饭店的餐厅里吃完早餐后,准时来到了大门口,等着和各位专家一起,乘车前往故宫博物院的科技保部。

科技保部,在故宫博物院的西侧,紫禁城红墙与金水河之间的一座小院里。

故宫的书画修复室也在这个小院里,这是故宫唯一装了门禁的地方。

书画修复室的门有两层,一层是后来加上去的,主要是为了防风。

门对面的纸墙,就是书画上墙撑平经常要用到的,京城春天和冬天两个季节的风太大,纸张本身产生的拉力本来就大,一不留神就很容易撕裂画芯,自然就更怕风了。

专家们下了车之后,径直前往书画修复室里走去。

一直走在前头和别人聊天的刘其正刘老,忽然回过头来,朝一直跟在后头的向南招了招手,笑道:“向南,过来跟老头子说说话。”

向南闻言,赶紧快走几步,来到了刘老的身边。

“刘老!”他先向刘老打了个招呼,又朝刘老边上的一个圆脸的老头问好,“齐老!”

这圆脸的老头不是别人,正是专程从宝岛赶来京城的,中山故宫博物院的古书画修复专家齐超。

齐超老先生,曾经主持修复过元代画家陈琳创作的纸本设色画溪凫图等诸多国宝,也是名震博界的人物。

齐老朝向南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在他的眼里,向南不过是一个后辈小子,如果不是看在刘老的面子上,他根本不会搭理。

向南也不在意,齐老是“画医”圣手,自然有其骄傲的资本。

刘老似乎没看到这一幕,仍旧笑呵呵地向齐老介绍道:“这位小朋友,名叫向南,今年才二十来岁,现在已经能够代替他的老师来故宫参与国宝修复了,真是后生可畏啊!”

齐老一听,这才有了点兴趣,好奇地问道:“哦?他的老师是哪位大师?”

古书画修复这个圈子里,说大也大,从业人员少说也有成千上万人;说小其实也很小,因为真正能做到巅峰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

能够被故宫博物院邀请来参与修复千里江山图的,那肯定也在这几十个人里面,说不定还是他认识的。

而这向南,年纪不过二十来岁,看模样还是个在校大学生,居然能代替老师前来,那就厉害了!

在其他圈子里,或许还有人情面子可言,但在物修复这个圈子里,讲人情给面子,那可不是帮人,而是在害人!

你让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人,去修复国宝级别的物,结果给弄砸了,那不是毁了人家一辈子么?

所以,在这个圈子里,技术才是硬道理!

想到这里,齐老不由得又多看了向南两眼,探究之意就十分明显了。

第十章 这就是犯罪啊

刘老没有回答齐老的提问,而是笑眯眯地看着向南。

向南见状,只好说道:“老师是金陵大学教授,孙福民。”

“原来是小孙啊,前两年在魔都的时候,我们还曾见过面的,他的技术,在宝岛那边都是很受推崇的。”

齐老顿时笑了起来,随即又一脸关切地问道,“小孙这次怎么没来?”

听到自己的六十多岁的老师,被齐老喊作“小孙”,向南感觉有点怪怪的。

不过,一想到齐老跟刘老是差不多年纪,比自己老师大了将近十岁呢,被人喊“小孙”也是正常的事,他也就释然了。

此刻,听齐老问起老师的事,便老老实实地回答道:“老师前段时间下楼梯时,不慎摔伤了腿,行动不便,所以就让我过来了。”

“嗯,小朋友不错,很不错!”齐老多看了向南两眼,连连点头。

向南也没听懂齐老说的不错是什么意思,不过他也没多问,因为书画修复室已经到了。

故宫的书画修复室很大,里面的环境实际上跟金陵大学考古物系的书画修复室差不多。

四张红色的长方大案依次排开,修复中的书画摊在案心。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排笔、毛刷,对着长案的白墙已经泛黄,上面贴满了修复留下来的纸边。

千里江山图全长11.91米,宽51.5厘米,是由一整幅绢本绘制成画,一张长案显然是放不下的。

此刻,其中两张长方大案已经拼在了一起,千里江山图就如同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一样,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

显得如此虚弱与孤独。

十多位专家,再加上故宫博物院方面的人员,围在两张硕大的长案面前,看着眼前的这一幅传世名画,一个个都沉默了。

这哪里是什么意外损伤?

这几乎已经毁了这幅国宝!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上次展览的时候,千里江山图明明只是颜色稍稍暗淡,画芯、腹背纸,还有卷轴都是好好的,怎么一转眼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一个留着满头花白短发的,皮肤黝黑的老头阴沉着脸,突然出声问道,“谁能给我们一个解释?”

向南抬眼看去,这老头他昨天也是第一次见,听人介绍,他是来自长安博物馆的专家,名叫陈天寿,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古书画修复大师。

看这模样,他的脾气似乎挺火爆。

陈老一开口,其他专家也纷纷嚷嚷了起来。

“这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吧?这画怎么就毁成了这个样子?”

“犯罪啊,这就是犯罪啊!你们以后怎么跟子孙后代们交代?怎么跟老祖宗们交代?!”

“京城故宫博物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