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8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的那些文人墨客,想要看到其中的一两幅真迹,那平时还真得多做点好事,给自己积点德——说不定下辈子就看到了。

可就是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珍品、名品,全都被项元汴给收罗到手里去了。

所以,说项元汴“储藏之丰,甲于海内”,还真是一点也不夸张。

项元汴不但收藏颇丰,而且鉴赏能力极强,据称他“精于鉴赏,辨别真赝,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

就这么一个博学多才,又家境丰厚的风流人物,他还就有一个不招后人待见的“癖好”——

项元汴的癖好就是,他不仅喜欢在每一件书画作品的后面,标上入手时的价钱,而且还喜欢在书画上面盖自己的印章。

每次拿出来鉴赏时,他都要盖一遍,盖得少的也有八九个印,盖得多的,甚至有四五十个印。

当然,他的印章也不算特别多,咳咳,也就110方左右吧。

项元汴在书画作品中,疯狂盖章到了什么程度呢?

举个栗子,他在褚遂良本的《兰亭序》上,总共盖了98方章;在怀素的《自叙帖》上,他也盖了70多个印;而在神龙本的《兰亭序》里,他盖了50多枚印章……

据有关人士考证,项元汴所收藏的那么多件宋元书画,全都没人“逃过”他的印章,全都给盖上了,而且有很多作品是反复地盖。

据传,曾有后人这么评价项元汴:钤印累幅,犹如聘丽人却黥其面。

意思是,在书画作品上疯狂盖章,就好像娶了个美女,却在美女的脸上刺字一样。

项元汴的癖好虽然被后人诟病,但他也是有粉丝哒!

这个粉丝不是别人,就是“盖章小达人”乾隆皇帝!

从褚遂良本的《兰亭序》上盖的200多方钤印上来看,乾隆皇帝想方设法,也只能盖下“三希堂精鉴玺”和“石渠宝笈”等十几枚印章,因为上面一眼望去,满满的都是偶像项元汴的章,让他都没地方可盖了!

这不仅让乾隆皇帝对项元汴,发自内心的钦佩。

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每一次都到过嘉兴,也都专访过偶像项元汴的收藏之所——天籁阁旧址,而且还顺手写了十几首诗。

嗯,就是这么有才!

不过,乾隆皇帝感觉还有些意犹未尽,还曾特意给内府下令,让他们将宫廷里面收藏的,原项氏天籁阁里的旧藏书画,选出宋、元、明各朝代的名家画卷各一幅,移送到避暑山庄收藏。

并为收藏这些书画的地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天籁书屋”,以示敬意。

当然了,又顺手写了一首诗。

嗯,基操勿6皆坐。

1590年,项元汴逝世,部分藏品流出天籁阁,被董其昌等人接手继续收藏。

五十年后,清军南下,项氏累世所藏全部被一个名叫汪六水的千夫长所掠走,天籁阁也毁于战火之中,项家人流落各地,人去楼空,斯文不再。

这些事情,向南知之甚深,都用不着用右眼的“时光回溯”去探知。

项元汴闻名于世的身份,是收藏大家、鉴赏大家,实际上他书画一道也十分擅长。

他的山水画,学自元代的著名画家黄公望和倪瓒。

项元汴每画一幅画,必定要亲自题跋,而且语言啰嗦,显得很是累赘,就跟他在别人画作上盖印章一样,反正不嫌多。

所以,一些前来求画的人,每次都会偷偷地多拿出一些钱来,贿赂他的家仆,让家仆去守着项元汴画画。

等项元汴一画完,就马上把画拿走,以防他题字,还戏称多出的这笔钱叫“免题钱”。

由此可见,项元汴的绘画功力,还是相当有水平的,否则,也不会有人上门来求。

不过,向南也没有见过项元汴的画作真迹,实际上,也是因为项元汴在收藏和鉴赏上的名气太大了,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项元汴还会画画。

因此,一听到朱熙打电话来,说有项元汴的画作时,顿时兴趣大增:

也不知道他们手里的这幅项元汴的画,究竟画了些什么?

第二百零二章 向专家的真爱(二合一章,今日更新完毕)

向南一边回想着项元汴充满传奇色彩的“富二代”生涯,一边慢慢来到长安博物馆的西大门停车场的位置。

还没等多久,朱熙就亲自开着一辆蓝色的保时捷,赶到了这里。

向南上车之后,朱熙将车子调了一个头,一脚踩下油门,车子就又蹿了出去,很快就汇入了滚滚车流之中。

坐在副驾驶座上,向南看了看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搭在车窗上的朱熙,开门见山地问道:

“项元汴的画在哪儿?”

“现在就要看吗?这么着急?”

朱熙有些意外地扭头看了向南一眼,又很快转了回去,笑道,

“那画不在车上,在朋友那儿,我现在就是往那边去。”

说着,他又解释了一句,“这画并不是我的,而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前几天刚刚从一个小型拍卖会上拍得了这幅画,挂在上才欣赏了没两天,结果被他三四岁的女儿扯了一下,给扯烂了。”

“我今天到他那儿有点事,刚好看到那幅古画,见他也没拿去修复,所以就给你打了个电话,看看你有没有兴趣过来看看。”

说到这里,朱熙又瞄了向南一眼,开玩笑似的说道,“我这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太热心了,你不会怪我给你找事吧?”

“不会。”

向南笑了一下,给我找事?这种事,你给我多找一些来,我保证不怪你。

“对了,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唔,我没细看……”

朱熙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也没有,很理直气壮地说道,“我爷爷是收藏家,我又不是!”

我只是一个“专职富三代”而已,会花钱就可以了,干嘛要懂那么多?

“……”

向南撇了撇嘴,都是富家子弟,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人家项元汴也是豪族子弟,比你家有钱多了,家里的收藏品都能顶半个故宫,可人家也没像你这样只会花钱,啥都不懂啊。

且不说项元汴鉴赏能力超群,无人能比,光是书法、绘画,人家那也是无师自通的。

就连皇帝都亲自下诏请他出来做官,人家不屑去而已。

想归想,向南可没打算将这话说出来。

一是他和朱熙还没熟悉到这个份上,二是人家家里的长辈都不管,他操的什么心?

有那个闲心,还不如多修复几幅古字画,几件古陶瓷呢,没看到博物馆的库房里堆得满满的文物,都没人去打理吗?

朱熙当然不会知道向南在想些什么。

他的车技十分娴熟,在长安市区的大街小巷里转来转去,很快就开进了一个看着颇为高档的小区里,然后在一栋花园洋房前停了下来。

停好车之后,朱熙朝向南露齿一笑:“走吧,我带你去看看那幅画。”

说完,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