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24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明清时期,姑苏成为华夏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

姑苏也因为园林众多,被誉为“园林之城”。

这其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业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十一点不到,车子就下了高速,并没有进入姑苏老城区,而是直接往东北部的工业园区开去,不多时就进入了一个别墅区,缓缓朝前开去。

透过车窗,向南看到小区里池明水清、假山嶙峋,白墙灰瓦、绿竹摇曳,颇有姑苏江南园林中园宅合一,可赏可游可居的风采。

一路看去,他的脑海里不由得想起了那首曲词来:

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

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

黑色奥迪在小区里缓缓行去,大约又开了十多分钟,在一栋中式风格的别墅前停了下来。

“这里是我朋友马玉川的家。”

下了车,张春君似乎有些疲惫,他活动了一下手脚,指着面前的这栋别墅,对向南说道,

“这家伙是个房地产商,虽然这个小区是他们自家公司开发的,但住在这里也太奢侈了,来了这么多次,我还是不习惯。”

这话张春君可以说,向南可不能接,他只是笑了笑,没有开口。

许是司机已经给马玉川打了电话,两人在门口待了片刻,颇有特色的别墅大门便打开了,一个头发花白,长相普通,穿着也很普通的小老头从门内迎了出来,一看到张春君就笑了起来,说道:

“老张,怎么现在才到?我茶水都喝饱了。”

“我八点钟就坐车出门了,你还嫌弃我晚?”

张春君走上去和他握了握手,没好气地说道,“下次叫我来就别派车来接了,你还是买架直升机比较好,路上都不会堵飞机。”

“那你可真是为难我了,买一架直升机的钱,都能买多少文物了?我可舍不得。”

小老头苦笑了一下,他转头看了看向南,眼中露出诧异的神色,问道,“这位小老弟是?”

“哦,我都忘了介绍了。”

张春君抬手拍了拍脑袋,对向南说道,“这位就是马玉川,姑苏城里无人不知的大富豪。”

随后,他又指着向南,对马玉川介绍道,“他是向南,这次是我邀请他过来,一起探讨一下如何修复你那件青铜羊觥的。”

“啊,原来是向专家!我说怎么这么眼熟呢,原来早在电视上见过你了。”

马玉川连忙上前一把握住了向南的手,用力地摇晃了几下,又有些疑惑地问道,“向专家也擅长青铜器修复?”

在他的印象里,向南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可从没听说过向南会修复青铜器,可刚刚张春君明明说是他邀请向南一起来探讨如何修复青铜羊觥,这一下子,都把他给搞迷糊了。

“我是刚刚接触青铜器修复,这次过来,主要是向张老师学习如何修复青铜器的。”

向南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平和地说道,“我贸然前来,希望没有打扰到马先生。”

“不会,不会。”

马玉川连连摆手,笑着说道,“向专家可是文博界里的传奇人物,平常时候我是请都请不来的,我欢迎都来不及,又怎么会觉得被打扰了呢。”

马玉川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本就是人精一样的人物,听到张春君和向南两种不同的说辞,他第一时间就相信向南说的才是真实的。

不过,就算向南是跟张春君学习青铜器修复技术,他也是一个在文物修复界里顶尖的修复师,这种人他只会捧着,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求到人家头上去呢?

向南这么年轻,就已经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了,现在又开始学习青铜器修复,只要想一想,就觉得这人是真恐怖啊。

马玉川还想跟向南说几句话,站在一旁的张春君已经不耐烦了,他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

“客人都在外面站这么久了,有什么话不能到屋子里去说?”

“啊,对对对!你瞧我这人,一高兴就失礼了。”

马玉川抬手轻拍了几下脑袋,赶紧在前面领路,带着张春君和向南往里面走去。

张春君已经来了多次,自然不会对里面陌生,他背着双手,慢慢悠悠地跟在马玉川的后面走去。

向南则走在最后,一边走,还一边四处打量着。

这里与其说是独栋别墅,不如说是一处四合院更合适一些。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素雅光洁的影壁,往右拐,走上廊道之后,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罕见的青铜器品类 (更新完毕)

“真是个懂生活的人啊。”

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几株红梅点缀其间,让这略显单调的冬色也变得灵动了起来。

向南看着面前这一切,忍不住暗自咋舌。

金鸡湖畔的这个高档住宅区,他是听说过的,据说这里的住宅售价奇高,一套就要一个多亿,普通人就是几辈子不吃不喝,都不一定买得起一套。

随着马玉川一路前行,穿越了曲折蜿蜒的廊道,来到了会客厅里。

会客厅里的摆设,倒没有太过奢华,偌大的空间里,只是随意摆放着一张看上去有些年头的茶艺桌,后面的墙壁上则挂着几幅清新雅致的水墨画。

向南随意瞄了几眼,就可以看出这几幅水墨画并不是什么文物,而是书画店里一两百块钱就能买好几幅的印刷品。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来,传闻中马玉川生活简朴似乎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如果这处小区不是他们自家公司开发的话,让他自己掏一个多亿买下这么一处住宅,他也不见得会愿意。

在茶艺桌两侧坐下之后,马玉川将茶壶、茶盏用开水煮了一遍,然后又开始烧水泡茶。

张春君似乎显得有些不耐烦,说道:“你不是说喝茶喝饱了吗?别泡茶了,带我和向南去看看你那件青铜羊觥。”

“不用这么急吧?这才刚下车呢,好歹也得先喝口水歇一歇。”

马玉川早就知道张春君是什么性子的人,自然不会生气,他笑呵呵地说道,“再说了,这都快中午了,还是先吃了午饭再说吧。”

说着,他也不管张春君,转头对向南笑道,“向专家是金陵人,咱们也可以算是老乡了,你以前到过姑苏吗?”

“马先生不用那么客气,叫我向南或者小向就可以了。”

向南笑着说道,“以前一直在学校念书,后面又跟着几位老师学习修复文物,倒是没有机会出来游玩,姑苏我也是第一次来。”

“呵呵,那我就占你的便宜,叫你小向好了。”

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