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4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经不是人,而是变成了无数根纵横交错的线条,这些线条按照特定的逻辑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个人,一件件物,然后这些人和物,组成了一幅幅场景,最终变成了一幅壁画。

向南一点一点地将这幅画解构,变成了最原始的线条,然后再将这些线条的排列,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过了许久,他才长舒了一口气,整个人从这幅壁画中清醒过来。

他刚一清醒,就发现小萱正站在自己的身边,就跟他一样,两只眼睛直直地看着那幅壁画。

看到向南清醒过来了,小萱有些不好意思地捋了捋额前的头发,腼腆一笑,然后问道:

“向老师,你刚刚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向南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就是壁画。”

小萱有些惆怅,她又转头看了一眼壁画,接着说道,“我刚刚看到你在盯着这幅壁画在看,我也跟着过来看,可除了这幅画,我也没看出什么来呀。”

“我看的也是壁画。”

向南笑了笑,说道,“不过,你再仔细看,就会发现,这些壁画都是一根根线条组成的,而且不是一层线条,是很多层。”

“这个,只是古代绘画的一种技法吧?”

小萱仔细看了看壁画,还是有些疑惑不解,“这对提高自己的画技有什么作用吗?”

“提高画技的唯一办法,就是多画,光靠看,是没办法提高画技的。”

向南一脸认真地说道,“不过,咱们现在要做的临摹壁画,既然是临摹,当然也要使用壁画的技法来创作,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临摹。”

小萱点了点头,略有些失望地低声说道:“哦,我还以为你有什么提高画技的捷径呢。”

“哪有什么捷径?”

向南笑了起来,又说道,“就算有捷径,那也要努力练出能发现捷径的眼光,靠运气可是找不到捷径的。”

等小萱离开之后,向南站在那儿想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了一句话:“聪明人都在默默下笨功夫,愚蠢的人却都在偷偷找捷径。”

他忍不住摇头笑了笑,他倒不是觉得小萱愚蠢,而是觉得,哪怕是再聪明的人,也经不起捷径的诱惑。

转身取过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来,向南轻轻将白纸贴靠在墙壁上,对着壁画开始徒手勾勒了起来。

第四百七十五章 这就是大师级的实力吗 (更新完毕)

在墓道里一直忙活到六点半,葛东河就开始催促着众人歇了手中的活儿,这一天的工作就算是结束了,而向南也完成了第二幅壁画的徒手勾勒。

“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要懂得劳逸结合。”

葛东河一边将各种工具收拾进箱子里,一边说道,“那种拼命压榨自己的做法,是最要不得的,就算是机器,也得停下来冷却冷却嘛,一直高速运行着,早晚都得坏。”

从墓道里出来后,半个太阳已经落下山了,夕阳的余晖将天边的云彩映照得如同着了火一般,就连呼吸到肺里的空气中,也仿佛带着火热,吸一口气,就感觉火辣辣的。

从九号探方里出来时,向南回头看了看,那群考古人员们还在汉代古墓的上方忙碌着,他看了一圈,没看到胡德森的身影,也不知道他干什么去了。

“走吧,回宾馆去。”

葛东河大手一摆,随后又看了看向南,问道,“向南,你也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吧。”

“好。”

回过神来,向南朝着葛东河笑着点了点头,“吃过饭后,我还要将今天画的两幅白描线稿处理一下,明天就直接上色了。”

葛东河愣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好,那就早点吃饭,吃饱了你们就去做事,做完了事早点休息。”

回到县城以后,几个人也没先回宾馆,直接在楼下的一个小餐馆里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大盆米饭,三下五除二地就解决了晚餐。

吃过饭后,几个人就回了宾馆。

上了电梯,葛东河就对小萱说道:“小萱,你就带着向南去拷贝白描稿,我估计他连拷贝台都不会用,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你也多提醒着。”

小萱点了点头,说道:“好,我知道了。”

葛东河又将头转向向南,笑道,“那你就慢慢忙,我老人家就先回去洗澡休息了,可别说我招待不周。”

向南笑着说道:“您忙您的,我做完了事,也直接回去休息了。”

几个人分开之后,小萱便带着向南来到了房间,向南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走进去了。

进去一看,顿时大松了一口气。

小萱住的房间是一个套间,进去之后先是一个小客厅,里面摆放着一套沙发和茶几,靠墙边的一个小桌子上,还摆放着一台镜框一样的小仪器。

发现向南盯着那个小仪器在看,小萱便介绍道:“这个就是拷贝台了,一会儿咱们把白描稿通过这个拷贝台,拷贝到正式的设色稿纸上,然后再托背、粘裱到木质画板上就可以了。”

“嗯,那行。”

向南想了想,又说道,“那我先操作一遍,你在一边看着有没有问题。”

“好。”

小萱点了点头,伸手将拷贝台的电源打开了来,之后,又从一旁的端来了新研磨的松烟墨和毛笔,递给了向南。

向南朝小萱点了点头,先是将白描稿取了出来平铺在拷贝台上,又取了一张略大一点的设色稿纸放在白描稿的上方,然后才接过小萱手里的毛笔,蘸了蘸一旁的松烟墨,开始描印了起来。

实际上,将白描稿描印在设色稿纸上,和之前用毛笔勾勒白描稿没什么不同,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将这幅壁画白描稿“转移”到另外一张稿纸上而已。

这一步操作对于向南这样一位临摹大师来说,完全没有难度,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向南就将这白描稿描印在了设色稿纸上。

描印结束之后,向南将两份画稿又一一对比了一番,确认无误后,这才对小萱说道:“你要不要也比对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不用了。”

小萱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用拷贝台来描印白描稿,完全就是照着画,几乎不会出错的。”

向南点了点头,道:“那就继续进行下一步吧。”

之后的托背,就跟古画修复中的托背一样,向南三下两下就完成了,这速度看得小萱咋舌不已。

要知道,以前她们描印完白描稿之后,托背这一步都是找专门的裱画师来做的,她也曾经看过很多裱画师做托背处理,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得像向南这般行云流水的。

“这就是大师级的实力吗?”

小萱一脸钦佩地看着向南专注的神情,心里面忽然涌起一股渴望,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达到这种水平,那就好了。

托背之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