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与会者,进行随机采访。
向南往那群记者里仔细看了看,并没有看到王俊的身影,估计他应该是在大会堂里面采访去了。
心里想着事,他便不再注意那些人,加快了脚步往大会堂的入口处走去。
看到向南匆匆走来,那些在等着采访候选人的记者迟疑了一下,等到反应过来时,向南早就走远了。
“哎呀,溜了一个!刚刚那个年轻人是向南啊!”
一个记者有些懊恼地跺了跺脚,他们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守在外面,不就是想着能采访到一些独家新闻嘛,好不容易“逮”住一个,还让他溜了。
另一个记者有些茫然,也不知道是不是脸上的肌肉被冻僵了,塌着脸说道:“那是向南?我还以为他是陪同家里长辈来的呢!”
“总共才几十个候选人,就他一个才二十多岁,这么显眼还能记不住?”
第一个记者有些鄙夷地看了他一眼,说道,“那可是文物修复界里的奇才,全国唯一的双料国家级修复专家!”
肌肉冻僵的记者小声嘀咕地一句:“你是记住了,可还不是没采访到?”
“……”
外面的几个在因为没有采访到向南而懊恼,向南却是一脸轻松地溜溜达达来到大会堂的入口处,拿出放在口袋里的邀请函交给守在一旁的组委会工作人员后,立刻就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很有礼貌地对向南笑了笑,然后领着他来到了颁奖典礼会场的座位上。
在座位上坐下后,向南一边随手将羽绒服脱了下来,一边往会场里四周看了看。
整个会场呈扇形分布,一共有三层观众席,会场高大的穹顶上密布着一盏盏顶灯,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恢宏壮观。
向南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看了看,六点三十分钟,离颁奖典礼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半小时,会场里大部分的座位都还空着呢,他座位的左右两边,也都还没有人坐。
“早知道我也晚一点来了。”
小声嘀咕了一句,向南原本还有些小激动的心情,到走进人民大会堂之后就已经平复下来了,他点开手机里的水果连连看,开始玩起了游戏。
前几天,他在不经意间就闯过了一整年都没闯过去的第十一关,这一下子又提起了向南的兴趣,可惜的是,第十二关的时间条消失的速度也太快了点,这么多天下来,连一点过关的迹象都没有。
还好,向南韧性十足,屡败屡战,愈挫愈勇,说不定哪天这第十二关又让他一不小心就给闯过去了。
不管是玩游戏,还是修复文物,不都得需要那么一点运气吗?
向南坚信,好运气始终都是在自己这一边的。
他一个人坐在这儿,正低头玩得开心,耳边忽然传来一个和蔼的声音:
“小伙子,怎么跑这儿玩游戏来了?你家大人呢?”
向南抬头一看,自己右手边的座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坐了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看年纪大概有五六十岁的样子,扶在座位扶手上的大手粗糙不堪,一看就是干体力活的。
向南朝他笑了笑,回答道:“就我一个人来这里。”
“就你一个人?”
这老人眼里闪过一丝疑惑,他伸手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眼镜,问道,“我叫葛福生,是个铸造工,你呢?”
向南老实地应道:“我叫向南,是个文物修复师。”
葛福生似乎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工种,有些疑惑地问道:“文物修复师?是修理工吗?”
“对,就是修理工。”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比如说古代的书画破了,我就将它修复好,又比如说,古代的瓷瓶瓷碗不小心被人磕碎了,我也能将它修复好。”
“瓷碗瓷瓶碎了也能修复好?”
葛福生一脸好奇,忍不住问道,“那修复好的瓷碗还能盛茶水吗?不会漏?”
“这个,应该不会漏,没有人试过。”
向南噎了一下,随即在心里想了一下,嗯,应该不会漏,用的都是ab胶,漏不掉,不过要是再加上几个锔钉,就更牢靠了。
“哎,我怎么被人给带偏了!”
向南脸上一阵发烫,心里暗想道,“哪有人会用价值不菲的古董文物来装茶水的?简直就是罪过啊!”
“小伙子,你这样可不成啊!”
葛福生倒是没发现有什么不对的,语重心长地对向南说道,
“下次修复好了瓷碗瓷瓶,记得一定要先试一试,看看装上水会不会漏,要是漏的话,还能再补补,要不然,人家拿回去发现你没修好,下次人家就不找你了。”
“呃……”
向南一脑门的汗,这话还让我怎么接?
第五百九十章 居然是他 (第一更)
“老哥,这位小伙子修复的都是国宝文物,谁还舍得拿国宝盛水喝啊?”
向南正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时,又来了一个五十来岁、头发稀疏的中年人,他在左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笑呵呵地看了看向南,说道,
“如果我没有看错,你应该就是向南,这次‘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里最年轻的那位?”
“嗯,我是向南。”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笑着问道,“请问您是?”
“我啊,叫李哲飞。”
坐在左边座位上的这位中年人一脸客气地笑道,“来自东北春城,是一名焊接工人。”
向南恍然,他之前也在网上看过“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其他候选人的资料,这位李哲飞可不是一位普通的焊接工人,他不仅获得过“华夏技能大奖”,而且还是大家眼中的“工人院士”,“高铁焊接大师”。
20米外,只要听到焊接声,李哲飞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焊缝的宽窄、焊接质量如何,绝无差错。而且,他牵头的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完成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4项获得国家专利。
这可是位大牛人。
“向南,你很了不起啊,年纪轻轻的,就为咱们国家的文物修复作出了这么大的贡献。”
李哲飞扭头看了看向南,一脸佩服地说道,“不说别的,就你重新研发出的那个古书画修复绝技‘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就能为国家挽救无数价值不菲的古书画,了不起,了不起。”
“李老师说笑了。”
向南连连摆手,由衷地说道,“您为咱们国家的高铁提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才是真的值得敬佩。”
“哈哈,咱们不一样。”
李哲飞哈哈大笑起来,抬手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向南,说道,“我是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你是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做贡献,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让咱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
“啊,原来你就是那个在故宫里修文物的向南。”
在一旁听了好一会儿的葛福生这会儿才晃过神来,他抬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这个人平常不怎么关注新闻,一时间没想起来,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