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8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那些人都比不了,要是他都选不上一个‘常务理事’,那其他人就更没资格了。”

江易鸿笑呵呵地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咱们也不能恃才傲物,不把别人当一回事,对吧?”

“你这老小子,还是这么奸猾。”

夏振宇拿手指了指夏振宇,笑骂道,“既想偷腥,又不想脏了嘴,忒坏!”

江易鸿笑眯眯地说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自己说的。”

夏振宇不想搭理他,坐直了身子,伸出一只手来拍了拍向南的肩膀,开口问道:

“向南,再过几天时间,京城这边可是有一场‘清宫遗珍’秋季拍卖会马上要开始了,有没有兴趣一起过去看看?”

向南想了想,笑着点了点头,说道:“要是有时间的话,去看一看也无妨。”

“算了,我也不勉强你,知道你对拍卖会没什么兴趣。”

夏振宇撇了撇嘴,不过很快他又笑道,“之前我跟你说的,打算请你帮忙修复几件文物,这可是真的,你到时候得留点时间出来。”

江易鸿在一旁忽然插嘴道:“你哪来的残损文物?又跑到海外收购去了?”

“不然呢,难道我还能把自己的宝贝摔了再交给向南修复?”

夏振宇“嘿嘿”笑了起来,一脸得意地说道,“这批残损文物,是我从倭国那边搞回来的,里面有几件比较稀罕的古陶瓷器,其中有一件很像是越窑秘色瓷,到时候你可得好好看一看。”

“越窑秘色瓷?”向南眼睛一亮,“有几件?”

“秘色瓷有多稀罕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还想有几件,能有一件就很不错了。”

夏振宇哑然失笑起来,他说道,“我手上的这件应该是北宋越窑秘色瓷鹿,秘色瓷大多都是碗、盘、钵、粉盒等日用器,动物造型的极为少见,我当时发现的时候也是惊讶不已。”

秘色瓷一直以来极为神秘,在1987年以前,世人只知有秘色瓷,却不知其色形,只能借用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诗来聊以。

1987年4月,在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13件越窑青瓷,这种只供皇帝赏玩的御供瓷器,自此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这13件秘色瓷,每一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由此可见其珍贵之处。

“淘来一批残破古董,还能淘到秘色瓷,还是动物造型的?”

江易鸿听到夏振宇的话后,也忍不住有些动容。

“你还是华夏古陶瓷修复第一人呢,真是少见多怪。”

夏振宇瞥了他一眼,嗤笑一声,“别看是残损古董,当年它们被人收藏起来的时候,还不是因为有很大的收藏价值?之所以会残损,无非是保存不善或是发生意外了。”

江易鸿倒是没在意他说什么,笑呵呵地说道:“那到时候等向南将那件秘色瓷修复了,我也得好好鉴赏鉴赏。”

几个人坐在车上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不知不觉间,车子就来到了京城故宫博物院附近的京城饭店,在大门口边上停了下来。

“到了。”

夏振宇一边开车下车,一边转头对江易鸿说道,“先办理入住手续吧,把行李之类的放到房间里去,歇息一会儿之后,咱们就去吃饭,那几个老家伙可都在等着你呢。”

“都有谁来了?”江易鸿问道。

“还不就是那几个老头子,你以为还能有谁?”

夏振宇抬脚朝京城饭店里面走去,又补充了一句,“哦,对了,鲍海那胖子也来了。”

鲍海这人向南也知道,是之江省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主任,之前向南在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这老头恰好带着自己的学生方玉婧来这边拜访,实际上他是想“炫耀”自己的学生。

可惜,当时他们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向南正在修复一件北宋建窑金毫黑釉盏,顿时就打消了“比拼”的念头。

听夏振宇提起了鲍海,也让向南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学生方玉婧,当初这姑娘还专门跑到魔都博物馆古陶瓷修复中心里来进修呢,这么久没见了,也不知道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通过古陶瓷修复国家级专家的考核呢?

心里想着这些事,向南手上的动作却不慢,很快就和江易鸿一起办好了入住手续,拎着行李到楼上的房间里去了。

将行李在房间里放好之后,向南又来到卫生间里洗了把脸,这才坐到沙发上稍稍歇息了一会儿,想了想,他拿出手机给钱昊良打了个电话。

钱昊良知道他来了以后很高兴,原本他打算出来请向南吃午饭,不过在听说向南午饭已经有安排后,两个人便约好了晚上再一起吃饭。

和钱昊良打完电话之后没多久,夏振宇就上门来了,于是,向南便又拎起背包,和江易鸿等人一起下了楼,准备坐车去吃饭了。

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倚老卖老 (更新完毕)

向南其实并不喜欢交际,他宁愿将时间花费在修复室里修复物,也不喜欢和一群不怎么熟悉的人坐在一起吃饭喝酒或是聊一些与物修复无关的话题。

可是,为了让自己以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修复室里,一些交际应酬又不得不参与。

到了这时候,向南也只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了。

就比如抵达京城后的第一顿午餐一样,一进了酒店包厢,各种称赞、表扬的话语就扑头盖脸地将他给包围了,向南也只能带着微笑,一个个地招呼着,然后一脸谦虚地向各位前辈请教。

没办法,谁让在座的这些人都是跟江易鸿一个辈分的呢?真要论起年纪来,他们的孙子都比向南年纪都要大了。

一番觥斛交错之后,来自京城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修复室的老专家谢家松看了看向南,笑呵呵地说道:

“向南,我听古书画修复室那边说,你现在在金陵那边成立了物修复研究所,连续推出的两款产品,让古书画修复工艺的难度变小了许多,你可不能光想着古书画修复啊,什么时候也给古陶瓷修复做做贡献?”

听到谢家松的话后,一位老眼浑浊,脑袋上只剩寥寥几根头发的老头惊疑了一声:“哦?是什么产品,还能把古书画修复工艺的难度给降低了?”

“我倒是听说过,一款是画芯修复液,像挤牙膏似的,能快速修复画芯上的小虫洞,大洞口就修补不了了;另外一款是什么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这款产品就厉害了,涂在画芯背面上,原本很麻烦的画芯揭裱,只要轻轻一抖,命纸就自动从画芯背面掉下来了。”

鲍海看了向南一眼,笑眯眯地说道,“我们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