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用了六块碎瓷片,拼合成了一只茶盏,最关键的是,这六块碎瓷片出自五个朝代、五个窑口、五种材质的瓷片。这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锔瓷盏,已经被人叫价1200万了,当然,这位锔瓷高手没舍得卖,自己拿来喝茶了。”
“哦,你说的是这个‘七合盏’!”
闫君豪恍然大悟,为自己怀疑向南不正经而感到有些羞愧,当然,他是不可能道歉的,甚至都不会承认自己有过这种想法,要不然,岂不是说自己不正经?
“这只茶盏,我在网上看到过新闻,这老头还是很厉害的。”
说着说着,他忽然重重地一拍大腿,一脸不可思议地指着向南说道,“你买这一箱子碎瓷片,难道也打算用锔瓷的手法做一个‘七合盏’?”
“不一定是‘七合盏’,也不一定用锔瓷的手法。”
向南笑着说道,“我看到这么一堆碎瓷片,心里忽然有这么一个想法罢了,还是要回去好好看一看,也不知道这些碎瓷片能拼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闫君豪说道:“只要你能弄出来,价钱就低不了,就凭你现在在圈子里的名声,很多收藏家都会抢着要。”
“那我得对得起我的名声啊。”
向南长出了一口气,认真地说道,“可不能弄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出来,把名声给败坏了。”
这世上从来不缺少拿着名声来赚钱的人,有些人名声越来越响,有些人反倒把名声给弄臭了。凭着别人对你的信任,把别人当傻子来糊弄,你的名声不臭掉才怪呢。
回到宾馆以后,时间还早,向南抱着箱子回到房间了,然后将绳子解开。
闫君豪探过头来一看,忍不住吃了一惊:“嚯,这么多!你打算做几个啊?”
“这一堆碎瓷片,能拼出一件像样的整器,那就算不错了。”
向南踢掉脚上的鞋子,换了一双拖鞋,拉过椅子坐了下来,说道,“我得先挑挑看,看看哪些碎瓷片能拼在一起的。”
这些碎瓷片,从宋以降,一直到清朝末年,各种年代各种窑口的都有。向南现在手里拿着一块巴掌大的纯白色瓷片,就是北方磁州窑的。
磁州窑是华夏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燕赵省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州的观台镇一带,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
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华夏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
不过,这一块磁州窑碎瓷片,是一件北宋磁州窑荷叶瓷枕的残片,瓷胎厚实,很难和其它器形的碎瓷片粘合在一起,因此,基本上是用不上了。
向南略有些遗憾地将它放到一旁,很快就将目光集中到了箱子里——这里有这么多碎瓷片呢,还怕找不到合适的?比磁州窑更珍贵的五大窑口说不定全都有呢。
闫君豪一开始还兴致勃勃地坐在一边看着,可看着看着,就感觉有点无趣了,都是碎瓷片,有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回房间躺床上看电视舒服呢。
他原本打算跟向南打个招呼再走,可一看到向南那副专注投入的样子,就好像小孩子找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算了,这就是个小孩儿,还是不要打扰他的兴致好了。”
心里想着,他就站起身来,悄悄地退出了向南的房间,回过头来一看,果然,向南的注意力根本就没放在这边。
他苦笑了一下,轻轻将房门带上,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打开电视看了起来,心里面却是在想着,也不知道向南买这么一大箱子碎瓷片,最后会捣鼓出什么玩意来?
真的是很好奇啊!
第七百三十三章 又见加利特 (更新完毕)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闫君豪也懒得出去了,打算到酒店的餐厅里随便吃一点,他想喊上向南一起去,想了想,还是算了,这小子现在肯定不愿意动弹了,等一下还是给他打包上来吧。
过了半个多小时,闫君豪就提着一个袋子上来了。
他轻轻敲了敲向南的房门,见里面没什么声响,轻轻推开门一看,嚯,这个小子到现在还坐在那里一动没动,手里正拿着两块碎瓷片,正在那里拼合呢。
“向南,先别弄了,赶紧吃饭。”
闫君豪走过去,将手里打包的盒饭放在桌上,说道,“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吃饱了肚子再弄也可以的嘛。”
“好,谢谢闫叔。”
向南抬起头来,对闫君豪笑了笑,将手里的两块碎瓷片放在一边,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这才说道,“闫叔你先坐,我去洗个手。”
“我不坐了,要回去午睡一下。”
闫君豪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我都中年人了,精力可没你这小伙子这么旺盛。”
说着,也不等向南说什么,就转身出了房门。
向南笑了笑,也没挽留,洗了手之后,就从袋子里取出打包好的盒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还别说,五星级酒店里的餐厅,饭菜口味还真是没得说。
吃过饭之后,向南又拿了一瓶矿泉水喝了几口,抽了两张餐巾纸擦了擦嘴,又坐回到桌子前,继续埋头仔细拼对起来。
他突然发现,将不同年代、不同窑口、不同器物的碎瓷片重新拼凑成一件全新的古陶瓷器,居然比修复古陶瓷还要有意思,还要好玩。
这不仅仅考验技术,还能从这些碎瓷片当中,找到一些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古陶瓷。
比如手中的这一块硬币大小的碎瓷片,就来自隋朝的白釉双龙柄壶。说是白釉,实际上,这块碎瓷片呈现出来的并非是白色,实际上施的是青白釉,釉层表面还有细密的冰裂缝。
隋代的白瓷在华夏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这件隋朝白釉双龙柄壶,出自于燕赵刑窑。
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唐代时为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
邢窑开创的独特制瓷工艺和先进的烧造技术,是我国陶瓷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唐人李肇在《国史补》里写道:“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邢窑白瓷产品的出现,改变了华夏一向以青瓷为主的局面,结束了自魏晋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唐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不同年代、不同窑口的碎瓷片拼接之中,向南渐渐地沉浸其中,一发不可收拾。
……
闫君豪午睡了半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