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0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最后一片给粘接上?”

“再给我5分钟,5分钟就行了,我这正上色呢,中途打断了不好吧?就5分钟,说到做到!”

“怎么回事嘛,比个赛就给6个小时,连个器物都修复不完,怎么看得出真实的水平呢?这简直就是瞎胡闹嘛!”

“谁说不是呢?就算是专家,也没几个人能在6个小时内修复完一件破损严重的古陶瓷吧?怎么感觉这比赛跟儿戏似的?”

“”

尽管赛事负责人已经事先声明了,超时修复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可还是有大把的修复师吵着闹着要多给几分钟。

现场的喧闹声、抱怨声响成一片,把那些年轻的工作人员给急得满头大汗。

那个面相清冷的女子姚嘉莹,站在3号修复室的门口,朝闹哄哄的,像是菜市场一样的隔壁瞥了一眼,脸上带着一丝讥讽,随后傲然离去。

在她身后的工作台上,端端正正地摆着一只清代的青花缠枝莲纹梅瓶,这只梅瓶器型端庄,纹饰刻画流畅自然,釉面匀净,光泽莹润。

如果不是瓶身有一部分地方的釉色微泛“贼光”,让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修复过的瓷瓶的话,这只青花缠枝莲纹梅瓶,还真就能唬住不少人。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姚嘉莹的古陶瓷修复水准来,起码不比李德坤差,至少她也是完成了仿釉处理,只差做旧最后一步了。

方玉婧也是时间一到,就自觉地停下了手中的活,然后简单收拾了一番,便离开了8号修复室。

她好歹也是之江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的才女,虽然自认不如向南,但对于其他人,那也是个万年不化的冰山。

让她拖延修复时间,那她肯定做不出来这种事。

方玉婧在经过1号修复室时,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里面空空荡荡的,甚至连工作台都不见了,向南更是早已经离开了此地。

“原来,他早就修复完成了,这次来参赛的修复师里面,他应该是唯一一个完成修复的人了吧?”

方玉婧心里默默地想着,竟莫名地有些欣喜。

“小方,我在这里!”

不远处,随她一同前来参加比赛的同事,大声地朝她呼喊了起来,“快过来,我们去逛街!”

“哦,来了!”

方玉婧像是被人窥见了心事一般,脸颊微微泛红,连忙抬起袖子假装擦汗,抹了抹脸,胡乱应了一声,便匆匆地走了过去。

她却是忘了,如今正是寒冬腊月,哪来的汗水可擦?

12号临时修复室门外,吴江的额头上,倒真是汗水津津。

这一次比赛,可真是把他给吓得不轻。

赛会负责人让自己挑选待修复古陶瓷时,自己也就随意选了一个箱子,等搬到修复室里打开之后,那真的是目瞪狗呆!

箱子里面哪有什么古陶瓷器物,分明就是一箱子瓷器碎片嘛!

如果不是中午吃饭时间找向南求助,估计到现在他还不一定能将这三四十片的碎陶瓷,给完整地拼对粘接到一起。

如今,他算是松了一口气。

到比赛结束之时,吴江不仅将这件“乾隆年制”的古陶瓷器物的碎片完全粘接成型,而且,也完成了配补、加固两大工艺的处理。

论修复难度,他手中这件古陶瓷器物,完全可以排到这次比赛所有待修复器物的前三甚至是第一。

他能够在6个小时之内,将这件器物修复到如此地步,能不能在这次比赛中拿到名次且不说,至少应该是不会丢人了。

“等回去了,得好好谢谢向南。”

吴江一边往外走,一边在心里暗想道,“要不是他,这次真得丢死个人。”

话说,这次运气也真是背,原本是打算来长安扬名立万的,谁知道差点栽了个大跟头,把他给吓得不轻。

“以后,要认真学习修复古陶瓷了。”

吴江在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向南比我还年轻,古书画方面成了专家,古陶瓷方面估计也不远了,他这么牛的人都这么努力,我还有什么理由偷奸耍滑?”

第二百一十章 还有这样的怪胎? (今日更新完毕)

临时陈列厅那边的纷纷攘攘,已经跟向南没有关系了。

在赛事负责人宣布比赛时间结束的时候,他便立刻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转身便离开了临时陈列厅,之后的事情,将会有长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接手处理,已经用不着他来操心了。

此刻,向南正待在长安博物馆古书画修复中心的修复室里,继续修复昨天没有修复完的那幅精忠柏图。

而赵波和老俞两个人,也依旧在勤勤恳恳地修复着那本古籍。

花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这两人也终于将这本古籍的书页全部拆开洗净,下一步就该修补书页了。

老俞坐在修复室窗口边新安装的炉灶旁,一边拿着大勺子在锅里搅和着,一边忍不住赞叹道:

“向南啊,要不是你研究出了这个向氏珠联璧合,并且公开了这项修复技术的话,估计我和赵波两个人想要修复这本古籍,没个一两个月的时间,那是想都不要用,现在说不定还在为挑选补纸而头疼呢。”

项元汴的精忠柏图,实际上昨天就已经修复得差不多了,今天向南过来,也是为了给修复好的画芯重新装裱一遍。

俗话说:“三分画心,七分画裱”。

好的装裱,不仅能给作品带来保护作用,而且还能增加视觉上的美感效果。

如今在书画热、收藏热的推动下,装裱业发展得也十分迅速,很多画室、画店都开始使用起了装裱机,15分钟就可以裱一张画。

但实际上,装裱机只能干“粗活儿”,对于那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珍贵古字画,还是要依靠手工来装裱。

向南对于装裱自然是轻车熟路,手到擒来,但即便是如此,他也是做得小心翼翼,一丝不苟。

此刻听到老俞的话后,也只好停下手来,朝他微微一笑,说道:“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我是站在了前辈古人们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了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成绩,实在是不足挂齿。”

“听听,听听!”

老俞嘴里“啧啧”有声,对站在一边不断往锅里面投放材料和碎纸的赵波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啊,像向南这么谦逊有礼的人不多了,一个个的,都浮躁得想上天。”

“就我家那个小子,才读高中呢,要是那次测验考了个好分数,那是尾巴都要翘上天。”

老俞虽然话里是埋汰儿子,可脸上那颇为得意的表情却是无情地出卖了他,“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被保送水木大学,或者京城大学了呢!”

赵波往锅里投完了所有材料,这才嘿然一笑,说道:“老俞,你儿子是很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