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嘛呢?”
向南慢慢地走了过去,笑着对赵子和说道,“这些古陶瓷残片上,也没长花啊!”
赵子和抬起头来看了看向南,摇头笑道:“你这小子,是不是在魔都待久了,也开始变得油嘴滑舌了?”
说着,他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问道,“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公司里没事干了?”
“公司里有其他人照看着,哪用得着我天天盯着啊?”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这次过来,是借楼下的古书画修复中心的场地用一用,一会儿要对公司里的一款产品进行现场展示,会有电视台和报社的人过来。”
“现在单纯的修复文物都已经满足不了你了是吧?又是搞什么文物修复培训学院,又是搞文物修复研究所的。”
“哪有那么夸张,只是觉得自己正好有这能力,也有这时间,就想着多做一些事情而已。”
“这算是给文物修复行业打打鸡血?”
“算是吧。”
“哟,没想到你这么伟大,这是想当圣人啊?”
“赵老师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从来没这么想过,做这些事只是顺势而为。苏轼说过,当圣人太累。我可不想活得那么累,自己开开心心,又能顺便拉其他人一把,那就最好了。”
“……”
两个人靠在古陶瓷修复中心门外的走廊窗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
实际上,向南和赵子和之间虽然差着辈分,但这么多老师里面,他反而跟赵子和最能聊得上话,而且,赵子和的儿子跟向南还是高中同学,本能地就亲近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向南每次逢年过节都会到赵子和家里去探望一下,每次到金陵博物院也都会来这边找赵子和聊一聊的原因。
跟赵子和聊了一会儿,向南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这才和赵子和道了别,下楼回到了古书画修复中心。
第一千两百六十八章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更新完毕)
古书画修复中心里面,孙福民已经结束了对那些年轻修复师们的指点,此时正和古书画修复中心的主任陶海峰两个人站在一处,商议着现场演示和采访事宜。
古书画修复中心门外,此刻人影幢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话筒的,也有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这些人全都是从各地赶来的电视台、报社的记者,就等着向南的出现。
向南刚一从楼上下来,那些记者们就发现了,纷纷围了上来,很快就将向南堵在了中间。只不过,还没有等他们开口说话,向南就抬起了双手,笑着说道:
“大家先不要着急,一会儿等产品演示结束后,我会留些时间给大家提问题的。对不住啊各位,我得先到里面去跟老师商量一点事情。”
记者们见状,都笑了笑,主动让开了路,让向南过去。
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向南愿意接受采访就ok了,时间早一点晚一点倒是无所谓,这一点耐心他们还是有的。
向南走进古书画修复中心里,孙福民和陶海峰就迎了上来。
陶海峰看了看向南,开玩笑似的说道:“向南,你可很久没到我们这里来了,什么时候过来给我们中心的修复师们讲一堂课?中心里那些年轻修复师可都把你当作偶像的。”
向南连忙摆手,笑着说道:“我的古书画修复技艺可都是孙老师教我的,让我讲课,还不如让孙老师讲课更好呢。”
“谦虚了,谦虚了!”
陶海峰抬手指了指向南,对孙福民说道,“老孙啊,我觉得自个儿也不比你差多少啊,怎么就碰不上个像向南这样的好学生呢?”
孙福民一脸得意,笑呵呵地说道:“这是说碰就能碰上的?你也得有这个慧眼啊!”
“呵,瞧把你给得意的。”陶海峰哑然失笑。
几个人开了几句玩笑,这才说起了正事。
“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我这边跟老孙商量了一下,大致的流程是这样的:先在里面的那个大修复室里进行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的产品演示,等演示完了呢,再给记者们留点时间采访。”
陶海峰抬手指了指修复中心靠南面的那个大修复室,笑着对向南说道,“那个大修复室,我暂时已经把人员给清空了,让那些修复师到时候也去看一看现场演示情况。”
向南点了点头,说道:“好,辛苦陶主任了。”
“自家人有什么客气的?”
陶海峰摆了摆手,笑道,“你在金陵大学那边成立了一个文物修复研究所,这个我是早就知道了的,你当初推出的那个画芯修复液,我虽然有一些惊讶,但也没有太大的吃惊,毕竟在这之前,你就已经公开了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绝技。”
“不过,这第二款产品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倒是真的把我给吓了一跳,要知道,古书画修复技艺里头,除了接笔这一块,讲究的是对画家的画技和风格的掌握,非常困难之外,其他的工艺当中,就数揭裱工艺最耗修复师的精力和时间了。”
顿了顿,陶海峰继续说道,“你的文物修复研究所研发出的这款产品,居然将古画揭裱变得这么轻易简单,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整个古书画修复行业都是一个极大的推动。”
向南笑道:“陶主任夸奖了,我当时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那些研究人员居然还真能研发成功,说起来,还是运气好。”
陶海峰也笑了起来,说道:“运气,那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是吗?”
“行了,行了,时间已经到了,赶紧开始吧,记者们都等得不耐烦了。”
站在一旁的孙福民朝两人挥了挥手,说道,“等这件事搞完了,有的是时间让你们聊。”
向南和陶海峰相视一笑,也没再说什么,开始招呼外面的记者到大修复室里去。
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的现场演示环节,马上就要开始了。
……
大修复室里。
一张大红长案摆放在修复室的正中间,向南束手站在一侧,在他对面,记者们或调试着摄像机,或端着照相机,准备着拍下最精彩的一刻。
在大红长案的两侧,金陵博物院古书画修复室的修复师和实习生们,都在翘首以待,等着亲眼看一看这款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的揭裱效果。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向南脸上浮现出了淡淡的笑容,他抬起双手轻轻拍一拍,笑着说道:“好了,那现在就开始了。”
说着,他从身后取出了一幅早就准备好的古画,摊放在大红长案上,一边拆卸古画上装裱,一边介绍道:“在传统的古书画修复工艺中,揭裱算得上是一道‘千年难题’,它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裱褙浆糊粘连画芯、命纸,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