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6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没有。

“哎,真不知道你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曜变天目盏有那么好修复吗?躲都来不及呢,还要抢着修?”

老戴抬手摸了摸脑袋上不断扩大海平面的“地中海”,叹息连连,

“不说别的,那茶盏内壁的圆形斑点,还有周边的七彩光晕,好看是好看,可要是仿釉,那真是会难到哭泣的。”

“虽然说,这修复好了曜变天目盏,会有大把的名声,可要是没修复好,反而修复坏了呢?这可是会毁了前途的呀!”

老戴这话虽然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算太过,如果哪个修复师真的把曜变天目盏修复坏了,其他的且不说,至少这坏名声肯定是传出去了。

那些收藏大家,谁敢把贵重的古陶瓷器物拿给一个有过“失败记录”的修复师来修复?

这话向南没法接,他抬头朝老戴一笑,又继续低头忙碌了起来。

老戴太知道向南的性格了,别看这小子一副老老实实的模样,骨子里头犟着呢!

他决定的事情,别人怎么劝都没用的。

老戴坐在他边上看了半天,最后叹了一口气,也走了。

尤金鸣和老戴这些人的到来,并没有让向南的内心产生迟疑,或者退缩,反而更是激发了他的斗志。

实际上,向南对这些人的到来,心里面也是充满了感激,要是不关心自己,谁会四处打探消息,然后跑来告诉自己?

要是不担心自己,谁又会再三提醒自己,甚至劝说自己?

不过,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同时,他也想知道,自己如今的古陶瓷修复技艺,和那些专家相比,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这一整天,向南不仅修复好了一件古陶瓷器物,而且还专门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指导了一下覃小天。

几次接触下来,覃小天似乎也明白了向南的处事风格,他不再像从前那样投机取巧,而是踏踏实实地开始坐下来,认真钻研古陶瓷修复技术。

向南也发现了覃小天的转变,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态度来,依然让覃小天将那只废弃的瓷碗继续修复下去。

这一天,向南刚来到六号修复室,正准备开始工作,一位面相陌生的工作人员走了进来,礼貌地对他说道:

“向老师,杨馆长请您去三楼的一号会议室开会。”

“好的,谢谢你。”

向南点了点头,心里却是一震。

曜变天目盏的修复工作,马上就要正式开始了。

来到会议室后,里面已经坐了五个人,除了罗建聪他认识以外,其他人他都没有见过。

让向南有些吃惊的是,这些人里面,还有一个看起来只比他大五六岁的年轻人。

这年轻人面相俊朗,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看似平和,却掩饰不了他内心里的桀骜。

向南在看他的同时,这年轻人也看了向南一眼,眼中的惊诧一闪而过。

他对着向南笑了一笑,随即便转过头去,低头看着手机。

向南也收回了目光,在会议室里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过了没多久,副馆长杨志宁便走了进来,他一脸笑意,先是简单地说了几句欢迎词,然后才说道:

“这次邀请大家前来,是因为‘南海一号’古沉船出水了一只残破的曜变天目盏。”

“曜变天目盏,在古陶瓷器物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就不多介绍了,相信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只是如今这只曜变天目盏破碎了,经过江易鸿等几位老专家的商议,决定对它进行整体性修复,重现它的璀璨光芒。”

说到这里,杨志宁忽然话音一转,

“在座的各位都是古陶瓷修复界的精英,任何一个人的修复技术都是国内顶尖的,但曜变天目盏只有一只,只能让一个人来修复。”

“因此,这一次我们会先进行一场古陶瓷修复考核,考核的结果由江易鸿等几位老专家来点评,最终胜出者,将获得这只曜变天目盏的修复资格!”

第三百零九章 就怕碰不到对手(第一更)

还要考核一番,才有资格修复曜变天目盏?

在座的几位古陶瓷修复专家有人皱了皱眉,也有人淡然一笑,表情各异,但都没有说话。

事实上,能够成为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古陶瓷修复领域里,那也都是顶尖人物。

像这样的人,在内心深处,也是有着自己的骄傲的。

平常的时候,在博物馆之外,都是那些收藏家、古玩爱好者们捧着他们,花费大价钱来请他们修复残损文物,哪里会像现在这般,连修复的资格都要竞争一番?

不过,一想到这是难得一见的宋代曜变天目盏,连残器都是国宝,众人的神情又有些释然。

如果能修复好这只宋代的曜变天目盏,那自己在古陶瓷修复界的地位,将会扶摇直上。

别的不说,华夏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里,必然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些专家们心思各异的时候,那个年轻人也是咧嘴一笑,神色之中露出淡淡的自信,他才不怕竞争,他就怕碰不到对手。

这个年轻人,就是谢家松推荐的,来自京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修复中心的许弋澄。

而向南则是表情淡然,根本就没在意杨志宁所说的话。

对于考核竞争修复资格一事,他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当初在京城故宫博物院里,修复国宝《千里江山图》时,他就曾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接笔高手们“过了一招”,最终他凭借“时光回溯”的能力,夺得了接笔《千里江山图》的资格。

也正是那一次修复《千里江山图》的经历,让向南在文物修复界里一鸣惊人,从此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他对同样珍贵的宋代曜变天目盏的修复,需要通过竞争才能获得这件事,并不觉得奇怪。

此刻,他心里想的是,曜变天目盏的变色釉,究竟该怎么调配釉色,才能做到天衣无缝?

“这一次,我们博物馆准备了六只利用现代技术复原出来的曜变天目盏,将其破碎之后,重新封装。”

见大家都没有说话,杨志宁笑了笑,又继续说道,

“每只茶盏的破碎程度大致相同,但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到时候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每只茶盏由谁来修复。”

“修复时间为两天,也就是四十八小时。两天之后,不管修复到什么程度,都必须将修复作品提交上来,我们会组织老专家们来评定。”

说到这里,杨志宁顿了顿,笑道,

“为了感谢各位不远千里赶来相助,不管你们当中是否有人能获得修复曜变天目盏的资格,我们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