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2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也需要至少一个月以上的时间。

因此,当葛东河等人刚刚回到壁画前,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继续工作,感觉还没过去多久,最多也就一顿饭的工夫,眼角的余光瞥见向南停下了画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时,心里都忍不住“咯噔”了一下:

“这就白描勾勒完了?”

几个人还没开始有所动作,只见向南已经拿着手中的画稿,开始和面前的这幅壁画开始比对起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错漏的地方,如果有比例不对的地方,还需要修稿,直到画稿修到完全符合要求之后,然后才是最终的定稿。

而白描线稿定稿之后,接下来的一步就是上色了。

向南将自己手中的画稿和墙上的这幅壁画一一对比之后,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他想了想,便对一旁的小萱说道:

“小萱,你能暂定一下吗?先来帮我比对一下。”

“好的,向老师,稍等一下啊。”

小萱其实早就静不下心来工作了,眼睛虽然一直都盯着面前的壁画,可注意力却全都集中在了向南那边,此刻听到向南的话后,连想都没有想,她就立刻应了下来。

她将自己的画稿收好放在一边,就满怀激动地来到了向南的身边,伸手接过了他的那幅画稿,乍一眼看去,这幅白描勾勒图,平平淡淡,没什么可值得夸耀的,甚至有些地方,还有些缺损——比如说,院中正在饮茶观雪的主人,脸上的五官都是空白一片,连眼睛鼻子都没有。

但实际上,作为资深壁画临摹师的小萱很清楚,这才是壁画临摹。

壁画临摹不仅仅要将这壁画上的人物、风景都完全临摹下来,甚至连壁画缺损的位置也都要显示出来,以记录壁画的保存现状。

当然,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壁画临摹之中还有一种复原性临摹。

所谓复原性临摹,就是将临摹残缺的位置,通过查找资料、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人情风俗,然后将之科学地复原出来。

不过,这种复原性临摹,显然不适合在墓葬里面进行,至少也得换一个地方才行。

想到这里,小萱忽然发现自己好像想得太远了,她连忙定下神来,拿着这幅白描勾勒图和壁画真迹一一对比起来。

一旦开始工作,小萱也是极其认真的,在看到不明确的地方,她甚至还从工具包里拿出一具游标卡尺,来测量画稿上的人物比例,看看它是否和真迹上的比例一致。

小萱在认真比对,向南也站在稍远的一点后方看着这幅壁画,他确信自己在白描勾勒时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失误,因为在画稿之前,他就已经将壁画真迹的每一个细节都观察得很仔细了,不仅如此,他甚至将画中茶几上有几道裂纹,裂纹的大概有多长,都牢牢地记在了脑海里。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徒手勾勒能做到蒙稿那么精确,徒手勾勒的最大缺点,就是比例不够精确,现在就看自己到底有多少处比例不精确的地方了。

至于下一步的上色,向南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这跟古画修复中接笔后的上色并没有多少区别。

而且,古代壁画所使用的都是矿物颜料,颜色相对而言都比较纯正,对于他这么一个古书画修复专家来说,完全没有难度。

“向老师,这幅白描线稿可以定稿了。”

向南正想着,那一边,小萱已经比对结束了,她拿着手中的画稿,脸上的神情十分复杂。

一稿过!

除了极为有数的几位壁画临摹大师之外,还有谁能做到临摹壁画白描线稿一稿就定稿的?

小萱从十岁开始就跟在她父亲的屁股后面开始学习临摹壁画,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她依然做不到这一点,别说是她,就是她的父亲,如今也是壁画临摹大师了,这一辈也没出现过几次“一稿过”。

可是,这位有生以来第一次临摹壁画的向南,他居然做到了!

“什么?一稿过?!”

葛东河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他今天已经不知道第几次这么火急火燎了。

他一把从小萱的手里抢过向南的画稿,仔仔细细地对着壁画真迹检查了一遍,仍然不敢相信,他又拿起游标卡尺比比划划,一直过了好久,才有些颓然地看了一眼向南,摇了摇头,说道,

“谁要是跟你做同事,非得得心脏病不可。”

偶尔一惊一乍还能承受,这要是一天惊个好几次,谁的心脏受得了啊?

“向老师自己做老板了……”

欧阳在一旁小声嘀咕了一句,他一脸崇拜地看着向南。

以前总听古书画修复中心和古陶瓷修复中心的同事说向南怎么怎么厉害,他还有点不信,认为网上都是吹牛的,可现在自己亲眼看到了,那真是不服都不行。

可惜他不是古书画修复师或者是古陶瓷修复师,要不然,等向南回魔都时,估计他都要跟在向南的屁股后面当小弟了。

“当老板怎么了?当老板不一样要干活?”

葛东河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说道,“你啊,也就嘴上厉害,有本事你也跟向南一样,让我一天惊个好几次,我得心脏病都愿意。”

欧阳一撇嘴,乖乖地低着头躲到一边去了。

跟向南比,那得多大的勇气?

第四百七十三章 被拉壮丁了 (更新完毕)

“我这就算是通过了?”

向南从葛东河复杂的眼神中接过自己的这份画稿,又看了看小萱。

壁画临摹毕竟和古画临摹不一样,古画临摹可没什么标准,但也有诀窍,即“落笔要旧,境界要新”。

唐岱《绘事发微》临旧篇中写道:“凡临旧画,须细阅古人名迹,先看山之气势,次究格法,以用意古雅,笔精墨妙者为尚也。而临旧之法,虽摹古人之丘壑梗概,亦必追求神韵之精粹,不可只求形似。”

说得直白一点,临摹古画,就是用古人的规矩成法,不用古人的境界门径,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而临摹壁画的要求就更严苛一些了,作品出炉送检最严格的时候,壁画人物耳朵到眼睛的距离都要用卡尺卡,不合“规矩”的一律当成废品来处理。

如此严苛的“三查四检”制度,虽然让临摹壁画师们很难受,但也正是因为检查制度的严格,才让壁画临摹这项工作显得更为严肃和重要。

“嗯,通过了。”

小萱很肯定地点了点头,一脸钦佩地说道,“下一步,向南就可以上色处理了。”

“好。”

向南想了想,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有时候谦虚是必要的,但太过谦虚,给人的感觉就有些虚伪了,他笑道,“那你们去忙吧,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