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8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振作了起来,“我得去看看向南将那只曜变天目盏工艺品修复成了什么样,也好知道彼此的差距在哪里。”

想到这里,他连指导修复师们都有些心不在焉,干脆找了个借口,让他们自己先琢磨琢磨,然后,罗建聪便急匆匆地出了门,直奔会议室而去。

他刚一出门,身后的修复室里便传来了一阵窃窃私语:

“向南可真厉害,两天时间就修复好了一只曜变天目盏,连主任都做不到!”

“人家是天才,没看报纸上说的吗?向南就是为了修复文物而生的,不奇怪不奇怪!”

“我要是有向南这么厉害就好了,就算没这么厉害,能跟他学习也很不错啊!”

“……”

这些声音虽然不大,可不知怎么回事,传到罗建聪的耳朵里却忽然变得很清晰,他脸色有些发黑,假装没有听到,朝着另一边匆匆而去。

……

“你说什么?向南拿到了修复资格?”

在江阳市的步行街上,汤家跃正饶有兴致地一家店一家店地逛过去。

江阳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太好了,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自然风光很是不错,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城市。

随着“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发现,以及“南海一号”博物馆开馆,每年前来江阳旅游的人数,也是节节攀升。

比试一结束,汤家跃就来到市区的步行街,一边随便逛一逛,一边给家里的小孙子买点海螺啊,贝壳啊之类的小纪念品。

就算今天不回之江,那明天也肯定要回去了,所以,该买的东西先买好再说。

他心里清楚得很,在这次比试的人选之中,自己的修复水平并不算特别出色,基本上就是来打个酱油的,因此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但等他接到鲍海打来的电话后,心里面还是“咯噔”了一下,像是失去了什么似的,心里面空落落的,

“你是说他在那两天时间,不但修复完整了器型,而且还是无痕修复?!”

“你等着,我回博物馆看一看!”

说着,也不管鲍海有没有听清楚,就直接挂了电话。

他抬头往前面看了看,前面好像有几家不错的工艺品店,汤家跃一犹豫,随即狠狠地咬了咬牙,

“算了,回去,不买了!”

还有什么比无痕修复更重要的?尤其还是曜变天目盏的无痕修复?

在转身往博物馆赶去的路上,汤家跃在心里暗骂自己没出息,前一段时间还想着混到退休就算了,好好回家带孙子享受人生,可现在一听到无痕修复,居然还会心跳加快,

“唉,在文物修复这条路上,我这辈子算是回不了头了!”

……

许弋澄倒是没去江阳市,他一大早就来到海边看海去了。

原本,他还打算在附近的一个渔家那里,跟着船出一趟海捕一次海鱼呢,可惜,谢家松的电话把他给拦住了。

这一个电话,不仅让他没了出海的兴趣,连看海的兴趣也没了。

“向南拿到了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

许弋澄原本高涨的情绪瞬间低落了下来,连声音都有点变调了,“他……修复得比我还要好?”

“他是无痕修复。”

谢家松的声音里似乎有些遗憾,安慰他道,“你也别灰心,你跟他差距不大,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说着,他又补充了一句,“向南得了994分,你得了988分,就差了那么006分,实际上这都已经不算差距了。”

“谢老,不好意思,让您老失望了。”

许弋澄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来这里,是因为谢家松的推荐,他有些歉意地说道,“我这就回来看看。”

挂了电话,许弋澄心里面感觉有些苦涩。

当初从京城出发时,意气风发,坚信自己能够在比试中夺魁,获得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谁知,到了最后竟是这样一种结果。

谢家松一直在安慰自己,说只是差了一点点。

可许弋澄心里却很是明白,看似只差了一点点,实际上这一点点却如同鸿沟一样,将他和向南之间给隔开了,也许,一辈子都难以跨越。

但,如果自己不去努力,又怎么追赶得上别人前进的步伐?

“无痕修复么?”

许弋澄心里暗暗对自己说道,“我也一定能够做到的!”

他抬起头来,看着海面上浪花飞卷,两只海鸟在惊涛骇浪中穿梭翱翔,似乎下一刻就要被海浪给扑灭在了海里,但一转眼,它们便穿越了浪涛,重新出现了天际。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看了一眼波澜壮阔的大海,随后毅然转身,朝着博物馆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去。

他要去看一看,自己究竟差在了哪里?

……

就在汤家跃和许弋澄等人往“南海一号”博物馆赶去的时候,邹伟国、沈文武两个人也都一脸凝重地往博物馆而去,他们也要看一看,向南修复的那只曜变天目盏,究竟赢在了哪里?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尤金鸣、石强、胡剑,以及老戴等魔都古陶瓷修复团队的成员,也全都得到了消息——

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工作将由向南全权负责!

顿时,整个“南海一号”古陶瓷修复中心,也全都轰动了起来。

因为,向南即将成为第一个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师,这单单是华夏范围内的,更是全世界范围内的第一人!

第三百二十四章 既生澄,何生南?(更新完毕)

曜变天目盏的珍贵,部分缘于数量稀少。

这种特殊茶碗的烧制工艺极难,因为窑内温度要达到1300度,且只允许十几度的变化。

在高温冷却的后期阶段,温度突然升高后迅速下降,让釉内铁结晶快速融化再冷却,周围出现薄膜,从而形成美丽的曜变效果。

这种烧制工艺在古代的烧窑条件下非常难以实现,刻意烧造的成功率大概也只有十万分之一。

说它极其珍贵,并非是一句空话。

据资料记载,自宋朝灭亡之后,曜变天目盏的烧制技术也跟着失传了。

如今,存世的曜变天目盏只有三件半,三件完好无损的都在海外,华夏国内仅存半只残盏。

而现在,从“南海一号”古沉船里,又发现了一只宋代曜变天目盏残存的碎片,虽然拼不成完整的器物,但依然可以通过修复的手段,让它再现数百年前的光华。

而这个负责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师,就是向南!

全世界的古陶瓷修复师,都没有修复过宋代的曜变天目盏,向南,将会是第一个。

这本来是向南的事,可向南反而是最晚一个知道的。

胡剑出门上了一个厕所,就听到别人说起了这件事,可当他满脸兴奋,急匆匆地赶回六号修复室,想要将这件大喜事告诉给向南的时候,发现向南正低头忙着给一件古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