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修复行业的产品,很快就开始了试生产阶段。
产品的内包装,在经过孙福民和张伟利等人几次开会讨论,最终决定采用类似滴眼液的那种带塑料尖头的圆柱形容器。因为每一次使用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只需要滴几滴进入清水中就可以了,滴眼液的那种包装更容易掌控分量。
至于生产就相对容易得多了,采购一条滴眼液灌装流水线就行了,或者委托代生产都可以。
一群人各自分工,孙福民则居中协调,大家倒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孙教授!”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人推开了,朱熙浑身上下汗津津地从外面走了进来,他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飞快地说道,“我联系了几家工厂,咱们古画揭展生物酶制剂的单子太小了,也不稳定,人家都不愿意代工,不过,有一家企业倒是愿意出让一条灌装生产线,我看了一下,那生产线有九成新,价钱倒是便宜。您的意思怎么样?”
朱熙原本是在文物修复培训学院那边举办文物修复兴趣班,刚刚把教室、导师这些问题搞定,孙福民就一个电话把他给招过来了。
没办法,他只好将文物修复兴趣班的事情交给了办公室的其他人来负责,自己则是跑来金陵忙新产品的事情了。
“旧生产线?”
孙福民皱了皱眉头,说道,“实在不行,还是咱们自己采购新生产线吧,顺便再挖几个熟练工过来,毕竟找厂子代工也只是权宜之计,最后还是要自己来的。”
“您不是想着尽快生产出试用品来吗?”
朱熙摊了摊手,有些无奈地说道,“要是采购新生产线,那可快不了,还得找场地,招工人,新设备还要调试,总之,事情一大堆的。”
“我是觉得,采购旧生产线和采购新生产线没什么区别,事情还是那么多。”
孙福民摆了摆手,想了一会儿,说道,“要么你再去找找看,还有没有厂子愿意代工的,先生产一批产品出来看看效果再说。”
朱熙点了点头,说道:“好吧,那我再问问看。”
“行了,你赶紧出去吧。”
孙福民看了他一眼,说道,“这满头大汗的,还跑空调房来吹冷气,你也不怕生病。”
“……”
朱熙一脸无语。
您这是真担心我生病,还是想着赶我出去干活啊?
第一千两百零八章 我就是个劳碌命 (更新完毕)
向南看了一会儿书,很快就到中午了,他也没下楼,打了个电话到前台,让餐厅送了一份午餐上来,吃过饭后,正打算玩一会儿游戏放松放松,手机忽然震动了起来。
是钱昊良打来的。
上午不是刚跟他通过电话吗?怎么现在又给自己打电话了?
向南尽管心里面有些疑惑,但还是很快就接通了电话,开玩笑似的说道:“钱大哥,连晚上都等不了啊?这么迫不及待想知道我收回来了什么文物?”
“别把我说得跟个小孩子似的,我哪有那么重的好奇心。”
钱昊良连忙否认,转而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说道,“向南,我告诉你一件事,我们上午参观完博物馆岛之后,刚刚又来到了附近一家私立博物馆里参观,这家博物馆的老板好像想通过赵团长,请你帮他们修复一件文物,对方话里话外一直都在提到你,还问你为什么没来。”
向南“哦”了一声,问道:“什么文物?”
“具体的我不清楚。”
钱昊良在电话里说道,“不过,据他刚刚透露的一些信息,我觉得应该是一幅书法帖子……不跟你说了,赵团长找我了。”
话说到这里,电话就匆匆挂断了。
向南看了看手机,撇了撇嘴。
书法帖子,华夏五千年来,有名的书法帖子多不胜数,谁知道对方手里的是什么书法帖?
说得不清不楚的,还不如不说呢。
向南没再去想这些事,起身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口。
窗外艳阳高照,酒店门口的广场上,喷泉在不断地喷洒着水花,时不时地开进来一辆汽车,守候在门口的门童还等车子停下来了,就急忙赶上去,将车门打开,以方便客人下来。
广场边的马路上,行人们匆匆而过,偶尔有三五成群的游客,穿着清凉的服饰,边游边看。
看了一会儿,向南收回目光,离开了窗前,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又震动了起来。
这一次打来电话的,是访问团的团长赵炳天。
向南赶紧接起电话,语气平和地说道:“赵团长,你好!”
“向南,你现在是在汉斯先生那边,还是已经回酒店了?”
“我已经回酒店了,就在房间里。”
“哦,那就好。”
赵炳天说道,“是这样的,我们现在正在布罗姆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拥有者尼森·布罗姆先生手上有一件华夏文物,不过已经残破不堪了,他想请你来帮忙修复一下。当然,他也知道你的规矩,会用价值相当的华夏文物来支付修复费用。”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当然了,这件事最多就是民间文物修复技术交流,愿不愿意的,都随你自己。”
向南想了想,问道:“团长知道那是一件什么文物吗?”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
赵炳天语气里也满是震惊,他长呼了一口气,说道,“你要是愿意来,我就让尼森先生派车到宾馆去接你,等你过来了,我们也能顺便鉴赏一下‘书圣’的帖子。”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
向南第一反应就是震惊。
时隔一千六百多年,王羲之直接手写的书法真迹早已经荡然无存了,哪怕是在北宋时期,也只有几件作品被视为王羲之的真迹,就比如米芾曾经得到的那幅《王略帖》。
传世的王羲之书迹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后人勾摹的墨迹本,即从原迹上直接勾摹下来,或者从唐摹本上再勾摹下来,方法是双勾廓填或者双勾廓填兼临写。
另外一种是石刻或者木刻的碑帖。碑帖从勾摹开始,经过上石、刊刻、捶拓,再经过装裱的过程,书法原貌往往会打了折扣。
而现存的《快雪时晴帖》、《远宦帖》、《奉橘帖》等等,实际上都是唐代摹本。
这件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手卷宋代摹本,被这位尼森先生如此重视,也就情有可原了,事实上,哪怕是宋代摹本,只要合乎“书圣”王羲之的笔迹风格,摹写精良,那也是一件极其难得的国宝级文物啊!
“好,让司机来酒店接我吧,我收拾一下东西就下楼。”
向南没再多想什么,一口答应了下来,先不管那么多了,等看到了字帖再说吧。
挂断了电话,向南匆匆收拾了一下,想了想,干脆将之前拿到的那两件文物连带着古董盒一起,全