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0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看了看,喜笑颜开地说道,“真漂亮!”

老爸在一旁插话道:“儿子给你买的,你戴起来看看。”

“戴起来干嘛?要是丢了怎么办?”

老妈看了一会儿,便将金项链又放回了首饰盒里,再将首饰盒放进了口袋。

想了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她说道,“儿子送给我的礼物,我得藏好了,不能丢了。”

说完,她便急急忙忙起身离开了餐厅,跑到房间里藏金项链去了。

向南和老爸对视一眼,都是一脸无语。

这要是藏得太严实,自己都找不到了,可怎么办?

吃过年夜饭后,老爸老妈便坐在客厅里看起了春晚。

向南没有看电视的习惯,洗了澡之后,便回到房间里,拿出手机玩起了水果连连看。

今天晚上的运气居然出奇的好,才玩了十把,居然就过了第十关。

难道是新年新气象?

可惜,到了第十一关,这游戏的难度增长了何止一倍,向南连一半水果都没找到,游戏就结束了。

不过,向南可不是那种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他是越战越勇。

耗了一年多的第十关都过了,还会怕第十一关?

早晚也能把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的!

第二天一早,向南起床后锻炼了一会儿,便匆匆洗漱了一番,简单吃了一点早饭,就和老爸老妈一起,驱车往乡下老家赶去。

去乡下爷爷家,向南还是很乐意的。

唯一可惜的是,乡下没有修复室,要不然,他就能把另外一幅还没修复的古画给带上了。

……

这一个春节,向南过得很是悠闲。

在乡下住了两天,走了一遍亲戚,初三下午就回了金陵市区的家里。

第二天,向南一早就买了大包小包的礼物,去给孙福民拜年。

孙福民的儿子孙卫安对向南很是热情,这个自己虽未曾谋面,但一直被父亲挂在嘴边的小师弟,也确实值得自己高看一眼。

想当年,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为出国考托福的事,天天抱着英语书苦读呢。

可向南却早已经是文物修复界里,最年轻的国家级专家了。

更骇人的是,他不止是在古书画修复方面成就惊人,在古陶瓷修复方面一样表现出色。

“向南,我常年在国外,我老爸年纪大了,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我也不放心,就要麻烦你多多费心了。”

午饭之后,孙卫安和向南站在阳台上,一边看着金陵大学的景色,一边说着话。

孙卫安这次回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想劝老爷子跟他一起出国,他年纪越来越大了,一个人在这边生活,确实让人放心不下。

可看眼下这情况,孙卫安的说服行动显然没有成功。

孙福民这个老头子,倔得很。

他要留在国内,亲眼看着向南一步步成长起来呢。

“我会的,卫安哥请放心。”

向南一脸郑重地点了点头。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这句话,在如今看来,显得有些过时,但在文物修复行业里,并不过分。

更何况,对于向南来说,孙福民不仅仅只是他老师这么简单,更是像亲人一样,事事都在为他考虑,为他谋划。

如今孙福民老了,身边的亲人们都不在,那么,向南去照顾他,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不管别人怎么想,至少向南是这么觉得的。

“小老弟,那就拜托你了。”

孙卫安看着向南,一脸感激。

正月初五,向南又来到赵子和的家里,给他拜年。

赵子和在得知向南要来的时候,早早地就来到了小区门口接人。

几位邻居看见赵子和站在门口,一脸的好奇。

有一位没忍住,问了一句:“老赵,你当门神呢?”

赵子和挥了挥手,一脸嫌弃:“去!什么门神?我来接人!”

“谁呀?这么大面子,还用得着你来接?”

“我学生,向南!”

赵子和一脸得意,抬着下巴,说道,“向南知道吧?就是咱们金陵出的大才子,21岁的文物修复专家!”

“是他?这人我知道啊,那一阵子,咱们苏江电视台和金陵电视台天天播放他的新闻!”

另一位邻居凑了下来,插话道,“他不是专门修复字画的吗?怎么还是你学生?”

“废话嘛这不是?!”

赵子和斜了他一眼,满脸自得地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他跟我学了古陶瓷修复技术!”

……

远一些的几位老爷子,向南早就在大年初一时,就打了电话拜了年。

再给孙福民和赵子和两位老师拜了年,这个春节就没向南什么事情了。

正月初六,他又一个人来到金陵大学,在那位年轻老师的目瞪口呆之下,再次进入古书画修复室,用了一天时间,将第二幅古画修复完毕。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七。

向南心里默默计算着,姚嘉莹的电话也该打来了吧?

那把紫砂壶上的麦漆,这么难干吗?

心里正想着,放在一旁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二百五十八章 艺术再创造(第一更)

朝天宫古玩城。

向南接到姚嘉莹的电话后,便打了个车,来到了她家的古玩店“博古轩”。

两个人见了面,也没多寒暄,便直接上了二楼的修复室里。

“嗯,麦漆确实干了,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向南用棉签刷了刷上次在废弃瓷片上留下的麦漆,发现已经不粘棉花了,略显满意地点了点头。

姚嘉莹微微颔首,却是没有说话。

她对自己在金缮修复工艺上的水平,也是相当自傲的。

否则的话,她也不敢设局来试探向南,想要借此来找回在长安古陶瓷修复技艺大比中丢掉的场子。

如今向南不过才进行了紫砂壶的碎片拼对粘接而已,并不能说明什么。

向南并不在意姚嘉莹的态度,如果不是有紫砂壶可以修着玩,而且这还是在对方的修复室里,他才懒得搭理她。

试过麦漆的干燥程度之后,向南便将之前放在写字台角落里的紫砂壶取了过来,小心翼翼地将缠在壶身上的透明胶带给取了下来。

随后,又从身旁的工具箱里拿过来一把手术刀,将碎片粘接时挤压出来的、多余的麦漆,一点一点地刮掉。

等到粘接缝隙外面多余的麦漆全都刮干净之后,下一步就是补缺了。

补缺分两种情况,一是接缝有坑坑洼洼的现象,二是器物本来就缺了一块。

这把紫砂壶是两种情况都有。

在壶盖上,有一个指甲盖的缺损,估计是当时紫砂壶摔裂开之后,不知道崩到哪里去了,或者是其它什么情况,反正向南在盒子里没有看到。

补缺需要重新调制材料,这材料其实也简单,就是用瓦灰和生漆加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调制好的补缺材料,一般称之为漆灰。

如果感觉漆灰太稀了,可以再适当加一些瓦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