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5 章(1 / 1)

我为国家修文物 十三闲客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2个月前

大红色的绸布。

等到推车推到舞台c位之后,一位旗袍姑娘伸手捏住红色绸布的一角,轻轻将它扯了下来,一件颜色艳丽多彩的古陶瓷器顿时就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与其同时,身后的大屏幕上,也呈现出了这件拍品的全貌。

“大家请看!”

就在众人屏住呼吸,盯着这件古陶瓷仔细看的时候,唐懿友开始站在一旁介绍了起来,“本场拍卖的第一件拍卖品,是来自清朝乾隆年间的窑变釉太白坛。”

“精通华夏古陶瓷历史的藏家应该都知道,窑变釉是景市御窑督陶官唐英在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经过多番努力,最终才人工烧造出了精美的窑变釉色,但尽管如此,要烧造出一件发色完美的窑变釉器物仍然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便是在乾隆时期,发色完美的窑变釉瓷器的烧造不仅存在一定的难度,甚至一经烧出,竟还会被视为祥瑞之兆。由此可见,在当时,人工烧造窑变釉器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

顿了顿,唐懿友继续缓缓地说道,“而这一件清乾隆年间的窑变釉太白坛,通体施窑变釉,釉面红、蓝、白三色相浸相润,交融于身,灿若云霞,美轮美奂。而且它体量硕大,有33厘米高,品质也是绝佳,可以说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古陶瓷精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底下的收藏家们或是认真倾听唐懿友的知识普及,或是仔细盯着大屏幕上的这件窑变釉太白坛,似乎想要看出点什么来,又或者与身边的友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整个会场呈现出一种爆发前的宁静。

向南本就只是打算来拍卖会上看一看,因此心态上比那些收藏家们要轻松得多了,此刻一边听着唐懿友的介绍,一边仔细打量着大屏幕上的这件窑变釉瓷器。

所谓的窑变釉,指的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在俗语当中有“窑变无双”的说法,指的就是窑变釉的变化莫测,独一无二。

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些年来,随着单色釉瓷器逐渐被藏家所看重,窑变釉这种独特的单色釉瓷也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在艺术品市场上的价格也是逐渐上涨。

“老何,你不是一直对窑变釉很感兴趣吗?”

舞台之上,唐懿友正在介绍这件窑变釉太白坛,底下的鲁文华却是笑呵呵地看了看坐在身边的何绍骅,问道,“这件窑变釉太白坛看起来很不错啊,你要不要出手把它给拿下来?”

“这件太白坛的釉色太艳了,看着就好像小孩子拿着油彩涂鸦似的,我不是很喜欢这种调调。”

何绍骅眼睛盯着大屏幕上显现出来的窑变釉太白坛的画面,微微摇了摇头说道,“我如果要选择,也会选择稍微低调一点的釉色瓷,这个太张扬了。”

鲁文华笑了起来,说道:“呵呵,还真是没想到啊,你居然还嫌弃一件古陶瓷太高调?”

何绍骅笑了笑,没理会鲁文华的调侃,他反而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向南,笑着问道:“向专家,这开场第一件拍品,你觉得大概什么价位能拿得下来?”

“这我哪能猜得到?”向南摇了摇头,往舞台那边稍稍示意一下,笑道,“这起拍价都还没出来呢。”

就在几个人低声交谈的当口,舞台之上,唐懿友忽然大声说道:

“这一件历朝御窑窑变作品中都十分罕见的窑变釉太白坛,它到底价值几何呢?我相信,今天在场的这么多位爱好古陶瓷收藏的藏家,一定会给我们一个答案的。现在我宣布,本场拍卖第一件拍品清乾隆窑变釉太白坛,起拍价260万,每次加价不得低于5千,现在拍卖正式开始!”

话音刚落,早已经暗暗盯上了这件窑变釉太白坛的藏家们,就好像打开了闸口的赛马一样,开始纷纷举起了手中的号码牌,争先恐后地报起价来。

“21号,262万!”

“135号,265万!”

“09号,270万!”

“……”

“62号,300万!62号,300万!”

“还有没有,还有没有更高的?好,91号,305万!!!”

“……”

一眨眼的工夫,这件起拍价260万元的窑变釉太白坛,它的价格就被迅速抬高了起来,而拍卖会现场的气氛也是热烈非常,似乎空气中充满了荷尔蒙的味道,让人血脉喷张!

第一千两百九十四章 开门红 (更新完毕)

向南这一边的几个人都没有没有参与这件清乾隆窑变釉太白坛的竞拍,只是静静地坐在那儿看着,整个会场里气氛热烈如火,而这边却是安静如初,就好像是狂涛怒浪的大海中的一片礁石,岿然不动。

看着这件清乾隆窑变釉太白坛的价格节节攀升,何绍骅也是啧啧称奇:“这件窑变釉太白坛的釉色这么花里胡哨,没想到也有这么多人会喜欢,真是让人惊讶!”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

闫君豪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有人喜欢青花,也有人喜欢斗彩,还有人钟情于素雅的青瓷,这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他说道,“再说了,之前唐懿友不是已经介绍过了吗?这件窑变釉太白坛也不简单,不但本身烧造难度大,而且釉色极佳,堪称乾隆御窑窑变釉器中的佼佼者,而且又是以太白罐为载体,在历朝御窑窑变作品中都十分罕见,堪称孤例,极为难能可贵,有这么多人中意它也是正常的。”

“这件窑变釉太白坛才这么点时间,价格就已经蹿升到了310万元,实在太夸张了!”

戴维斯也是忍不住咋舌,他转头看了看向南,问道,“亲爱的向,你觉得它的成交价能达到多少?”

“350万左右吧。”

向南想了想,淡笑地说道,“我记得在2005年香江春季拍卖会上,曾经有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成交价为215万元,是目前为止窑变釉瓷器中的最高价,现在已经过去十年时间了,藏品升值一些,也是正常的市场行情。”

350万左右?

鲁文华和钱卫安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微微摇了摇头,这才没过多久呢,就已经达到310万了,再加上还有一个“国内第一拍卖师”唐懿友在这儿,他要是稍稍鼓动一下,这件窑变釉太白坛竞拍价上400万元都不是什么难事。

这就是何绍骅说的,每次预测拍品成交价都很准确的向南?

我怎么就那么不相信呢?

两个人正想着这些,拍卖会场里得竞拍局势忽然间发生了变化,原本接二连三高高举起的号码牌,有不少忽然间“消失”了,显然,这件窑变釉太白坛的竞拍价格已经超出了这些号码牌主人的预期,他们此刻已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