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造成“翻底”等不良反应。
由于向南看了一整天+半夜时间的教学视频,相当于老师江易鸿面对面单独传授技艺了,因此他做起来感觉很顺手,半点生疏感也没有。
只是在古陶瓷修复中,仿釉工艺比作色工艺相对要复杂一些,虽然他做得顺手,但实际上速度并不快。
向南在工作台前做得认真而专注,丝毫没有注意到,修复室的玻璃隔墙外,江易鸿正瞪大了一双眼睛在盯着他的动作看!
江易鸿来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差不多是向南开始调制仿釉涂料时,他就站在外面了。
他原本打算早上过来,问问向南看了视频之后,有什么感想的,可被刘其正那老头给拖了去,聊向南的“未来大事”了。
一直聊到了中午,两个老头就顺便到食堂里,让食堂的大师傅炒了两个小菜,又拿了一瓶五粮液,一边喝一边继续聊。
这一番长聊,让江易鸿是大为感慨。
他原先的想法是很传统的,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将自己的本事都传给你,你能学到什么程度,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那就得全靠自己的本事了。
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从古至今的“师徒制”,都是这么搞的,就连当初他的师父,也是这么教他的。
他能有今天的技术和地位,完全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
可听了刘其正的想法后,江易鸿就感觉脸红了。
我这个老师,还不如刘其正这个局外人呢。
还是格局不够大啊!
我还局限在师徒的名分之下考虑问题,可人家刘其正已经站在整个文物修复的高度上来看问题了!
吃过饭后,刘其正还想拉着江易鸿回办公室继续聊。
江易鸿这回不干了,死活不肯去。
还聊?真不用干活了?
他还得回去看向南学习得怎么样了呢,他究竟从教学视频里领悟了几分?
如果他领悟不了,我是不是得再换一种教学方式?
这可都是问题!
好不容易摆脱了刘其正,江易鸿回到古陶瓷修复中心后,一眼就看到了公共修复室里的向南,这一下子,连他也惊到了——
这小子,看个视频就开始修复青花云龙纹瓶了?
难道我上次说得不够清楚,这可不是赝品,这是真器!
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能老是加班
江易鸿在震惊向南仅仅看了几个教学视频,就敢对清朝乾隆年款的青花云龙纹瓶真器上手修复——
这小子,有点虎啊!
也就是刘其正此刻不在现场,否则的话,他要知道江易鸿的想法,肯定会大肆嘲笑一番:
你说什么?
真器?一个破罐子而已,说得有多值钱似的!
当初在京城故宫博物院的时候,国宝《千里江山图》,向南那也是说修就修!
《千里江山图》还不比你这破罐子更金贵?
哦,《千里江山图》不好比,那跟北宋崔白的《双喜图》比?
……
不管怎么说,肯定会把江易鸿嘲讽得一愣一愣的。
当初在湘楚博物馆时,有人就冒出来针对向南呢,那时候就被刘其正给喷了个狗血淋头。
他这个人形自走式“嘲讽仪”,可不是吹出来的!
当然,刘其正不在现场,江易鸿也是一时被惊住了,忘了这档子事。
他是向南的老师,对向南过往的事迹肯定了解得一清二楚。
学生那也不是乱收的,不了解底细的话,要是有什么污点,说不定就败坏了自己的名声。
江易鸿站在公共修复室门外,几次都想进去看看那只青花云龙纹瓶到底怎么样了。
从向南的动作上来看,他正在用涂抹法来给青花云龙纹瓶的粘接处和配补部位施釉。
只见他一只手紧扣瓶口,将瓶身微微向后倾倒,另一只手则是拿起羊毫毛笔,轻轻蘸取一点之前刚刚调配好的仿釉涂料,对着青花云龙纹瓶的瓷片粘接处,快速而有力地描绘着花纹。
江易鸿看得很清楚,向南所用的手法和自己修复青花瓶时的手法一模一样,应该就是从教学视频里学来的。
唯一不同的是,向南的手法速度似乎是要更快一点?或者说更稳一点?
思量片刻,江易鸿才恍然惊觉,向南本来就不是什么菜鸟实习生,他可是古书画修复国家级的专家!
在文物修复当中,尽管有各个门类的细致划分,比如古陶瓷修复、古书画修复、青铜器修复、壁画修复等等诸多门类,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而是互有关联。
毕竟都属于文物修复这一块,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呢,是吧?
向南年纪轻轻就能成为古书画修复这一门类的佼佼者,必然是有过人的能力的。
也许,就是这种超强的学习能力!
别人在老师耳提面命、手把手教的情况下,都不一定能学得会、学得精,可他看一天视频就能将古陶瓷修复工艺运用运用自如了!
这就是能力!
可怕!
江易鸿想着想着,不由得又想起了上午刘其正说的那些话,心里一动,转身就往外走去。
他也不急着去看那个青花云龙纹瓶了,反正修都修了,就算修坏了,那也没什么,又不是博物馆里的文物。
再说了,看向南的手法,跟当年的自己差不了几分,也不可能会修坏。
他得去楼上的刘其正办公室里喝喝茶,顺便聊一聊,向南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嗯,这才是老师该做的事嘛!
必须得有大格局!
向南并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江易鸿大中午不休息,居然站在外面看自己修复青花瓶看了那么久,而且,还有那么多想法。
他正拿着羊毫毛笔,忙着在青花瓶上涂抹仿釉涂料。
不止是涂抹那么简单。
他还要配合粘接处附近的花纹特色,将它们毫无缝隙地连接起来,使得花纹整体看上去,光滑流畅,风格如一,让人看不出修补过的痕迹来。
乾隆官窑在青料的使用上,大多用的是浙料,呈纯正蓝色,发色鲜翠,分不清浓淡层次,多是仿宣德青花。
而且,乾隆官窑人为的在青花中点染铁锈状黑斑,与宣德青花中的铁锈斑相比显得浮躁,成色不稳定,且有晕散现象。
因此,向南在着手仿釉工艺之时,还需要考虑到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速度相比起之前而言,要慢上不少。
当然,向南所谓的慢,也只是相对于他自己而言。
别的修复师要是敢嘲笑向南修复速度慢,向南分分钟就会用实际行动教他怎么做人。
就连国内古陶瓷修复第一人的江易鸿看到了都吃惊不已,其他人还有什么资格来嘲笑向南?
到下午两点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