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7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藏大家,这只建盏,是他在一次私人拍卖会上拍来的,当时花了三百多万,可惜,在运回来的途中,出了意外,结果碎成了现在这副模样。”

“他本来是打算让我来修复的,我就把它给带了回来,给你修复。你可要拿出真本事来,不能让我丢了老脸啊!”

向南听得一脸无语。

老师,这就是你所说的淘来的宝贝?

敢情你是专门从朋友那儿给我找古陶瓷修复啊!

吐槽归吐槽,向南心里面还是很感激江易鸿这位老师的。

如果不是真心为了你好,为了让你能够快一点成长起来,谁会愿意专程到朋友那儿把这么贵重的古董拿来,给学生来练手的?

而且,向南可以肯定,江易鸿肯定说以他自己来修复的名义拿过来的,结果一转手就毫不犹豫第交给了自己。

这得多大的信任,才会愿意将自己一辈子的名声都押在自己的身上?

要知道,一旦向南修复失败,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承担责任的不会是向南自己,而是他的老师江易鸿!

想到这里,向南心里满满的感动。

在这世界上,除了父母以外,估计也只有孙福民和江易鸿才会愿意为了自己,付出这么大的牺牲吧?

不对,还有一个刘其正。

这老头儿,当初可是为了自己,甚至不顾体面,在湘楚博物馆文保中心的会议室里,当场跟别人拍过桌子,说过狠话的。

想到这里,向南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给江易鸿鞠了一躬,轻声说道:“老师,谢谢你!”

江易鸿脸上很是欣慰,他摆了摆手,笑道:“说这些干什么?快看看这只兔毫建盏,有什么困难,什么想法都可以跟我说说。”

“好的。”

向南点了点头,又坐了下来,认真打量起这只碎裂的建盏来。

建盏,产自闽省建窑,是华夏著名的古窑之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其中以曜变盏、鹧鸪盏(油滴盏),兔毫盏为代表。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记载:“茶盏贵为黑,玉毫条达者为上“。

在斗茶时,对茶盏的要求首先就是“盏色贵青黑”,“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而建盏胎厚含铁可保茶温,故建盏黑色在宋代时期大兴不是偶然。

基本上,所有的瓷器都能通过手工完成精美的图案斑纹,只有建盏的斑纹是天然形成,无法人为掌控,且每只盏都与众不同,独具特色。

也正是因为其天然丰富而精美的斑纹和釉色,使建盏受到王公贵族、名人雅士的喜爱,被誉为“宋代第一茶器”。

然而,华夏虽然是陶瓷之乡,但时至今日,国内并没有完整的宋代曜变盏,这一点不得不说让人感到遗憾。

向南面前的这只金色兔毫建盏,釉色温润,光华内敛,内外壁在乌黑润泽的底釉上,布满了金黄色毫变斑点纹,宛如夜空中繁星点点,如梦如幻。

江易鸿见向南面色凝重,便忍不住开口问道:“怎么样?修复这只金毫建盏,有没有什么困难?”

向南抬起头来,想了想,似乎欲言又止,紧接着脸上又神色变幻,轻轻摇了摇头:“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江易鸿听了这话一愣,忍不住眼皮跳了跳:

我怎么感觉心里面忽然有点方啊?

第一百四十七章 金毫建盏的修复难题(今日更新完毕)

“好,那你把这只金毫建盏带回去吧。”

既然向南说了没问题,江易鸿也不好再问,就让他自己玩去吧,就算修复坏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从自己收藏的古董文玩里,拿一件出来赔给老朋友好了。

“开始动手修复之前,先好好观察清楚,不要急着动手。”

“好的,老师,我会小心。”

向南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然后小心地捧起那个红木盒子,转身出了江易鸿的办公室。

回到公共修复室时,小乔和老戴早已经伏在工作台前,忙碌了好一阵子了。

见到向南回来了,手里还捧着一个红木盒子,小乔好奇心大起,开口问道:“向南,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宝贝?”

向南一边将盒子小心地放在工作台上,一边回答道:“宋代金毫建盏。”

“哎呦喂,真的是宝贝呀!”

小乔惊呼一声,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一溜烟似的跑到向南的工作台前,伸手打开那只红木盒子,她刚将盖子掀开,就吓了一跳,“破……破的呀,这么漂亮的建盏,真是太可惜了!”

“你这话说的,真是让人笑话。”

另一边的老戴听说是宋代金毫建盏,也坐不住了,他慢条斯理地将东西放好,这才一边摘下老花眼镜,一边站起来朝向南这边走来,“咱们是古陶瓷修复师,不是破损的古物件,拿到这里来干什么?”

小乔撇了撇嘴,说道:“我就随口这么一说。”

老戴也没再说什么,而是仔细地打量起这只金毫建盏来,一边看一边摇头:

“漂亮,太漂亮了,这斑纹,就跟天上的流星一样耀眼夺目,唉,怎么就碎了呢?”

看了一会儿,老戴才一脸感慨地抬起身子来,对向南说道:

“这只建盏的修复,其他的倒是还好办,难不倒你。就是在仿釉这一道工序上,实在是太难了,不仅仅要做出颜色来,还要将金毫给做出来。”

“做出金毫来还不算,还要跟周边的金毫融为一体,让它看起来显得自然不做作,不突兀,那就很困难了。”

向南认真地听着,老戴的想法实际上跟他是一样的,他也认为,这只金毫建盏的修复,难点就在仿釉处理上。

此刻,听到老戴的话后,向南便认真请教道:“戴老师,那你在仿釉工序上,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老戴眉头皱成了一朵菊花,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一时半会儿的,我还真没什么好办法,说实话,国内的古陶瓷修复师,我估计除了江主任之外,就没人接触过兔毫建盏的修复了。”

金毫建盏,实际上属于兔豪建盏的一种。

除了金毫建盏之外,还有银毫建盏、褐色兔毫建盏等。

宋代兔毫建盏中,以银毫建盏存世量最为稀少,市场价格也最为高昂,其次就是金毫建盏。

褐色兔毫建盏相对而言,存世量最多,市场交易也最为频繁,在各大博物馆和收藏家中比较常见。

想了想,老戴有些奇怪地问道:“江主任没给你建议?”

“没有。”

向南摇了摇头,心说,老师是问我有什么看法,我能有什么看法?

这金毫建盏,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老戴张了张嘴,脸色颇为奇怪,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那我也帮不了你了,你自己慢慢琢磨吧。”

说着,他将两只手往身后一背,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台前,继续忙碌了起来。

向南站在那儿又看了一会儿这只金毫建盏,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