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3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乃至国内外都有些名声的收藏大家,鉴赏水平也是一流的。

如果向南在这里,恐怕要大吃一惊了,这些老专家里,除了个别人以外,他几乎都认识。

“老江,这次向南又来了吧?”

吴振峰笑呵呵地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江易鸿,开口说道,

“一会儿我可得提醒他,我还有一幅古画,他还没给我修复呢。”

“这事儿你别跟我讲。”

江易鸿撇了撇嘴,说道,

“我又不会修复古画,你哪天要是一不小心把家里的那只康熙官窑的青花缠枝莲纹大碗给碰坏了,我倒是可以给你修一修。”

“我呸,你个乌鸦嘴!”

吴振峰笑骂了他一句,紧接着又说道,

“就算老子不小心碰坏了他,我也不找你个黑心的来修,我找向南给我修!”

“上次在长安时,看到向南修复的那件宋代雕塑龙纹罐,让我直到现在都有点意犹未尽。”

坐在吴振峰边上的夏振宇也忍不住了,看着江易鸿,笑着问道,

“老江,向南这次修复的曜变天目盏,会不会更惊艳一些?”

“我怎么知道?我到现在也跟你们一样,什么都没看到。”

江易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在茶水上面的茶叶,小心地喝了一口,这才一脸惬意地继续说道,

“再说了,一会儿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是谁修复的,文物盒子上面只有编号,没有姓名。”

这编号可不是按照修复室的顺序来的,而是由工作人员重新编制的,基本上是打乱了顺序。

“搞得这么正式?”

吴振峰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也好,那我一会儿就猜猜,到底哪个才是向南的。”

“还用猜?”

江易鸿眼睛一斜,露出一丝鄙视之意,“修复得最好的那个,肯定是我徒弟!”

“哈哈哈,老江啊老江!”

夏振宇大笑起来,指了指江易鸿,摇头笑道,

“人家是越老经验越足,我看你是越老脸皮越厚啊!”

他们三人在这里聊着,其他人也是三三俩俩凑在一块儿,猜测着究竟谁能拔得头筹,赢得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

正聊得热闹,会议室的门被人敲响了,一个年轻的工作人员轻轻地推开门,看到副馆长杨志宁之后,便连忙一路小跑了过去,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杨志宁朝他微微点了点头,这位工作人员又连忙跑出去了。

等他离开后,杨志宁这才站了起来,朝各位老专家们笑了笑,朗声问道:

“各位老专家,六位修复师的修复作品,已经收上来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

众人对视了一番,纷纷点头:

“开始吧!”

第三百一十八章 是向南吗 (更新完毕)

话音刚落,会议室的门又被人推开了,几个工作人员一人捧着一个木盒子,鱼贯而入,将这些盒子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会议桌之上。

随后,又有两名工作人员拿着一叠打分表格和一盒水笔进来,给在座的每一位老专家都发了一份。

“呵,真搞得这么正式啊?”

夏振宇拿起表格来看了看,上面有外观、打底、作色、防釉、做旧等一共五项,每一项满分是2分,总分是10分。

这些实际上跟古陶瓷鉴定相类似,比如说外观一块,就看器型是否完整,如果有配补的话,还要看配补部分是不是自然、和原器物是不是相融洽。

“正式一点好。”

江易鸿抬头扫视了一圈,颇有些严肃地说道,

“宋代的曜变天目盏可不是一般的器物,这次咱们选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者,如果我们一群老家伙选出来的修复师,修坏了曜变天目盏,那么,我们大家都是罪人。”

作为华夏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江易鸿在各个国家级协会里面,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气势也是很足,此刻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在座的老专家们一个个也都严肃了起来。

“我这个话说得是有些严重了,哪怕是再厉害的修复师,也都会有失手的时候。”

看到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他,江易鸿又说道,

“这次的比赛里,都有各自推荐的人选,包括我在内,我希望大家能实事求是,认真一些,不要为了面子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丢了对文物保护的责任心。”

“年纪大了,就喜欢说废话。”江易鸿摆了摆手,笑道,“大家继续,先看看1号的修复作品。”

“好。”

杨志宁听到这话以后,赶紧站起身来,将上面贴了1号标签的木盒子取了过来,小心地打开,这一看,他自己都愣住了。

不过,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将盒子里的这个1号作品,小心翼翼地取了出来,放在了会议室的中间。

这一下,会议室里的老专家们都看了个清清楚楚,一个个也都瞪大了眼睛,似乎难以置信。

“这,这是不是拿错了?”

“应该是拿错了吧?不是修复过的吗?怎么还是个残盏?”

“应该不会错,这虽然是残盏,但是之前拿过去的残盏没有那么大的。”

“两天时间要修复曜变天目盏,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我估计这位修复师是将几个小块的残片,修复成了如今这个样子,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在两天时间内,完全展现出自己的修复技艺。”

“这个想法不错,说明这个修复师,也是很有头脑的嘛!”

“……”

老专家们议论纷纷,有人说1号修复师投机取巧,也有人说他懂得变通,因为这次考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完整修复曜变天目盏工艺品,而是为了考验他们的修复水平。

“这只残盏,修复痕迹很淡,但还是可以看出来的,有两道裂缝,一处配补。”

夏振宇将这残盏拿过来看了看,一边看一边说道,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防釉方面,虽然这位修复师用仿制釉泡的方式,来达到随光源移动而变色的目的,想法很不错,但实际上,变幻的颜色和原器物上的并不一致,稍稍用心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做得釉泡明显有点多了。”

毛志飞也看过了这只残盏,这时候也插话道,

“我们可以看到,原器物上面,是釉泡破裂后形成的棕眼和未破裂的釉泡不规则地出现,但这残盏配补部位上面,却有一连串的釉泡,太明显了一点。”

其他专家们也是连连点头,根据自己的观察再结合其他专家们的意见,在表格上打下了分数。

原以为,看到一只残盏,就已经很吃惊了,没想到接下来的2号、3号、4号修复作品,也全都是残盏。

“这些家伙,怕不是事先串通好了的吧?”

吴振峰往椅子上一靠,开玩笑似的说道,

“要不然的话,怎么接连几个人修复出来的都是残盏?我还想着来看一次完整的曜变天目盏呢。”

他这话,也是其他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