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6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6 英文 字 2个月前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按其绘法不同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工笔彩绘图,仅有一套,原存于圆明园。该图艺术价值高,直观效果好。

第二类为墨线白描图,共有三种版本:一是由词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的附图,有乾隆十年内府行本;二是光绪十三年石印再版圆明园图咏所附分景图,原由孙祜、沈源合绘;三是张若霭绘制的四十景。

f国国立图书馆所藏的这一套圆明园四十景图,是第一类的工笔彩绘图,由于仅存一套,而且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皆为写实风格,只是背景的山石是属于写意的,因此具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和历史化价值。

这套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前一直存于圆明园,1860年,侵略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和其它珍贵的物一起,被侵略者们掠走海外。

2003年,京城一家公司花几百万元从f国一名摄影师手中购得原图底版,又从f国国立图书馆购得圆明园四十景图版权在华夏国内的10年使用权,于次年发行珍藏画卷2004套。

这件事,怎么说怎么憋屈,也难怪姜岚霖和欧阳春两个人谈起这事时,脸色都不好看。

心中愤懑了一阵,欧阳春也知道自己改变不了什么,只得叹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圆明园四十景图都是华夏的物,如今它残损严重,必须得修复,所以就像之前姜岚霖司长说的那样,不仅得派人过去,而且还得多派几人。

可是,国内古书画修复专家各有所长,该派哪几个人去更合适呢?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欧阳春陷入了沉思之中。

想了片刻,他拿起水笔,开始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熊禀生,京城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62岁;

孙福民,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专家,66岁;

何轩,京城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专家,60岁。

“是不是太老了?”

欧阳春皱了皱眉,都这么大年纪,还能吃得消修复古书画吗?

忽然,他眼前忽然一亮,想起了一个人,“向南,我怎么差点把他给忘了?!”

说着,他就将年纪最大的孙福民划掉,又将向南的名字加了上去。

三个人应该够了。

他又拿了一张新纸,将这份名单重新抄了一遍,然后仔细地看了看,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不和谐。

欧阳春摇了摇头,笑道,“向南,22岁,这年纪也就跟那两位的孙子差不多大小,估计到了f国,人家也很难相信他会是个专家。”

不过,这跟他没关系,他只负责拟定名单,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上面呢。

第五百三十一章 别麻烦向南了 (第一更)

“向南?”

姜岚霖看了看欧阳春拟定的名单。

名单上的三个人她当然都知道,熊禀生和何轩她还见过很多次,这两位都在京城,而且是圈内都很有名的古书画修复专家。

她虽然没有见过向南真人,但毕竟是主管文物修复与保护这一块工作的,自然对向南这个人不会陌生,只是将这么年轻的向南和两位六十来岁的老专家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

姜岚霖看了看名单,抬起头来问欧阳春,“向南和熊禀生他们一起出去,合适吗?”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欧阳春想了想,又解释道,“向南在国外还是比较有名气的,据说前一段时间,米国的一位大收藏家还私下邀请他前往米国修复古陶瓷器物,据说还带回来了好几件文物,其中有两幅古画还是国宝级文物,不过……”

姜岚霖下意识地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向南并不在文博系统,他自己开了工作室。”欧阳春想了想,还是说道,“只怕他的修复费用……”

去一趟米国只是修复了一件古陶瓷器,就拿回来了两件国宝级古画,谁知道这一趟去f国,对方愿意付出什么样的酬劳?

“这倒是个问题。”

姜岚霖想了想,干脆从办公桌上的笔筒里拿出一支笔来,“刷刷”两下,将向南的名字划掉,又将名单递回给欧阳春,笑道,

“《圆明园四十景图》修复费用,f国国立图书馆会操心的,不过,暂时还是别麻烦向南了,孙福民和刘其正他们还担心向南被国外博物馆给挖走呢,你回头再想一想,换一个专家吧,到时候我把名单递上去。”

“好,我知道了。”

欧阳春点了点头,接过名单,转身退了出去。

……

发生在京城里的事情,向南当然不会知道,此刻,他正躲在家里的修复室中,一手拿着电焊,一手拿着锡丝,小心翼翼地点在两片相互靠近的铜片上。

锡丝遇热即熔化,向南刚开始练习锡焊时,没掌握好度,锡丝往前一送,一个没注意就熔了一段,焊点就变得很大。

不过,电焊只要熟悉了,练起来也容易,但想要练到每一个焊点的大小都差不多,那就有难度了,非得长时间的练习才行。

在家里练了一整天的电焊,效果并不太明显,两块铜片之间的焊点,大大小小,就像疤痕一样歪歪扭扭地将铜片焊接在了一起。

“还是得多练习啊。”

向南拿着铜片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摇了摇头。

眼看着太阳就要下山了,他再继续焊接,而是从座位上站起来,伸了伸有些酸痛的腰,准备先洗了一把脸,然后出门参加工作室举办的新同事欢迎宴。

就在这时,放在客厅里的手机忽然“嗡嗡嗡”地震动了起来。

他走过去拿起手机一看,是陕省的那位壁画修复专家葛东河打来的,向南连忙摁下了接听键,将电话接了起来:

“喂,葛老师,您来魔都了吗?”

“喂,向南啊,我已经回长安了。”

葛东河大笑了起来,接着说道,“我倒是想去魔都找你,可惜,在那边修复壁画耽误了太长时间,一直到前两天才全部搞完,我们陕省博物馆这里也还有事等着我们去做,时间太紧了,就没去打扰你。”

说着,他叹了一口气,不无遗憾地说道,“早知道当时就把你留下来协助我们修复壁画了,要是你在的话,说不定早就修复完了。”

“葛老师可是高抬我了。”

向南在电话这边摇了摇头,笑着说道,“修复壁画我可一点都不会,之前在古墓里揭取壁画,那还是赶鸭子上架呢。”

“哈哈,这也不复杂,学起来很快的嘛。”

葛东河大笑起来,向南的学习能力他是亲眼目睹的,只是看个几遍,就能上手揭取壁画,一般人可做不到这种程度——虽然揭取壁画的程序并不复杂,但对于力道掌控的要求可是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